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非主流英文个性签名】全屏“我是emo”网友到底在说什么?

时间:2023-02-10 15:56:4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长江晚报网

铺天盖地的“破防”不久,网民们的口头禅迅速重复,“emo”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我emo”一下子成了万龙文,四六级不可能过线,工作一直加班,不管多忙。不喜欢的事都可以成为“emo”。没有明确意义的这个词成为网民新一代精神的寄托。专家表示,网民对“emo”的热情实际上正在寻找情感上的共鸣。只是负面情绪也会“传染”,保持情绪健康,或者尽量减少对“emo”的关注。

实习生柯勇民

长江晚报/紫牛记者杨丹科

“Emo”成为网民“网络情感”的代名词

“幸福的人有相似的快乐,但emo的人似乎有各自的emo。”“四六级不能过线,我是emo。”“为什么有不能一直加的班,我是emo。”在这个阶段,你会在微博或朋友圈中看到这样的文章。经常出现的“emo”到底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去考证出处的话,“emo”一词其实是“年龄不小”。根据网友的考证,从20世纪90年代末00年代初开始,“emo”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在那段时间里,“emo”的含义比较单一,是emocore的简称,全称是Emotional Hardcore,即情感硬核或情感硬核。这个词有专门的解释,是类似朋克的摇滚乐,最初衍生自硬核朋克,但包含了更复杂的改编曲,歌词更能触及情感主题。

“Emo”本来是一种情感音乐风格,但在网络世界里,它给网民们创造了“奖”、“忧郁”、“悲伤”等多种含义。还有网友将“emo”解释为英语emotional的缩写。在悲伤的基调下,所有情绪不稳定都可能成为“emo”。网络上流行的“我emo”主要是指情绪不稳定的人。相关的意思可以延伸到“我颓废”、“郁闷”、“我傻”、“我不高兴”等。

事实上,emo文化一直存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一位网友总结说,70后的《emo》是从日记中摘录诗和文章,表达了无处可放的情感。80后听民谣和摇滚,对生活做出无奈的表达。90后,“emo”的阵地以QQ空间留下了非主流青春。

在社交平台上,有人专门教我如何创造“emo”氛围感。照片要忧郁,还要加上一句悲伤的文案。emo的气氛令人叫绝。在互相交谈时,emo表情符号也受到年轻人的新宠爱。不管是互相嘲讽还是发泄感情,动不动就来找emo。

如何度过Emo瞬间?网民们开始互相耍花招

微博相关“emo”的话题趋势中,有趣的现象将在——年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1点之间,话题的热度达到顶峰。一到深夜,网民们就喜欢胡思乱想。

全屏emo,到底该怎么办?看不到的网友“橘子海”在豆瓣上打开了“如何度过emo瞬间”的话题,得到了数百名网友的热烈回答。“融化的墨水”写下自己对抗感情问题的方法。“让精神能量流动的是增加好的气场。不要熬夜,不要放空自己。睡前护发、伸展运动、涂抹护手霜和口红、读书可以放松身心。”“陈年往事”劝告网民们寻找打发时间的方法。“因为运动,所以早早休息,去美容,一个人送去看深层话剧,自己努力生产的多巴胺比较踏实和持久。”

《橘子海》也与自己分享了情绪和解的过程。最近读了《蛤蟆老师去看心理医生》,好像在慢慢和自己和解。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没有表达的感情永远不会消失。他们只是被活埋,未来将以更丑陋的方式出现。”否认,无视,压抑感情其实是在伤害自己。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最好正视并接受自己所有的感情。这样才算是完整的我。快乐是快乐,悲伤是悲伤。

也有网友说,要学会正视感情“emo”的存在。“为什么要逃避这一刻,为什么要摆脱这一刻?人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为什么要对抗,为什么不好好享受emo时刻,就像享受快乐一样。(圣雄甘地,幸福。)

专家:网民们热衷于“emo”,其实是在寻找情感共鸣。

屏幕都是“我emo”,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深夜喜欢情绪泛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和主治医生刘晓云说:“经常回顾深夜或一个人的时候心情不好的视频的人,从心理学上说是思维反刍。就像反复咀嚼动物吞下的食物一样,不断思考、消化和陷入负面情绪中。”

当人们说emo的时候,到底在表达什么?刘晓云认为,喜欢“我emo”的网民中有很多“求流量,求关注”的团体。一般emo都在表达忧郁的感情,但也有网友只是嘲讽,追求流行,利用emo寻找情感共鸣,希望得到关注。

“Emo”可以用来寻找共鸣的原因是复杂的。“简单的emo经常混杂各种情感。有的人可能心情不好,有的人可能感动,别人说emo时表达的意思有时大不相同。我们要根据上下文分析说话人的感情。不理解说话者真正想表达意思的人可能会被排除在说话者寻找的共鸣群体之外。刘晓云解释道。

正是因为emo的复杂性,互联网上的emo往往“真假难辨”。很多人说“我emo”可能是出于嘲讽,但说话的人无心听者有心,导航的人可能会被误解,受到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就像心灵的感冒一样,很容易传染。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传染速度更快。”刘晓云特别建议:“考虑到现在使用emo这个网络热词的人是青少年,家长们平时也可以多多关注。”不能让负面情绪“传染”。" "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