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高艳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9月24日06版)
视觉中国地图
这里“选错”是指大一新生实际上进入大学后发现选择的专业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不退学该怎么办?
新生纷纷入学,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但是,很多新生在入学后不久就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
高考报纸资源选举专业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每个人的兴趣点、能力特征、性格特征都不一样。另外,专业信息太多,作为高中生不太了解。专业名称的字面意思是“选错”的可能性很大。
这里的“选错”意味着大一新生真正进入大学后,发现选择的专业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不喜欢。那该怎么办?很多同学都想过退学复读,但认为费用太高,无法付诸实施。现在,让我们谈谈在不退学的情况下,有什么应对方法。
第一条路:考虑换专业
一般来说,大学转专业越快越好,越往后,学校给的机会越少,对学生本人来说,时间成本也越高。所以所有新生第一学期都要完成重要任务。就是彻底了解你学的专业。
这包括以后学什么科目,哪个科目更难,毕业后有什么就业方向,需要什么专业资格证书等。通过这样的理解过程,大多数学生会考虑建立一定的职业认同感,在这条路上继续发展,或者换专业。
需要什么条件才能换专业?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具体规定。
大多数学校都会要求你在现在的专业里成绩很好,甚至名列前茅。你可能认为这是悖论——。不喜欢这个专业,所以想转战,为什么要求我在这个专业名列前茅?学校要避免一种情况,即不努力学习,避免困难,所以想换专业。(约翰f肯尼迪,教育)所以即使不要求在原来的专业成绩中名列前茅,至少也会出现不挂科或多门课低空行进的情况。
站在学校的角度想想,眼前的学生已经够多了。为什么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要接收学习态度不足的学生?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偷懒或避免困难,所以换专业也是需要避免的。高中的时候,从老师那里接受了很多“熬过三年上大学就可以了”的教育,真的以为大学生活很轻松,很酸。事实上,那种生活并不存在。
如果你非要过那样的生活,在任何专业都很难混,那么挂科真的太不容易了。(约翰f肯尼迪,教育)实际情况是,每个专业的学习过程都有比较困难的地方,就是这种比较困难的地方,恰恰是这个专业的门槛和竞争力。特别是想在某个专业学好,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的时候,相对困难的科目就是考国王的试金石。(学习)。
如果你不想偷懒面对困难,最后的结局是——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困难。(John F . Kennedy,学习)比如说,毕业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学到,或者找工作的时候没有竞争力,甚至以后你工作后也没有资格要求老板升职加薪。所以提高实力才是王道。偷懒转了专业,你最终会无处可逃的。
当然,这不是说“反正很难,不要转”。每个人的优势、长短、兴趣还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关键不是逃避,而是选择自己爱的东西。
什么是真爱?爱情首先是你比较了解这个专业,也知道这个专业也有它的困难和挑战,但你仍然愿意承担那个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所谓坚持就是真爱。
彻底理解想转学的专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每年都参加心理学专业的转学面试,问学生“你知道学心理学会有什么困难吗?”问。“你觉得心理统计怎么样?你有信心吗?”每年同学们都惊讶地问。“心理学需要学统计吗?”“这些学生对于想转学的专业,可以看出是当初和高三报志愿专业是一样的思维方式,还是根据想象又跳进了同一个坑。
事实上,你已经来到大学考察需要换专业的实际情况变得非常容易。去喜欢的专业课旁听,找这个专业的老师、前辈了解情况,大学四年有哪些科目,以后会导致什么职业,已经从事这种职业的真实感受是怎么样的,又可以避免一次误会。
第二种方法:辅修或跨专业考试研究
必须面对的是,大学转系有一定的门槛,也有一定的限制。不然大家都以低分考上某冷门专业,进入大学后再要求转到某热门专业,岂不是乱套了?因此,没有转行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走辅助的道路。也就是说,只要满足这个专业的基本要求,就可以再修一次自己喜欢的专业。
有的学校把辅修设置为两种,一种是修够学分就可以了,拿到辅修证明。二是学分充足的情况下,完成毕业论文就可以获得第二个专业学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日程,量力而行。
要知道第二个学位也是学位。相当于加倍学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教育)学校为了使课程不冲突,补习课程经常在周末上课,所以学业任务比较繁重。
当然,如果一分钱一分货就能有收获,如果能在保研过程中努力学习,打下好学科的基础,以后在这个专业考研也比较容易,这样就可以完全转换到其他专业领域。当然,即使没有辅修,也可以跨专业研究,但要想及格,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第三个
条路:通过社会实践或者旁听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同学,本来在教育学专业,发现不喜欢,就转到了财务管理,还是不喜欢。正在郁闷时,出于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学校的模特社,发现这才是自己喜欢的,于是课余时间做了很多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毕业时就坚定地要走职业模特道路。
我还认识一位心理学系的同学,通过社团活动认识了很多服装设计专业的同学,深入了解之后,发现自己更喜欢服装设计专业,但是他不能转专业,因为服装设计专业需要学生在高中有美术基础,而他并没有。于是他有机会就去旁听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平时也努力补上美术基础,以至于他跟服装设计专业的老师,比跟心理系的老师还熟悉。
当然,无论是通过社会实践还是旁听的方式切换职业道路,都需要在原来的专业正常毕业,否则没有大学学历,也会是未来职业道路上的障碍。
最后,如果前面三条路都行不通的话,就只能努力培养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了。其实,很多同学不喜欢本专业,往往是由于对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不够了解,所以动力不足。
大家都知道,专业并不等于职业,一个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可能多种多样。大家可以从老师或者学长的从业经验中,寻找可能的方向。还拿心理学专业来举例子,如果你喜欢跟人打交道,就可以瞄准毕业之后去做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如果你喜欢跟数据打交道,可以做教育、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如果喜欢跟动物打交道,也可以尝试做心理学实验,我有个同事根据实验的需要尝试设计和制作实验设备。如果你喜欢跟艺术打交道,也可以在心理学艺术治疗这个领域发展,尝试音乐治疗、舞动治疗、绘画治疗等方向。其实,很多交叉学科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关键是要去寻找。
综上所述,当我们发现“选错”了专业,大致有两种策略,第一种就是换方向,也就是 “爱一行,干一行”,前面说的三条路都是换方向的策略。
第二种策略 “干一行,爱一行”,就是在当前的专业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
所以,是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呢?但是,还需要留意两个前提:
第一,要知道你心里的罗马在哪里。
第二,要自己走到罗马去,而不是坐等罗马来到你面前。那就是在大学期间,当你发现自己选错了职业之后,积极去寻找、探索、实践。面对“选错”,最糟糕的策略就是得过且过,消极怠工。你会在毕业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虽然毕业了,但是我不喜欢这个专业,我该做什么工作呢?”与其这个时候发问,还不如在大学阶段就完成。这个问题越早解决,越不用承担后面巨大的切换专业和职业的成本。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副教授)
2021年09月24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