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最初出现在大众视野,是春晚小品中的“郝建”一角。
“生穿呀.......”
“你是开眼了,我们开瓢去了。”
一夜之间,全国观众熟知了“郝建”。此后多年,他连续登上春晚,自此“郝建”成为他的标签。
被定型的困顿 ,到成为“百亿票房”演员,沈腾只用了5年。
沈腾是少有的综艺和演戏双向开花的人,两种身份,在平行世界里互不相扰,却相得益彰。
思路清奇、思维敏捷,他永远让话掉不到地上。观众喜爱他,称他为“长在笑点上的男人”。
今天大家提起他,不能忽视他“百亿票房”的成绩,更不能忽视他荧幕前波澜不惊的脸。
镜头前毫无保留的他,背后的人生经历却鲜有人知。
沈腾1979年出生在东北黑龙江,一片白山黑水的地方。
沈腾爸爸喜欢唱戏,会拉小提琴,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文艺青年,喜剧大师卓别林的黑色幽默,是他心中的艺术圣典。
沈腾5岁时穿的第一身正装,是爸爸去上海出差买回来的“卓别林式正装”。
就像预言一般,沈腾今后的人生也和喜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5岁的沈腾第一次“穿正装”
沈腾小时候,父母经营一家饭店。母亲体格纤瘦,智慧勤劳,店里生意一直很好,这也给了沈腾姐弟相对沃足的童年生活。
沈腾有个姐姐比他大两岁,名叫沈娜。从小乐感极强,有一个歌唱家梦想,父母也乐意把女儿往文艺道路培养。
沈娜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合影
和姐姐的光环比起来,沈腾并没有展现出过人的兴趣和天赋。父母更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将来考个重点大学。
日子波澜不惊地进行着,除了偶尔会和爸爸一起看卓别林默剧,爱和朋友逗笑取乐之外,沈腾身上没有任何和“喜剧”产生交织的地方。
而这份幽默逗趣,在东北这片人人能侃,诙谐幽默的地方,就像水汇进水里一样稀松平常。
小时候的沈腾
高考时,姐姐顺利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沈腾成绩一般,名校路被堵死了。
这时,姐姐建议:“要不,你也考解放军艺术学院试试?”
对于考进,沈腾并未抱太大希望,但考试结果出人意料,他被顺利录取了。多年后沈腾回忆,自己是凭颜值考入军艺的,因为自己压根没有才华。
在军艺上学时期的沈腾(右)
沈腾曾坦言小时候嘴特别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要不是看你长得好看,我早打死你了。”
青春期来得很快,沈腾逐渐褪去稚气,脸削鼻挺,眉骨之间多了几分意气。
仿佛是对沈腾颜值的肯定,还没迈进训练队伍,就有舞蹈系的小女生悄悄跑来送药,叮嘱他不要磕到碰到了。
在军艺上学时期的沈腾(中间)
对于表演的顿悟,在哪个节点发生改变,此时已经无处追寻了。
沈腾刚去北京一口东北话,台词老师告诉他:“如果你能把东北话拒绝了,以后会有很大发展。”
表演课上,沈腾往台上一站,底下同学笑得乐不可支。表演老师告诉他:“你的喜剧天赋已经足够了,接下来4年我教你踏踏实实演戏吧。”
沈腾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但是经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有时老师也无可奈何。
有一次,学校交流演出,形体老师紧急在后台训练学生,模仿“中枪”倒地。各种前倒,后倒,侧踹倒,舞台上眼花缭乱。
唯独沈腾躺在舞台外边,将两条腿留到了台上。老师都惊了,问他在干嘛。他不慌不忙解释:“老师我这设置的是被敌人炸弹炸飞了,就剩两条腿了。”
这种清奇的思维,激发出了他巨大的创作欲。
那时表演课密集,沈腾恨不得两天创造出一个新剧本。被汹涌的创作欲裹挟的他,感受到了表达的快乐。
到了大四时,沈腾已经成为了舞台表演的积极分子,更积攒了一批“学弟学妹粉”,有人一见他们班男生走出来,就会大声呼喊:“沈腾!沈腾!”
