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魏被称为幼崽
打击乐器调味
上次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
文章题目:某北京大学学生家长、著名家庭教育大V、食工妈妈开设收费QQ群,每户每年收费9980元。
说实话,我不了解这位家长,也不知道她的人群为什么这么贵。我没有加入,只能当旁观者。
但是,当她注意到名字前面故意加上“北京大学”字样成为北京大学家长时,大概知道了一些线索。
可能是她的儿子或女儿。她的教育通过了北京大学考试,证明有教子。用这种方法建立收费群,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传授教资经验。
这样,就可以像她一样教北京大学的学生。
请继续往下看。
基本上和预期一样,我还是高估她了。
她有一个北京大学的儿子,这应该不是假的。抛开孩子自己努力奋发向上的理由,我没有看到这个家长,在教育方面展现了独特的经验。
相反,营销文案上把所有的忧虑都推得干干净净。
一、“进入集团不开票不退款”
另外,具体从口袋里掏出的这笔钱能换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这位母亲这样写道。“在群里学习一年,保证有收入!
真是大义凛然的保证!
我倒想问,这门学问获得的收入具体指什么?这一点一句话也没说清楚。
对孩子来说,一首诗、一首英语,或者更大一点,学习自己的作文作业,都被认为是学过的。
但是父母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子女们可以通过学习踏上通往理想大学的道路。
学习收入和考上大学有什么区别吗?
当被问及能否达到时,这位母亲的回答是:“不包括成绩。”是。
也就是说,进入这个学区可能有价值,成绩可能仍然不好。万一不考虑,就没办法。别人以前都明确了责任的前提。
那么问题是这样的。有这么清楚的不确定性,还有家长去申请吗?答案是有的,还有很多!
01
在名利面前,再理性的思考也经不起诱惑。
清华北京大学名字太大,家长吃这一套。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以希望报答长辈,希望以后能考上好学校,平步青云。
经过多年的高考改革,分数不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否考上了好学校,对未来没有把握。
但是只要涉及到“北京大学名校”这样的词,家长们就会停下脚步多看。
再加上遵守母亲誓言的开场编号和从心里迸发出来的自信心,很容易让人觉得这个人有点本事,说不定真的能如愿以偿。
9980很贵?如果北京大学把高标准的参照物放在高处,不管多少都会变成小的,再贵的价格也能感觉到价值。
有多少父母能为了孩子的学业卖掉房子移民,只要1万韩元就能省下这么多心思,真的很便宜。
竣工的母亲善于利用家长的这种心态。让你教北京大学的学生。我不怕你不买。
aZMIR8m8W9%2Be9eqxJ1Czo%3D&index=4" width="544" height="283"/>02
事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在这植竣妈妈的营销文案介绍里面,我唯一听到可以确定的信息就是是,她是他的妈妈。没了!
而家长习惯性的先入为主:他是她的儿子,那么他所有的一切都受到她的影响
其实她在为什么可以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大方向和小细节(连模棱两可,营销惯用的套路)都没有。
儿子考上北大和她之间有一层迷雾,这层迷雾却诱使得家长想要去拨开。
总结,植竣妈妈只表述出“我可以”,为什么可以?只字未提。
如果我是这位妈妈,我想我也不会提供什么我的能力资历之类的。因为北大两个字就足够多的份量了。
03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最后家长在信与不信之间,大多都会选择信,因为没有谁能够斗得过时间。
花在辨别真伪上的时间,如果别人选择相信,有可能就会落后等量的时间。
考北大本来就是和时间赛跑,争夺资源。没有听谁说过坐地观望,能观望出成绩。总结自己一生,后悔错过了那么多,都是犹犹豫豫止步不前造成。这次机会再也不能错过!
何况眼前的这个机会,好像蛮多人认可的。
最终,危机感面前不得不选择妥协。
这就好像病人在进手术室的前一秒,医生拿来责任确定书,要家属在上面签字,声明愿意接受手术的任何后果。
看似不人道条约,却没有选择的余地。难道说,还犹豫一下,等确定了成功率以后,在考虑要不要让生命垂危的人做手术吗?
唯一能做的只能先同意,然后闭着眼睛在手术室外祈祷。
同样的,望子成龙的家长,报班以后希望这位妈妈的方法,如营销文案里的信誓旦旦是一致的。
可植竣妈妈并不是医生,如果说医生有国家颁发的正规职业资格和等级证书,是经得住检验和大部分人承认的。
那植竣妈妈,则是用营销手段打造出来漂亮的壳子,里面到底有没有内容,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
即便这样,还是只要“北大”一下就够了,名号的力量足以让人失去判断力!
