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千
前几天刷微博,看到理想国出版社发了一系列以“书之痛”为主题的漫画,调侃人们对于读书的看法,里面有几副记忆深刻:
不光是我,一些看到漫画的朋友觉得漫画里的情景仿佛就在说自己,也有些朋友对漫画的内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可见,现代社会有太多的人对阅读抱有不同的期待,而有些时候,这些期待本身也有可能变成了人们翻开书本的障碍。
01
对阅读的高期待,会让你不再想翻开书。
伍尔夫在《普通读者》中说:“读者对书抱有的期望,跟书所能给予读者的相比,往往是大相径庭。”
《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显示,近7成中小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0.5小时,不光孩子,身处快速发展时代的成年人也早已丢失了阅读习惯。
现状背后难道是因为网络化时代缺乏关于“多读书,读好书”的倡议吗?
绝对不是!相反,激发阅读欲望的契机有很多。
例如:前段时间“知乎”上关于“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读书真的有用?”的讨论引起广泛关注,当看到那些拍案叫绝的回答和令人惊艳的文章时,许多人评论说:“是时候该看书了!”
《奇葩说》里看到哈佛才女詹青云和诡辩才子陈铭的激烈辩论,被网友奉为“神仙打架”时,许多人又说:“还是要多读书啊!”
因为有了这些契机,人们想要开始阅读,也是因为有了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书籍被一下子搬上神坛,仿佛只要翻开它,就可以变得无所不知。
高估了阅读效果,将“阅读”视为一项“短线投资”,可以“迅速返现”,一旦发现读完一本、两本,甚至10本、20本后没有任何改观,也没有期待的回报,逐渐会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致。
02
刻意追求阅读目标,只会徒增压力。
听过一则笑话:毁掉一首歌的方法是什么?
——把它设为起床铃声……
读书也是一样,当你把它变成任务的时候,你永远都不会轻松以待。
《圆桌派》里讨论过关于读书的话题,其中聊到读书究竟应该视为消遣还是学习时,窦文涛举了自己的例子,他说:“做主持人之前非常喜欢和人聊天、谈话,可是做了主持人之后,当说话成了一项工作的时候,反而在私下就不愿多说话了。”
也许有人会问,不设立阅读目标,不追求阅读速度,不就白读了吗?
书从来不会白读。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孩子问爷爷:“读那么多书,总也记不下来,还有什么用?”
爷爷笑而不语,给了孩子一只满是泥泞的竹篮说:“你去河边打些水来。”
小孩来来回回跑了很多趟,打了一篮又一篮的水却都在路上漏空了,不禁生气地对爷爷说:“这竹篮根本打不上水!”
此时,爷爷却说:“读书就像用竹篮打水,看上去什么也没有留下,实际上篮子却比之前干净了许多。”
阅读所能带给我们的改变从来都是潜移默化的,就像《卡萨布兰卡》中说的那样:“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所以,与其说书本是我们通向成功路上的指南,不如说它只是我们获取内心平静的手段。
而过分追求阅读目标,只会增加心理压力,当阅读真的变成了一种压力时,你又怎么会真的热爱它呢?
03
“放下期待”、“翻开书本”才是阅读最大的意义。
当被问及能想到的最好的词语有哪些?虚惊一场?失而复得?
我还喜欢——不期而遇。
谈恋爱前总会讨论:“期待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回答的一方无论从外表、样貌还是行为、举止都有特定的要求。
可是,又有多少人最终的结婚对象和之前想象中的那个他一模一样呢?如果不一样,是不是就代表不爱了呢?
读书也一样,你越能放下对读书效果的期待,越容易沉浸在书本中。
那些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就像是马拉松的终点一样,与其不停地想着为什么还不到终点,不如静下心只享受此刻奔跑的过程。
2019年是我“意外”捡起阅读习惯的一年,之所以说意外,是因为在这之前,不是没有想过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列了计划、买了书,但总是翻不开第一页,总觉得一定要有大把的时间,要么,一定要从一本最好的书开始读起,最好读完就能受益匪浅的那种。可想而知,只要不开始读,就永远都遇不到那本最好的书。
而这一次,起先并没有任何计划,也没有想过具体要涉猎哪些方面的知识,更别提想要养成阅读习惯。只是偶然间从B站看到了一期读书分享的视频,up主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对她手中的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还记得那是毕飞宇的《小说课》,于是很快找来了那本书,自然而然地读了起来,谁知从这一本开始又引发了我去阅读其中提到的其他书的好奇心,一页接着一页,一本接着一本,竟也习惯了。
到了现在,陆陆续续读了70多本书,有朋友问我怎么坚持阅读的?我才突然意识到,之所以能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就是因为从一开始我就没有将它视为一项任务,更谈不上需要坚持。
相反,读书像是养花、跑步、画画、看电影一样,真正的变成了一项爱好而已,无关于它能带给我什么,只是阅读那一时的怡然自得,就足以让我一直爱下去。
所以,如果你想读书,那就去翻开手边的书本。
如果真想从中追求些什么,那就去追求乐趣本身吧,当体会到了乐趣,才会真的开始热爱阅读。
责任编辑x圆滚滚 值班编辑x拧发条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