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学催眠的时候,老师曾经说过,催眠当中有一种引导暗示,是可以让人忘记某段经历的。忘记的方式并不是抹除,而是封存。
这种封存的引导方式有一个弊端,就是当你看到、接触到与这段记忆相关的人事物时,你通过催眠封存的记忆可能就会突然闪现在你的脑海当中,这种猝不及防的闪现,有可能会导致你内心创伤更严重。
这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电视剧中演的,某主角发生车祸,人没事,却失去了某段记忆,而当他再看到与这段记忆有关的人、事、物便会记起来一样。
因此,在催眠行业当中,是不允许催眠师为来访者做记忆封存的催眠引导的。
我对老师当时这段话记得非常清楚,一方面是觉得有趣,另一方面是觉得怎么可能会有人想封存某段记忆呢?忘记痛苦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只是一种逃避的方式。
而事实却证明我错了,从我作催眠开始,我便收到很多想通过催眠方式忘记某段记忆的咨询。并且多番解释和劝说也没用。
以下是我随手截图的最近几个咨询。
看到这样的咨询,我很痛心!
面对痛苦,只想逃避,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注定只会在痛苦中不断地重复。
张德芬写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从我第一次看到现在有十多年了吧,但我仍深刻地记得里面的两句话:
第一句: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丑陋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
会来要求催眠封存记忆的,他们都是不愿去拆开丑陋包装的,因此也失去了获得老天给予珍藏礼物的机会。
有一位来访者,咨询时带着哭腔,因为爱美的她整容失败了。事实摆在眼前,任何的安慰都失去了意义。
我问她,回顾过去,你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挫折,但过后却发现就是这个挫折带给了你人生美好的转折吗?
她想了想说有。
现在37岁的她,在33岁的时候得过重病,病得走路都费劲。单亲家庭的她,亲妈身体不好在外地无法来照顾,而她一直很重视的爱情、信任的男友此刻却没有陪伴在身旁。
她自称从小到大一直很恋爱脑,在她的世界里只有男友,每天除了呆家里就是跟男友出去玩。所以她没有闺蜜、没有朋友、没有工作、也不看重亲情。
直到一场大病来袭,她才发现,曾经她所依赖的男友,视之为生病的爱情,一点都靠不住。她只能靠自己。
那一刻她明白了独立的重要性。在她明白这一个道理时,老天并没有抛弃她,而是让她遇到了一位好医生,把她的病治愈了。
从此她便想学钢琴,成为她未来谋生的技能,让自己可以独立而不再依附于任何人。从病愈到找我咨询,她已经学琴学了四年时间,即将踏上教学的路。
生病便是丑陋的包装,因病醒觉而走上独立自主的路便是老天送她的珍藏的礼物。
通过对这段经历的回溯,面对整形失败这件事情来访也愿意尝试着去“拆开”丑陋的包装,看看里面是否有老天送的珍藏的礼物。
如果当初病愈后,她不是选择走上独立自主的路,而是因为生病时被信任的男友弃之不顾选择用尽各种方法去逃避忘记,那她是不是将走上另一条不断重复原来生活轨道的人生之路呢?
第二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曾经一度在我的QQ个签中停留很久)
很多人会选择封存记忆,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开心或痛苦都是别人造成的。只要没有了外界伤害的因,就不会有自己内心痛苦的果。
很多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经常会跟我说,某某怎么对她不好,某某针对她。
这时,我便会问她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你对待不同的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对方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会让你以不同的方式去对待她。
因在自身,不在外界。
看到这里,你可以暂停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的。
曾经有位来访跟我说,她的婆婆对她表现得很卑微,跟她相处时生怕做错什么惹她生气似的战战兢兢。而她前男友的妈妈,对她却是一副自信大气的样子。
所以她面对她婆婆呢,既心疼她谨小慎微的辛苦,又觉得她就是一副自带“来欺负我吧”的面孔,让她有时总是不自控地对她发脾气。
曾经面对前男友的妈妈呢,她却是很喜欢跟对方呆在一起,总觉得对方身上有很多值得她学习的地方。
或许你会说,她婆婆一定是很穷没钱,她前男友的妈妈一定很有钱。
实际是婆婆和前男友的妈妈经济情况都差不多。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看到这里,你还会想要通过催眠忘记某段经历吗?
~END~
向阳——
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
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
国际(IHNMA)认证催眠师
美国催眠师协会(N.G.H)催眠师
世界医学最高认证学会(WMECA)认证的国际催眠训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