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一位探险家和一位植物学家不约而同地来到了非洲中部探寻这个世界的另一面。
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他们偶遇了一个原始的部落。
部落里的原始人长相与黑色人种类似,和人们想象中的一样,他们经常衣不蔽体,靠打猎和采集浆果为食。
可是很快探险家就发现,整个部落的人都十分矮小,几乎没有超过1.5米的人。部落中的成年人身高大多在1.2米-1.3米之间,体重不超过50公斤,仿佛让人置身于《格列佛游记》里的小人国。
这个之前只存在于童话中的人种很快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上居然真的还生活着“矮人族”。
01 走近矮人族
他们被称作俾格米人,因此后来俾格米人也泛指为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不足1.5米的人种。
俾格米人和黑人很像,都拥有厚厚的嘴唇并且微微外翻,鼻子扁平,棕黑色的皮肤显得牙齿格外洁白,体毛旺盛,头发蜷曲。
虽然长相类似黑色人种,但是又有所不同。他们大多身材精瘦,脑袋在全身比例中显得较大,可是肚子又会高高地隆起,肚脐眼处还会凸起一个鸡蛋大小的肉疙瘩。
所以相对于其他的黑人部落,他们备受歧视。直到今天,在刚果嘲笑一个人笨的时候,还会称呼他为“曼布提”,在斯瓦西里语中就是俾格米人的意思。
经过人类学家的研究,俾格米人是史前桑加文化的继承人,是居住在非洲热带雨林里最原始的民族。
他们无比地崇敬森林,认为森林是他们的生身父母,在他们的信仰里把森林奉为神,所以俾格米人也自称是“森林之子”。
曾经有一支西方探险队来到部落里近距离观察他们,俾格米人并没有因此而生气,但是当那支探险队随意地砍伐树木来安营扎寨时,却遭到了暴力驱逐。因为他们把森林看作“万能的父母”,所以不允许任何人砍伐正在生长着的树。
俾格米人也早早就学会了使用明火烤熟捕来的猎物,但是他们从不主动砍伐树木作为柴火,坚持捡自然脱落的树枝来烤肉或者取暖。
不过因为原始森林里环境恶劣,时常危机四伏,所以他们也不得不“抱团”在一起过群居生活。
一般情况下,一个部落会由好几十个家庭组成,人数大概在200-300人之间。每当他们成年需要寻找伴侣时,往往会从另一个部落中寻找,以避免近亲繁殖。
俾格米人部落中的男人大多一丝不挂,只有女性会寻找一些芭蕉叶遮羞,而且她们还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象骨、甲虫等物品当作项链一类的装饰品。
后来随着俾格米人被大众知晓,有许多探险者慕名前来,送给了他们一些布料的衣服,他们才开始有了正经的服装。
但值得一提的是,她们早早就有了化妆的概念。通常,女人们会从野外采集来各种颜色鲜艳的野果子和树叶,然后把这些东西一起捣碎后再混入乳汁作为化妆品。
她们喜欢用非常鲜艳的颜色在脸上绘制不规则的图案,以此来增加美感,她们也相信这有驱邪避难的作用,能够带来吉祥和美好。
在部落里,俾格米人保留着财产集体制,没有私人财产。所以部落社会中需要最聪明或者最年长的人成为族长负责分配食物,其余的族人都是平等的。
他们的社会中没有阶级,没有歧视,当然也没有文字,没有时间观念,但是各个部落都有自成一体的语言沟通。
而且他们会有自己的音乐曲调,族人们在哼唱时身体也会跟随节奏扭动,那就是他们的舞蹈了。
俾格米人部落里的妇女通常会在劳作时哼唱只有自己听得懂的歌曲,没有歌词,但是声调忽高忽低,还是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哼到尽兴时还会跳上一段舞蹈,所以女人们大多都是能歌善舞的。
尽管文明上落后很多,但是在生存环境的影响下,他们的体力和精力却异常旺盛,包括一些感官都远远优于我们。
他们的肌肉发达,动作也十分敏捷,在丛林里来去自如。最厉害的是,俾格米人的听觉、嗅觉和视觉都异常灵敏,当一只蜜蜂在距离他们十米外飞过时,仅仅依靠听觉就能判断出蜜蜂的种类和雌雄。
所以俾格米人都是捕猎的好手,男人们尤其喜欢一起围猎大象,那样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部落中的女人负责捕捉蛇和鱼。
他们的身体条件本身就很适合捕猎,可是他们也在长期的进化摸索中学会了运用工具来制作陷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俾格米人发现几种不知名的草药捣碎混在一起会使猎物短时间内失去知觉,效果和我们的麻醉药差不多。
于是,男人们外出捕捉狡猾的猎物时,会提前用藤条制作一张大型的网。在藤条的刺上涂好“麻醉药”,然后把网铺好,故意采用噪音或者驱逐的方式把猎物引入陷阱。
俾格米部落的女人们甚至会在河里修筑简易的堤坝排水,然后可以直接收获活蹦乱跳的鱼了。
他们分工明确,总能拥有充足的食物。男人负责外出捕捉大型猎物,女人出嫁后负责哺育后代,出嫁前负责采集浆果并且捕捉小型猎物。可是除此之外,俾格米人还非常喜欢吃白蚁。