学校组织话剧,沈腾有时登场戏份不多,却足够抓睛,是最亮眼的一个。后来,老师任命他担任舞台表演指导,专门指点学弟学妹们演话剧。
“校草时期”的沈腾
毕业季很快就到了,这是一个总被人赋予伤感浪漫的季节。有人哀伤爱情即将枯萎,有人感叹“还未配妥剑,出门已是江湖。”
周围同学开始为了生计亦或理想奔波。他们行走于各大剧组和导演之间,将打印成一沓的简历和照片,塞到对方手中。
隔天这些骄子们的简历,就被源源不断地撕碎,出现在剧组角落的垃圾桶里。
沈腾则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公寓,这天同学来敲门,送来一个剧本,问他感不感兴趣,沈腾打开一看,剧名很长叫《想吃麻花现给你拧》。
沈腾熬夜看完,内心很激动,按耐不住想去面试,当时国内喜剧太稀缺了。笑点很高、思维跳跃的沈腾,竟然被“麻花”故事牢牢按在了剧本上。
面试很顺利,沈腾如愿以偿得到一个小角色。话剧主演则是日后被誉为“主持常青树”的何炅,以及“太阳女神”的谢娜。
彼时,他们身上标签还只是“知名卫视主持人”这几个字。
《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剧照沈腾(最后一排右二)谢娜(前排左一)何炅(前排中间)
一群天南海北的人在这个舞台上汇集了。刚出校门的,毕业很久的,来自名校的,有舞台经验的,每个人仿佛都在较劲儿,施展出十八般武艺。
沈腾在学校环境浸染了4年,突然看到了视线之外更多的表演体系,就像被禁锢的人乍然接触到天空海阔,这也影响到他日后的风格创作。
密集排练复盘后,这部话剧终于在贺岁档上映了,他们期许这档爆笑舞台剧,可以送去大片笑声。能够在京圈儿文化中,带来“耳目一新”。
因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结缘的沈腾与何炅
表演场地选在中央戏剧学院的“逸夫楼”,公司领导挥毫租了四十场。但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众人始料未及。
最初演出时,沈腾所在剧团面临最多的便是“尴尬”,有时观众还没演员多。
最惨的一次,上千座的剧场,只卖出了7张票。看着冷冷清清的舞台,就连剧院负责人都很同情他们,说:“要不这场话剧别演了,场租费给你们免了。”
没办法,北京冬天飘着大片大片的雪,沈腾一众人站在雪地里等候仅有的7位观众到来,致歉,退票,附上一份来回打车钱。
多年前,话剧演出间隙在后台小憩的沈腾
剧院演出成本很高,场地费,灯光费,人工费等上万元。入不敷出,开始击垮这一个新成立的小剧团。
有一天,领导决定裁人,目标定在了一位七十岁的的大爷和一位新人身上。众人觉得年轻人有潜力,一致同意新人留下。
眼看着老大爷要被开除了。沈腾突然表决:“每月从我工资里扣除部分给这位老人,这样开支就节省了。”
北京物价很高,沈腾的工资却少得可怜。每月扣除正常花费外,所剩无几。但因为担心老人生计,他还是决定缩减开支,帮对方一把,那时他甚至没想过会不会得到对方的感谢。
沈腾这一举动,无形中提高了大家的凝聚力,大家对这里有了更多归属感。
《想吃麻花现给拧》剧照沈腾(右一)、何炅(右五)、谢娜(左五)
沈腾的共情和敏捷,不仅是适时伸出的那只手,面对舞台突发的变故,他总能恰当进行解围。
演《想吃麻花现给你拧》时,有一场戏,需要谢娜吊着威亚高坐在秋千上。正式演出时,她的话筒突然掉在地上。观众不敢出声只是静静看着,但演出节奏却被打破了。
沈腾见状,赶紧在旁边搭腔:“经理,咱们也赚钱了,房盖也该修修了。”
