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名都小区进入封闭管理状态,社区志愿者为小区居民取菜 本报记者 陈炅玮 摄
本报讯(记者 郜阳)在第112场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说,气温回升,春光明媚,出行、出游频繁,大家应该记住个人防护四部曲:一个要加强、两个非必要、三个应主动、四个需注意。
如果是需要频繁出行的人,特别应该要接种疫苗,规范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如果时隔6个月以上,还应该去接种加强针。现在所有国际上以及我国的数据都显示了加强针是有效的。
吴凡特别提醒年轻人,呼朋唤友出行能理解,但人数不宜过多,尽量减少非必要的聚集。
如果出现症状,觉得自己不舒服了,出现咽痛或者有轻微发烧,哪怕没有离开过上海,也应该及时就诊。不要觉得自己身体挺好就扛一扛,因为你的“扛一扛”就把时间耽误了,既不利于自身的健康,也不利于对身边人的保护。万一不幸感染了,越早就诊涉及的范围就越小,排查的范围就越小,涉及人数也越少。吴凡说,如果此时出现症状,千万不要太积极带病工作,也不要带病会友。及时就诊的过程中,应告知最近是否有相关旅居史,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吴凡还提到了规范洗手的三要素:肥皂、20秒、流水。什么时候洗手,吴凡给的关键词是“转场”:乘坐公共交通进办公室或回家、上完厕所、接完快递、摸了其他的东西……这些洗手应该变成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种自觉的习惯。
吴凡强调,戴口罩是非常有效的防护措施。“我还是看到电梯里家长带孩子的不戴口罩非常多。公共交通有人管,电梯里没有人管的时候大家也得自觉。”
近期气温骤升骤降,大家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年轻人捂了一冬天的棉袄,想着漂亮衣服要赶紧拿出来穿,这里还有一句老话“春捂秋冻”,及时增减衣物非常重要。特别对于幼儿、体弱多病的老人,这类人群对冷热不敏感,过冷过热,脱太快、穿太多都有问题。
来源: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