他们显然发现了捕捉白蚁最好的时机,那就是每次下大雨之前,天气都会十分闷热,白蚁出洞的时候将它们一网打尽。
平时不下雨的时候,他们便会故意在洞口生火,凭借烟把白蚁熏出来,这样又可以大饱口福了。
当捕捉了足够的猎物回来后,大家会在傍晚时分共同燃起一大团篝火来驱散夜晚的寒冷,开始分配各家的食物,男男女女们围着火堆旁边跳舞狂欢,以庆祝一天的丰收。
俾格米人其实并不固定居所,可以说一生都在不断地迁徙当中,每当他们部落所在的森林猎物捕捉到一定数量,他们便会去往下一片森林。
狂欢过后,大家都会回到各种小家庭在篝火附近建造的“家”里。为了方便迁徙到一个新地方能迅速搭建家园,所以他们的“家”也会非常地简单。
只需要找到一处相对平整的空地,还是采用富有弹性的藤条编制成一个直径2米,高为1m的半圆形窝棚,在窝棚上铺好厚厚的芭蕉叶或者棕榈叶来遮风避雨。
在底部铺上兽皮,再放些干草就可以作为“床”,再留出一个50厘米高的通道就可以供身材矮小的俾格米人进出了,屋里还会根据喜好摆放一些象牙或羽毛作为装饰。
通常,族长家的房子会建立在俾格米部落的中心,也就是最靠近篝火的地方。并且还会建得气派一点,其实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只不过会建成长方形,除了族长家居住以外,也会用作族人商量大事的集合地。
由于这些俾格米人的“小区”建得非常低矮,所以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几乎和环境融为一体了,这也帮助他们躲过了很多夜晚的野兽偷袭。
当他们去往下一片森林时,这些房屋也不会造成什么环境污染,等这片森林的猎物再次多起来的时候再回来,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森林之子”一样保护着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02 矮人族的婚礼
别看他们过着最原始的部落生活,可是却拥有相对先进的婚姻观念,他们和其他的原始部落不同,无比信奉和遵守一夫一妻制,并且一辈子都没有离婚的概念。
最神奇的是,俾格米人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这个人种的新生儿在两个月时就会长出牙齿,第四个月就能下地走路,第一周岁就可以和大人交流了。
所以,他们的身体早早就发育完成了。在俾格米人8岁的时候,体内的各项机能就已经完全完善和成熟了,几乎相当于我们二十岁时的身体机能。
与之相伴的,是他们寿命减短,俾格米人平均的自然死亡年龄是三十五岁。并且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和医疗水平的缺失,因为种种原因中途离世的人口占比也不小,他们新生儿的存活率也只有百分之三十。
所以,为了保证部落的劳动力充足,结婚以后的俾格米人女性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不断地备孕怀孕和生产。
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再加上部落劳动力短缺,往往在俾格米人八九岁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结婚生子的事情了。
在每天的篝火晚会上,男男女女都有唱歌跳舞的机会。在大家围着火堆转圈跳舞时,适龄男孩相中了某个女孩,就需要用野兽骨头做成的骨箭刺向女孩的后背。
如果没有刺中就表示两人没有缘分,如果刺中了就预示着有情人终成眷属,被骨箭射中的女孩,就会开始筹备结婚的事宜。
这天,探寻矮人族的探险家们赶上了部落里一个10岁女孩的婚礼。
家族里的妇女们都在忙活着给女孩编制一种草裙,而女孩则内心忐忑不安,因为虽然被骨箭射中,但是从小就跟随部落生活的女孩对那个来自另一个部落的男孩十分陌生。
家族里的女性长辈很利索地用干草编织好了草裙,这就是女孩的“婚纱”了。同时,还必须在他们所居住的房子前挂一个用同样的干草制作特定的草锥,意思是新娘在这里,新郎别找错了门。
部落里的男人们在用藤条为女孩编织未来的家,这个相当于是女方的嫁妆。除此之外,女方的嫁妆还包括婚礼当天所需要的特定主食——木薯。
可是家里没有木薯了,女孩的母亲只好用今天打猎得到的野鸡去和其他人家交换。俾格米人没有货币的概念,还停留在“以物换物”的阶段。
可是他们却已经有了“讨价还价”的观念,换木薯的人家推脱说木薯不多了,母亲好说歹说才多换到一些木薯。
而男孩这边也在准备相应的“彩礼”,除了几件兽皮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食物,那就是男孩亲自采集的蜂蜜。
他需要攀爬到四十米高的大树上去采集蜂蜜,这是他们喜爱的食物之一。味道甜美不说,而且营养丰富,被称为当地的“液体黄金”。
为了迎娶心爱的姑娘,他必须凭借一根藤条爬上这四十米高的大树,因为这是作为男人的表现,但是一旦失足,那么将必死无疑。
当男人爬到蜂巢处,便用藤条绑好,缓慢降落下来给下面的人接应,自己再平安地下来,才算是成功了。