所有赌徒都觉得自己赢得几率很高,尽管体彩中奖的概率小到比被雨天雷劈中概率还小,却有种说不出的预感“说不定就中了。”
因为看不见,所以就幻想着和自己的想象一样。越向往,脑中的画面越清晰,越清晰越觉得真实。
妈妈们几乎都已经看到孩子拿着镶着金边的入学通知书,奔跑着回家。兴奋过头一不小心还摔了一跤,然后完全不顾的站起来,扑向自己怀里,两人喜极而泣。
那么真实的画面,那么怎么可能还让这种想法落空。
怎么办?实现愿望路就眼前一条,于是手里的钱再也握不住了。
04
人人都会被影响
现实中,除了植竣妈妈的北大教育班,打着炫丽的招牌,做着和大众平常的事的动作,其实太多了。
一个餐馆里面吃饭的人很多,就认为这家餐馆的菜味道很好;
淘宝购物的第一个动作,点销量排名;
一个女人如果离过两次婚,再成家的几率就非常小了;
某国知名医学专家来本院指导,手术费用高达几十万;
街边商铺的音箱里常年放着“错过今天,再无机会”;
......
就连我自己也对电视里频繁播报广告的产品比较青睐一些。
而实际结果只有非常理智的人才能看得出。
关于这件事本身我是通过外界给予我的信息,构建了我的主流观念。事实是怎么样,我自己并没有亲身去了解过。
可是即便理智的人,有可能也会做出从大流的选择。就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不笃定,了解的时间有限。换来有可能是假,可是也有可能会是真的选择。
如果报了班,真的就能考上,选择不相信,岂不就损失大了。
没有人能够承受得住失去、特别是终身失去的遗憾。
我的一个学生,在初学非洲鼓的时候,决定要买个鼓。但是鼓的种类繁杂,容易看花了眼。各家说各家的鼓好,不知道买哪种。
最后咬牙买了价格高达几千元的鼓,比我用的鼓都贵上好多!我问为什么你初学舍得花钱买这么好的鼓呢?
他说我也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很多人推荐,再加上又是公认的品牌,应该没错。
我看了下他的鼓,确实不错,可是值不值大几千难说。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鼓同品牌的价格不会超过一千。
之所以同学会这样的有决心,同样,也是被大流给洗了脑。买品牌买贵一点的鼓,总归没有错,不然怎么那么贵,那么多人买。
其实鼓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学生这个动作。
贵鼓好,好在哪里?这个好,是不是和自己想要的好切合?有没有达到实际的价值?都不清楚。
没有经过亲身去了解鼓的各项指标,仅根据外界的提供的并非鼓本身的信息就下判断,这样的动作无异于自己骗自己。
这个同学绝对不是个例,你想?教程和班都已经报了,难不成还等上一段时间,挑选好称心如意的鼓再去上课吗?老师可不会专门等一个学生,随便拿个东西代替也不是个事。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香港的电视剧,里面有个公司老板,很有钱,家里有很多豪酒。每次宴请朋友就说:大家一起来试试我的酒,要几十万一瓶。我也不知道它好在哪里,总知它贵,贵就一定是好酒。
这只有从土豪老板的嘴里,才能说出这样惊世骇俗的豪言。虽然有点夸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这样的心态。
05
打破坑、雷的伪装
既然练理智的人都无法避免选择的陷进,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呢?
虽然难以避免,但是我么可以淡化。
在有些事情上,如果越是紧迫,就越要注意,是不是有人在利用你的紧迫心理。
当“只有最后一天”“名额有限””最后一张““去晚就没了“出现在心里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信息是在反复确认过得出的结论,还是当下有人给出信息在刻意干扰自己的判断。
如果是后者,就一脚刹车踩下去,告诉自己,我还没有了解清楚,起码我要辨别真伪以后再做决定。
怕真的失去?告诉你,如果打着只限今天的招牌,逼你绕过大脑思考直接下单,十有八九错过也没有关系!就算是真的,那么以后一定还有机会,哪怕不再他这里,也在别的地方机会也会再次出现。
给自己时间,或者把时间提前预存
机会在眼前,一定不是当时掉下来,一定是之前就会有预感,提前做好准备。
植竣妈妈的课程不是突然出现,类似的课程之前就出现过很多,只是这次特别的夸张。那么在之前露出眉头的时候,就要提前做好信息补充。
我的孩子已经重在高考冲刺阶段,一定会需要课外辅导这些帮助,无法避免的要涉及到防伪辨真,在植竣妈妈还没出来之前就要穿上信息的铠甲。
不管是网上查资料,还是通过熟人咨询,总之,下到了这个池子里,最起码要买好救生圈,搞清鲨鱼在哪里!
而不是零时赌博,让伪装者有机会把你拉进去。
知识武装自己
愿你看清楚世界上所有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