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个性繁体字签名,个性繁体字签名女生简单气质

时间:2022-12-18 23:09:4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冬将尽,春可期,人间无恙,天下皆安。”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这幅手书广为流传。4月23日,“砥砺前行——2020年各界名家抗疫寄语手稿展”在上海图书馆第一展厅开幕,将展出包括这幅手书在内的96件各界名家写赠上图的抗疫寄语手稿及30件来自抗疫一线工作者捐赠的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抗疫实物。

“简体变成了繁体,圆珠笔字迹变成了毛笔字。”上周五,上图馆长陈超赶到华山医院,“接”回张文宏重新书写的寄语。2月初收到上图邀约,张文宏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抗疫一线用一张便笺纸写下寄语。得知上图即将正式举办手稿展,除了重写寄语,张文宏还捐赠了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写给他的公开感谢信。

张文宏重写寄语,更改了部分字句,从“山河”到“天下”,正是疫情全球扩散的折射

崔天凯大使的感谢信原件目前还未抵达上海,展出的为复制品

来自科学家、医学家、医务工作者的藏品是展览一大亮点。既有奋战在上海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及闻玉梅、葛均波、杨雄里、褚君浩等院士的寄语,也有上海援鄂医疗队捐赠的物品,2月至3月支援伊朗的中国红十字会援伊朗志愿专家团队也在一页笔记本纸上集体署名,写下“疾病无情,人间有爱,中伊携手,共克时艰”。

闻玉梅院士寄语

葛均波院士寄语

中国红十字会援伊朗志愿专家团队寄语

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任队长的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捐赠了集体签名队旗,队旗上是163位医护人员的签名。上海广播电视台记者陈瑞在武汉采访期间,收集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上海华山医院第三纵队、上海第六批援鄂医疗队华山医院第四纵队签名防护服。“华山加油,武汉加油”,181位医护人员签名背后是战疫的决心。

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集体签名队旗及上海广播电视台记者陈瑞收集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上海华山医院第三纵队、上海第六批援鄂医疗队华山医院第四纵队签名防护服

展览现场有一个特别的展柜,其中是瑞金医院主任医师谢静远捐赠的18件个人物品。2月9日至3月31日,谢静远参加瑞金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奋战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担任医疗组副组长、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委员、第三党支部书记。这18件物品充满了抗疫一线的“温度”。集体签名的上海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瑞金医院第七组指示牌,是队员们从到达武汉的第一天直到回沪都在使用的,还有在武汉居住酒店的房卡、上海出发航班的行李标签、回沪航班的纪念登机牌、隔离酒店的欢迎信、“友情提醒优先食用上海油爆虾”餐牌等。谢静远在武汉过了生日,收到医院印制的慰问信,写道“感谢您远离家人,因为有您,武汉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护佑……”这些物品,他都悉心保存。

瑞金医院主任医师谢静远捐赠的个人物品

“谢医师嘱咐,一定要放上第七组医疗队员的集体照,并标注了每位队员的姓名与科室。”上图中国名人手稿馆馆长助理刘明辉介绍,征集展品过程中,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强调的都是集体而非个人,“这是一场集体战疫”是每个人的信念。

寄语作者中年龄最大的是98岁的书画家陈佩秋。80岁以上的寄语书写者有十位,包括97岁的作家任溶溶、93岁的翻译家吴钧陶和92岁的翻译家王智量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阴佳创作了木刻版画《阅读·2020不能遗忘的瞬间》组画共143幅,向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致敬;演员斯琴高娃用蒙语写下寄语“春天的吉祥”,并附信解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徐龙宝以《山海经》插图木刻向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和医护人员致敬;法语文学翻译家马振骋写道——“人要生存,必须克服自身的弱点,杀灭环境中潜伏的病魔,还要记住我们都搭乘在同一条船上”;创作上海抗疫纪实文学作品的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写下他在黄浦江边观察这座城市的心潮澎湃……

98岁的书画家陈佩秋寄语

“我们相信书写的力量,重大历史事件需要包括手稿在内的全面记录。”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介绍,此次征集为上图特色馆藏——名人手稿收藏,探索了新的方向,即事件性、主题性的策划与创作,希望通过书稿这一载体抒发大爱无疆的心声,传递理性审慎的思考,弘扬守望相助的正能量。

据悉,此次征集的寄语和实物全部捐赠入藏上图,配套图录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将在展览开幕日首发。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读者观展采取预约制,现场同时容纳人数不超过100人。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现场摄影:蒋迪雯

来源:施晨露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