准备就绪以后,新郎必须要用兽皮把自己包起来。因为婚前新人不可以相互看到,如果看到了那么招来“不吉利”。
所以在结婚当天,亲朋好友会想办法把男孩用兽皮包起来护送到女孩部落搭建的房子里。男孩的父母还会准备一个简陋的淋浴间,希望儿子洗去身上的污秽,别让女孩嫌弃。
在新人举办仪式时,会有人专门负责在特定的地方生火刻意放出浓烟来驱逐附近的动物,防止它们打扰了新人的婚礼。
婚礼开始时,赶来的除了双方的亲朋好友,还有一些外族人。外族人虽然也是原始人,但是身材和正常的黑人差不多,他们一般都是因为长期的交换物品而结识相熟的。
部落也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款待来客,族长会亲自主持每一对新人的婚礼。当族长说完了对新人的祝福以后,男孩和女孩会在双方亲友的搀扶下缓缓靠拢。
此时两人才可以相见,他们没有经历过恋爱,甚至因为生活在两个部落都不太熟悉,所以相对无言。
但是此时有一项重要的流程,让双方的父母都紧张起来。
族长说完祝福以后,会端出来两块肉,如果他们互相喂给对方吃掉了,就表示结婚成功,从此不能反悔,两人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如果没有,则结婚失败。因为之前男孩射中女孩,只是单方面代表了男方的态度,而女孩是否愿意就看她会不会吃那块新郎喂她的肉,吃了就表示愿意,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在众人的见证下,女孩吃掉了肉块,双方父母悬着的心才放下。围观的宾客也是在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示一阵欢呼和起哄。
随后,在宾客的簇拥下,会把两人关在新搭建的房子里,不可以提前出来,只有两人待在一起满24个小时以后,才算是一场完整的结婚仪式。
03 矮人族的危机
他们虽然身材矮小,但是和我们曾经一样,会使用明火,会制造陷阱捕猎。可是为什么,他们的身体构造却和我们相差那么大呢?
关于他们的体型矮小的原因,科学家曾经提出过两种猜测。一种是矮小的身材是由他们生活的热带雨林所自然选择的,因为矮小的人出汗的表面积少,比较适合生存。
另一种猜想是,他们的体型只是一个意外。真正的原因是热带地区容易滋生病毒,为了和疾病对抗逐渐进化,所以增强了免疫力而失去了生长激素。
直到巴黎巴斯德研究团队的研究报告出来,才解决了人们的困惑。
他们收集了300个热带雨林里俾格米人的基因片段,再收集了另外300个其他族裔的基因片段,两方比较之下,发现俾格米人的8号染色体的DNA片段要比正常人的大,这就是导致他们身材矮小的基因片段了。
而这并非是他们进化失败,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常年生活在炎热又潮湿的热带雨林里,散热能力十分重要,产热量取决于体积,散热量取决于表面积,此时身材矮小的俾格米人,就被大自然给选中从而存活下来。
并且根据英国学者的研究报告表明,他们的智商也比较低下,平均值只有54左右,然而东亚人的智商平均值最高,大约在106左右,所以智商低于60就往往会被认定为是智障。
随着人类对他们的了解越来越多,所以误解也越来越多,这给他们的种族带来了濒临灭绝的危机。
由于俾格米人智商比较低的事实被公开,生活在附近的黑人便干脆把他们当做和猩猩差不多的动物,经常欺负他们。
俾格米人在热带雨林的如鱼得水,他们的身体也是绝佳的“捕猎机器”,可是无论如何也敌不过现代文明的长枪短炮啊!
在这样反智的谣言下,俾格米人的数量来急剧减少,几乎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了,给种族带来了前所未见的危机。
这迅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各国政府向他们伸出援手,希望帮助他们走出原始森林,尽快与世界接轨,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可是长期生活在热带雨林的俾格米人却对外面的世界感到格格不入,并且由于黑人带来的恐慌让他们更加不愿意融入现代文明。
留个问题:这样一个智商低下,长相略显怪异并且生活习惯与主流人种格格不入的俾格米人,算是我们的同类吗?
其实按照英国学者林恩的人种智商研究报告,东亚人是智商最高的人种,而黑人的智商平均值就在七八十之间,差值已经大于等于黑人和俾格米人之间的智商差距了,那么咱们是否也应该对其展开全面击杀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世界本身就因为多样而美好,我们可以不理解或者不认同,但是我们有必要尊重“不同”的存在。
发自己的光就好,何必吹灭别人的灯呢?
参考信源
1.新华网:“矮人国”揭秘:生活与世隔绝
2.重庆晨报:女孩独闯非洲原始部落 学当地人吃虫子吃白蚁
3.科技日报:是什么造就了非洲丛林中的“小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