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魔力正在于规模效应——强者恒强、赢家通吃。
之前,eBay、阿里、京东莫不如是。它们以商业互联网先锋的身姿,抢夺传统玩家“口中之食”,获得自己一席之地。占位搏杀中,聚集优势兵力,单点强压,尖刀突破,专注经营,引爆规模,由此,做大做强,再进入下一阶段的生态化竞赛,深入渗透产业与用户,并由此拿到规模效应的门票。
生态型互联网企业,多少用户,算是分水岭?小郝子个人判断是1亿。因为,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平台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平方而增长。换句话说,平台有了1亿用户后,便成“流量黑洞”无疑,覆盖各种场景入口,资金规模提高收益率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平台产品的流动性。这是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具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而京东、eBay注册用户超过1亿,耗时9年,淘宝成就该规模,用时7年,如今,唯品会同样用了7年,跨入了分水岭的另一头,不可谓不快。
对唯品会而言,规模效应的路已经摆在面前,剩下的,便是为了达成目标,一次又一次地挑战、颠覆自我。就像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所说:“挑战和发展决定着公司的价值”。
在小郝子预测,唯品会必以大数据作为跑鞋和驱动器,在规模效应之路上疾驰。
后台:大数据开拓
其实,在电商领域闯出一番天地,就好比摩西带领在埃及为奴的以色列人逃亡、建国——前途未卜,后有追兵。对唯品会而言,大数据就是其开路红海的神通。
按照哥德尔第一定律:一个运转有效的体系,其内部必定逻辑自洽,但凡是逻辑自洽的体系,就一定有边界。任何商业体要不断做强做大,就必须持续扩张他们的边界,大数据正可作为开疆拓土的利器。
毫无疑问,对电商而言,边界局限最显著的,当属后台的仓储物流,其效率高低,直接决定着电商玩家的“颜值”。从财报上看,唯品会的仓储物流成本随业务规模扩张不断上升,但它占总收入的比重却从12%以上降至如今的10%以下。这样反向的关系,正是依靠大数据的力量。
在唯品会高级副总裁唐依智总结:仓储方面,用数据优化不同商品的存储位,方便拣选,不断改进拣选路线,提升出库效率。同时,建立数学模型,减少货品占据货架的机会成本,运输车辆在仓库门口“趴车”的时间成本。由此,高时效对接,少无效等待。
此外,支干线运输上,唯品会也通过数据手段,不断突破原有的效能边界。例如,第三方数据显示,广州昆山班车定时对开,单程1768公里,卡车限速89公里,均载86方。一般的社会物流走那么一趟,时效42小时,价格1.5万元,而唯品会,在运行数据优化下,走一趟,时效28小时,成本1.2万元,省时14小时,降成本3000元。这还是1年多前的数据,如今,在均载方数、运行时长方面,唯品会还在持续升级。
不难想见,随着唯品会规模的扩张,规模经济效应越发明显,只要后台的大数据传统一直保持,那么,唯品会仓储物流的效能就存在不断优化的空间,规模效应的正循环便不在话下。
前台:大数据赋能
的确,一切的商业竞争,都是效能高下的竞赛,但同时,也是用户习惯的占位。电商之战,第一层次是价格的降低,第二层次是空间竞赛,最后是用户习惯的终极之战,它更离不开大数据赋能。
唯品会的特卖模式,性价比的表面下,还须有比其他玩家更优质的服务,这些,是基于信息公开的需求匹配效率,满足用户最本真或者原生的欲望。甭管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还是“冷艳高贵接地气,奔放洋气有深度”,都能与之对应……如此,才能抢夺与用户的关联,这是电商的最高阶段,本质上,得从精准的人群画像着手。
因此,唯品会多维度地辨识与打通用户ID,进行大数据的整合创新。比如,每个用户基本上有通信ID(手机号与Mac地址)、社交媒体ID、现实ID(身份证)、支付ID、会员ID(会员卡信息)等诸多数据信息,基于ID,还会留下地理位置数据、场景需求数据(不同场景偏爱什么)、消费数据(刷卡、券)等足迹。
针对这些ID识别打通,并进行多维度的大数据整合、分析,也就意味着唯品会对用户的画像描绘越精准,由此匹配和展现出的商品或服务就越能打动其消费欲望。它将远比人口属性、地域分布、媒体接触、兴趣爱好、生活形态等范式分析更“接地气”。
特别是,如今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别说人家是“非主流”,用不了几年,你才真的变“非主流”),电商走向更精准的多元“唯我”市场。同时,移动、社交、碎片化的趋势,正在打破传统电商中依赖搜索的中心化结构。用户习惯的这一系列改变都需要大数据疏通个中关系链和交易链。
比如,大数据挖掘下,针对亚洲女性28%晚间“床上购物”的习惯,开设晚8点移动特卖专场,满足“晚购床族”;根据不同用户的浏览、购物习惯,给予不同展示页面,实现“千人千面”;与目标客群喜爱的综艺电视节目合作,展开“摇一摇”等多屏互动营销……
有基于此,大数据不断在CRM方面持续赋能,形成高用户黏性,就如同蓄养了一个用户池,拉新与营旧保持着良性循环,从而升高水位,洁净水质。用户不竭,复购不止,电商不息,唯品会自然享受强者恒强,赢者通吃。
只是,近两年,唯品会的确发展太快,几乎用几年的时间,就走了传统玩家几十年的路。所以,大数据相关的工作量飙升,团队人才亟需补充,这将考验创始人沈亚、洪晓波的管理智慧和平衡艺术。“步伐快了,灵魂也要跟得上”,不是么?
————————————
小郝子/专注于互联网圈,混混8年时光,爱电商,爱移动,爱娱乐,爱数据,爱金融,爱太丰富……关注微信公众号——郝闻郝看(ID:haowenhaokan),互联网的幸福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