观众们一听也乐了,他们知道这是一个意外,却为这份机智鼓掌,随即剧场响起了善意的掌声。
演出现场从左到右:沈腾、何炅、谢娜
四十场话剧演出完的那天,他们有一个机会去海淀剧场表演。中戏门口的黄牛也跟着去了,也许是前期口碑的积累到了临界点,这场演出竟大获成功。
在那场演出中,不管是何炅谢娜的无厘头,还是沈腾略带“矫揉造作”的肢体,都让人挪不开眼。
这次演出大获好评,演出结束时,门口黄牛每人兜里挣了七千块钱。
17年前的七千块可是一笔巨款,面对厚鼓鼓的钱包,黄牛们嚣张万分,脚下生风。
一起演话剧时的何炅(左一)与沈腾(左二)
沈腾仿佛有一种天赋,对于现场氛围的调度,表演尺度的拿捏,精准恰当,总惹人会心一笑。
麻花演员魏翔回忆起他的表演感叹:
“他身上有一种感觉是别人不具备的,那个让我很震惊,他在台上镇定自若,极其放松。不像其他年轻的话剧演员,用力过猛。”
沈腾的表演看似漫不经心,但实际恰当好处。这是他的一种天赋,幸运的是,他也没有浪费这份天赋。
话剧舞台上的沈腾 来源:蔻摄影
有了这份天赋,沈腾作为喜剧人的道路上,总能给人以惊喜。
沈腾的身份也开始改变,起初他表演,后来开始转为幕后导演,独立执导了《疯狂的石头》,《甜咸配》,《索马里海盗》等话剧。而对于舞台的热爱,再一次把他拽回台前,这一演就再没离开过。
话剧舞台上的沈腾
舞台表演最考验默契,演员们你来我往,要把表演节奏控制在一个和弦里。此时,搭档配合至关重要。
提起沈腾的搭档,马丽总是第一个被想起的人。“沈马组合”的高光默契,最被观众津津乐道,他们初次相遇是在2005年。
当时马丽刚毕业不久,在演小剧场话剧。沈腾有一天恰巧看到台上演出的马丽,对她印象很深,认为这女孩难得。
几天后的排练现场,一位演员因故不能来,沈腾想起了马丽,主动推荐了她。
马丽一来,便留在了开心麻花,至此,黄金搭档正式会师。上百场剧场演出里,两人默契越来越高。
马丽、沈腾《夏洛特烦恼》
话剧很神奇的地方在于,观众和演员之间零距离。
欣赏、抵触、赞美、唏嘘,都极速精准且快速地反弹到台上。演员能在第一个时间感触到哪个包袱没响,哪段观众走神,哪段响起了轰轰烈烈的掌声。
而这种掌声,总能洗刷掉日夜排练的疲惫,一扫恐惧,让人重拾对舞台的深度热爱。
圈子里小有名气后,沈腾也曾接到春晚邀请,他自认为还没准备好,明确婉拒,安心等待下一个契机。
接到春晚哈文导演的邀请,是上千场演出之后的事了。
当时,沈腾团队准备了一个小品叫《今天的幸福》。编剧为了角色名有记忆点,煞费苦心,“郝建”就此诞生。
春晚开始的前三个月,三位演员进入了紧急训练。排练,登台,一切陌生又熟悉。
不同于其他演员初登春晚的强烈紧张感,沈腾稍显淡定——没人认识,没有期待,他更能踏踏实实做回演员,完成一份作品。
沈腾、艾伦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012)
舞台上,沈腾风格自成一派,为朋友两肋插刀时耍贫,友情火苗熄灭后耍贱,即使普通却仍然善良。
全国观众记住了他,沈腾火的猝不及防。
第二年,他的搭档变成马丽,开始了“沈马组合”的舞台辉煌。
台上的马丽,性格火辣张扬,沈腾的小职员,狡黠中自带蔫儿范。两人一扬一抑,形成互补,也碰撞出了绝妙的花火。
接下来多年,他数次登上春晚,也将“郝建”进行到底。
沈腾、马丽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2013)
沈腾和其他喜剧人不同之处在于,他希望作品不仅留于当下制造笑料,更能留于时光制造价值。
