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回答上一篇的问题。上篇卖了关子,高中生看动画片,可能意味着什么?有个网友有兴趣,回答说,在弥补童年的缺失?在简单的虚拟世界里逃避复杂的现实社会和人际交往?我在手机上打了个简单的答复,这只是心理学上单方面的解释。
我的解释是:如果一个高中生所有方面都正常,没有个性行为习惯思想学习能力注意力社交能力上明显的异常变化,没有没有诸如抑郁焦虑强迫等问题,单纯是喜欢看动画片,可能多数就是可以说在弥补童年的缺失,在简单的虚拟世界里逃避复杂的现实社会和人际交往,在缓解学习的巨大压力,和带来的焦虑。但如果一个高中生有其他的症状,那么极有可能这是一种内源性的大脑发育停滞的现象,大脑功能严重障碍的表现。至于原因,可能是遗传,可能如染色体异常,可能是脑部疾病,可能是脑外伤等等,但最大的一个可能是,大脑长期关键营养素严重缺乏,由先天或后天肠道相关的营养吸收障碍引起。或是由家庭饮食条件习惯与巨量的大脑高强度工作消耗不匹配引起,或是由长期睡眠不足大脑极度疲劳引起。多数三者兼而有之。
再回到这个学生,他SCL--90,也就是症状自评量表做出来,分数比较高,总分268分,正常值的分数当在160以下,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强迫,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因子分都 在三分和以上,而我的面谈中发现他,语言表述含糊不清,表情呆滞,理解力很差,入睡困难或整夜不睡,而且晚上不睡白天还不困,这是最不好的征兆。而他妈说他长不大,也是发育停滞之意。结合极具特色的看动画片细节,这个孩子应引起家长的特别关注,得看医生了。得寻找病因了,但是,从家长轻描淡写的语气中,我只能强咽下去,说,要多关注孩子睡眠,想办法叫孩子睡好睡足,多和孩子交流,多了解孩子,多给孩子吃肉蛋奶,有什么疑惑可以及时给我打电话。
文归正传。
高三学生,女生,瘦,皮肤微黑,很喜欢说,吱吱喳喳的那种女孩子,有时也很沉静。她咨询的事情是,她很高兴,但常常不知什么原因会一下子非常地悲伤,不想和人说话,很久很久才能缓过来,要几分钟或是几个小时吧,对一个快乐的人来说,这太久了。象一片乌云,象一只小鸟,突然飞过来,又悄无声息地,突然消失不见。很困挠她。因为经常性地无端出现。影响她的社交,甚至于学习,也叫她有点怕怕的。
有一点点象抑郁的症状,仔细问一问,完全没有。再进一步问焦虑,完全没有,还有睡眠,饮食,肠胃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反正是完全正常。
我有点迷惘,突然问道,你是哪里人?你爸你妈是做什么的?
这一下子引开了话闸子,原来她爸妈在她三四岁时就离婚了,她是奶奶带大的。父母后来又各自成家,幸运的是现在她和后妈亲妈父亲的关系都好。
然后就引导她慢慢地回忆小时候的事情,爸妈离婚时她小时候的事情,上幼儿园,是奶妈去接,特别想叫妈妈去幼儿园接她,常想妈妈,站到村口,或是门口,多数是黄昏放学之后。一个小女孩夕阳下暮色中默默地站着,久久地望向路的尽头,那一排排的路边杨树慢慢模糊,山的线条,晚霞,炊烟,大人孩子的打闹嘻笑声。牛羊回村时的鸣叫。
这些声音景象与她的思念悲伤相结合,都如刀刻般永久存在小女孩子脑中,并随时间推移被压至潜意识中。不经意间的某个声音景色会立即唤醒她的情绪,悲伤会立即笼罩全身,不由自主,但原因已为意识所忘却。
我和她作解释,她认为是这样。她黄昏时可能更多地出现莫名悲伤。我说你以后再出现这样情形,就一定发出声音对自己说,现在好了,我能随时见到妈妈了,我已经长大了,不再伤心了。一直说,至少说上十次。越说越快。也可以早上一醒来就说几次。晚上躺床上闭上眼睛也说几次。半夜醒来也念几句,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事情了。
过一段时间,大约一个月,想起来,就问她,她说极少出现了。
今天 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反复念那些话,特别是要在早上刚醒来和晚上睡前,半夜醒来念?为什么念着念着就治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