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非主流”现象发端于21世纪初,葬爱家族的兴起也是“非主流”现象在青少年群体发展中的变形。提到葬爱家族不得不提到其“母系家族”——杀马特家族,杀马特一词源于英文单词smart,译为时尚的、聪明的,在中国正式发展始于2008年,是日本视觉系和欧美摇滚的结合体,倾向于模仿日本视觉系摇滚乐队的服装、造型等。所谓杀马特家族实际上是一个泛称,其中包含许多小家族,而葬爱家族便是其中之一。早期的四大家族有葬爱家族、狂少家族、残血家族、野狼家族。其中葬爱家族最为有名,2018年初,他们喊出“2018,不再低调”的口号,履行曾经的“十年之约”。
葬爱家族的成员最初来源于劲舞团的一个群体,后成员增多,逐渐壮大,发展为葬爱家族。近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掀起了模仿“葬爱家族”的热潮,葬爱家族重新回归到大众视野。
葬爱家族成员的语言表现
语言是文化特征的主要载体。葬爱家族这一群体中的青少年喜欢在QQ空间或个性签名发表“时尚”的话语,并使用“非主流”的繁体字,色彩绚丽,如“古巷青磚,趠凡兦聖,↓厛颩淰舊↑”。这种字体也被称为“火星文”,是这一青少年文化集团为防止外部侵入而又保证群体内部交流的专门符码,具有闭合性。
葬爱家族成员的行为方式表现
葬爱家族这一群体中的青少年打扮“独特、怪异”,大多数人喜欢化烟熏妆,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裤子上系一条金属链。葬爱家族的成员在建构属于自己风格的过程中,大量借鉴了欧美及日本的亚文化的元素或符号来帮助自己与当时的主流时尚产生区别。“杀马特”之父罗福兴的发型是模仿日本著名少年漫画《龙珠》主角孙悟空的发型,纹身则是模仿日本视觉系摇滚风格的吉他手Miyavi(石原贵雅),还通过网络吸取了朋克等元素。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试图将多种元素重新组合而创造属于自己的“拼贴”技术。这种“拼贴”是基于全球化时代和网络背景的拼贴。
葬爱家族这种亚文化的本质是部分青少年为了表现自我而试图介入青年文化时尚领域所造成的文化现象,但这种尝试遭到了时尚领域内主流风格群体的贬斥并难以为继。葬爱家族的成员持续遭到了集团外部青少年的刻薄调侃或辛辣嘲讽。网络上将其行为行为称为“脑残”,并调侃非主流为“肥猪流”。由于这种亚文化长期遭受“污名化”,因此为了满足自我表现需求而加入这一文化的新成员在不断减少。此外,随着内部成员年龄的增长,价值观的转变以及新媒介的丰富化等多种原因,葬爱家族的成员选择退出或转移到其他亚文化部落里。但近来短视频平台的葬爱复归模仿热潮,也掀起80、90后的怀旧情绪。只不过,真正的非主流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能够还原记忆的只剩下符号了。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