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木 编辑|小胖
被“打打杀杀”、“嘻嘻哈哈”和“缠缠绵绵”充斥的电影市场,终于又赢来一部“哭哭啼啼”的有分量的好电影。
8月13日正式上映的《滚蛋吧!肿瘤君》,取代已经连续28天占据单日榜首位置的《捉妖记》,以首日4200多万元票房夺冠。加上上周六晚间黄金时段的点映,该片累计票房5400多万,首周票房突破2亿元人民币,为8月市场再然一把大火,带动周票房维持在七八亿元高位。
更可贵的是,继先前试映赢得院线、媒体的好评外,这部影片在上映后获得了观众的良好口碑,不少观众“笑着流泪”、“流着泪笑”,甚至有观众“哭晕”在影院。
本报梳理了2007年至今卖座的国产催泪电影,加上正在热映的《滚蛋吧!肿瘤君》,发现充其量也不到20部。
总结后得出结论,让观众笑起来容易(当然不是“笑场”),但是能让观众“哭”起来的,不容易!而盘点这为数不多的影片,有如下几个特点:
引发银幕内外的共鸣
回顾近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最能让观众“哭晕”在影院的无疑是《唐山大地震》,尤其是经过生死离别、爱恨纠葛后的母女重逢,让观众为之动容;还有同为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惨烈战争背后的残酷的真相,也“赚足了眼泪”。这些电影,有痛苦,有思考,有心碎,但正是生死、爱情、亲情等人类共通要面对的东西,才能引起大银幕内外的共鸣。
这些催人泪下的电影,从题材类型上看,无非以下3类:
一是历史/史诗类,如《金陵十三钗》《归来》《一代宗师》《南京!南京!》《风声》《集结号》等;另一类是关于爱情/亲情的,如《亲爱的》《失孤》《致青春》《分手合约》《被偷走的那五年》《山楂树之恋》《画皮》系列,乃至《失恋33天》《将爱情进行到底》等,还有就是灾难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山大地震》,《太平轮》也有灾难元素在其中。
这些影片,不管什么题材类型,喜剧也好,魔幻片也罢,甚至是无法归类的《肿瘤君》,都可以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所以“关隘”不在类型,而在于故事生动感人、人物形象鲜明,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能触及到观众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在档时间长,“大地震”持续10周
一般来说,能够感动观众的电影,都是“走心”的。正如《肿瘤君》所呈现的票房曲线,可能没那么强的爆发力,但能够凭借超强的口碑长线放映。
“标准的哭片”《唐山大地震》于2010年7月22日上映,在档时间最长,热映10周居首。其次是2013年4月26日上映的“非标准哭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的周期为9周。
而在档8周的包括:去年的《亲爱的》《归来》;2012年的《画皮2》和2011年的《金陵十三钗》。上映6-7周的最多,包括2007年的《集结号》;2008年的《画皮》;2009年的《南京!南京!》《风声》;2010年的《山楂树之恋》;2011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2013年的《一代宗师》《分手合约》等等。
照“肿瘤君”目前的势头,保守预计将超过7周,直奔国庆节档而去。票房呢?有望成为继《捉妖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之后,今年暑期档的又一部高票房作品。
生命期5周=好口碑=票房过亿
在档时间长,即意味着“高票房+好口碑”。因为一般的影片在档不超过5周,也就是不超过一个月,如果超过5周,就说明口碑坚挺,观众有需求、市场有空间。
《唐山大地震》放映10周,以6.73亿票房创造了当时的国产电影票房纪录,以及《集结号》蝉联榜首5周,上映7周,就是典型例子。另外诸如《亲爱的》、《画皮》系列两部、《风声》等等也都收获良好口碑。
在本报梳理的19部影片中,票房全部过亿,其中超5亿的5部,超过2亿的8部。有的像《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等票房未达预期,《南京!南京!》、《一代宗师》等口碑有争议,但还是得到大多数观众认可。
其实,在好莱坞,每年也有不少催泪作品,比如去年的《如果我留下》、《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崩溃姐弟》等,都是这一类作品。当然,有些作品并没有引进内地,但诸如《泰坦尼克号》、《海啸奇迹》、《地心引力》等催泪片,也赚足了内地观众的眼泪。
白百何:“票房女王”“催泪女王”
这些影片中,新晋“票房女王”白百何尤其突出,她主演的《失恋33天》、《分手合约》、《被偷走的那五年》,加上这部《滚蛋吧!肿瘤君》,都触及到观众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这4部影片里,“失恋”的1部,“失忆”的1部,“患绝症”的2部。身处极致境况下的人物,更容易有故事和有人物,更容易催人泪下、引发共鸣,同时也更激励志、更容易“治愈系”。
相比看起来就是文弱女子的演员,长相“寡淡”、性格大大咧咧、有“二乎劲儿”、接地气的白百何更适合扮演此类角色。有了这样的外表和性格,便可以很好地“嫁接”搞笑和悲伤,喜剧和悲剧。
在她的演绎下,《肿瘤君》也堪称“小妞电影”的新的里程碑,最终结果等待时间检验。
版权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微信联系:214742506
《中国电影报》官方微信订阅号:ChinaFil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