作品也从最初的“有意思”转为“有意义”,视线聚焦了时下正热的话题,笑是引子,背后的思考才是武器。
“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这句小品《扶不扶》的台词,春晚一出,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和讨论,至此他的喜剧开始漏出微刺。
“郝建”越来越像活在我们周围的普罗大众,不再只会嬉皮吵闹,也会面对人生困境。
尽管观众依旧对他声音比对脸熟悉,知道“郝建”多过“沈腾”。
而他已经不满足于只是藏身“郝建”背后,他开始以“沈腾”和观众对话,也迎来更大的挑战。
2015年,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第一季正式筹备。
邀请名单中赫然可见贾玲、宋小宝、吴君如等表演者,哪一个单拎出来,都可以在节目中独当一面。
宋小宝与乔杉在节目的录制现场
节目的看点和残忍之处在于,让一众人以自己擅长的喜剧表演形式,在舞台拼打厮杀。
相声、小品、默剧、脱口秀.....全被放进同一个容器里,生杀大权交由现场观众。
第一季参赛喜剧人:贾玲
这段密不透风的日子,沈腾仿佛回到了学生时期,找回了汹涌的创作欲。一周一个剧本的体量,将人逼到绝境,又在自我撕扯中开出灵感之花。
沈腾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半决赛,面对赛场的剑拔弩张,他却拿掉自己最擅长的包袱,用默剧的方式向卓别林隔空致敬。
纯黑白色调,像从老胶片中走出来的人,悲凉落寞和人世冷暖在他一个眼神里,悉数展现。这不是观众熟悉的沈腾,这是观众不曾看过的沈腾。
故事发生在公交车上,一个盗贼在偷窃,沈腾为众人抱薪与其搏斗却被刺伤,乘客们冷眼旁观,最终帮他包扎伤口的却是小偷……
这无疑是最戏剧化的一幕,此时观众才惊觉,他一直被低估了。
他的表演里既传承了学院派里对喜剧结构的重视,又混杂了对人性,社会,亲情和爱情的思考,他将舞台变成了“实验场”。
最终,他捧回了那座“喜剧之王”。这座“奖杯”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首届《欢乐喜剧人》冠军沈腾与亚军宋小宝相拥鼓励
沈腾的惊喜之处在于始料未及,他的一切永远在你设想范围外。
此时他开始了“喜剧演员”转“演员”的征战。
第一部主演电影《夏洛特烦恼》靠着良好口碑,一举斩获14.4亿票房,成为年度最大黑马。
沈腾、马丽《夏洛特烦恼》剧照
此后他以迅猛姿态,在中国影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他是《羞羞的铁拳》中习武之人“副掌门”;
电影:《羞羞的铁拳》
是《西虹市首富》里挥霍遗产的王多鱼;
电影:《西红柿首富》是《飞驰人生》里失意赛车手张弛;
电影:《飞驰人生》是《疯狂外星人》里庸俗市侩的大飞……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
不同于舞台表演的外放,大荧幕更讲究内收,一语抵过千言。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不同观众解读到不同情绪,沈腾精准掌握了其中的玄机。
韩寒评价他:“他的表演有一种不怒自威,不笑自喜,不闹自嗨,不苦自悲的独特魔力。”
目前为止,沈腾成功跻身“百亿票房”演员行列,这条电影之路他仅仅走了5年。
事业上大放异彩的沈腾,爱情里也佳偶天成。
沈腾曾在《一次就好》里唱道:“一次就好,我陪你去看天荒地老。”
这恰恰吻合了他的感情观,深情久伴。
2015年他单膝向女友王琦求婚,而这条爱情路他们走了12年。
当时还在读大四的沈腾,在一次话剧排练中,见到了学妹王琦。
彼此对双方都有好感,互留了电话。真正促使感情升温的是在一次非典晚会,王琦表演了一曲踢踏舞。
轻盈灵动,笑容委婉,沈腾的心一下子被击中了。此后他开始借机会靠近学妹。
沈腾想过好多浪漫的告白桥段,但是爱情的美妙就在不期而至。没有特定的象征仪式,爱情就在一次相约吃饭后开始了。
沈腾和女友王琦
沈腾会在寒冬,千里迢迢为拍戏的王琦送一件厚衣服。王琦有时会嗔怪彼此不懂浪漫,却还是很享受似水平淡的生活,精心帮沈腾准备一蔬一饭。
他们的爱情充满人间烟火气,温暖浓郁。此后两人人生的大小事都交缠在一起,长成了彼此的骨血。
就像所有电影中大家最喜闻乐见的美满结局,2016年沈腾和王琦举办了婚礼。两年后,沈腾在微博欣喜地宣布:儿子降生。
而父亲的身份,也为他迎来了新的人生章节。
沈腾和王琦始终低调,他们游离在大众视线外,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呵护着爱情,这种默契和共性滋长出的爱情坚韧如蒲丝。
王琦曾说:“我总是埋怨你不够浪漫,而你总是跟我说真的到那一刻,你会用生命去保护我。是的,你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生命。而我爱你不仅奢求今生今世,来世,永生,如果还可以拥有你,我愿意。”
沈腾一家三口合照
人们总喜欢看逆袭,翻盘,奇迹,仿佛这种故事隐藏着人生秘籍,一经收缴后,假以时日成大器者必然是自己。
而那些隐匿于故事背后的坚守,澄澈却少有人提及。正如沈腾第一次《夏洛特烦恼》大爆后,登门而来的角色和利益。
许多电影圈一掷千金的人,带着剧本和角色来找沈腾邀戏,其中不乏圈中极具地位的人。
“那就是拿钱生砸你。”
沈腾在舞台话剧深耕了十几年,名利之心早被磨尽了,他有自己评判剧本的标准,不符合就不参演,他要为自己背负的荧幕形象负责。
当好友贾玲,为了人生第一部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筹措时。
他看出了对方的困境,主动提出去串戏。
贾玲坦言道:“这都百亿票房男神了,实在不好意思邀请,没想到腾哥主动要求,来串一下戏。”
沈腾的古道热肠,一直长在身体里,即使看尽人间百态,身上仍有知世故不世故的通透和良善。
开心麻花的好多演员,都是沈腾介绍进去的,他们对沈腾的感激溢于言表,沈腾总笑称是他们自己戏好留下的,跟自己没关系。
沈腾也从不把自己当腕,姿态放的很低。他对豪宅,豪车没有太大吸引力,自己也坦言胃不金贵,老觉着最好吃的东西是绿瓶酒,小烤串儿。
有次采访,记者问他:“最快乐的时光是什么时候?”
他想起没成名前一堆人围在大排档前,吃烧烤,光膀子,天南海北胡侃。北京夜晚的风凉凉的,喝过的绿酒瓶东倒西歪的斜在桌子边。
沈腾与开心麻花演员常远
沈腾更像是一个在艺术里求索的异乡人,一次次攀登跨界,从小品、电影,再到综艺。他在追寻坚定的表达,也在顿悟不一样的人生。
行至很远,攀至很高时,总会想起那片最初安放自己灵魂的故土。
人情很简单,交往不浓烈,一切希冀恰如其分在场。
北京的大排档喧嚣吵嚷,他们讨论话剧包袱,清脆的碰杯声撞击着,就像年轻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