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从风土人情来看,有南北之分,以新丰为界,新丰以下逐步往海延伸,以潮汕生活习俗为主;新丰以上,以客家生活习俗为主。
不同的风土人情必定在饮食文化上面有很多不同,今天先为大家介绍一款客家美食,其他的我们下来慢慢挖掘,也欢迎留言补充。
客家的朋友看到这个应该晓得是啥,但其他地方的朋友估计有点懵。
卖相不错,口感也很好,吃起来像果冻,究竟什么来头,听我们慢慢给你说
听客家的朋友讲,小时候想跟着父母去赶集可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每到赶集的日子,就眼巴巴地看着父母,希望父母说:“走,带你去赶集!”每每这时候,总是压制不住内心的雀跃欢呼出声。
到集市上最想吃一种叫“硬饭头”的小吃。集市上只有一位阿姨在沿街叫卖,那时1毛钱就能买一大碗。浇上浓稠的红糖汁,Q弹的口感、带着丝丝冰凉、甜甜的,能吃上一大碗,感觉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了,赶集回来还到处和小伙伴们炫耀自己今天吃了“硬饭头”。
那时只知道小吃是用“硬饭头”做的,天真地以为是用一种硬硬的石头磨成粉做成的,一直想,石头也能吃?这个认知在脑海里停留了20多年。
直到前几年,有一次回老家赶集,刚好遇到曾经的那位阿姨在叫:“卖硬饭头喽~”。随即叫阿姨停下来买点吃,一边吃一边和阿姨闲聊,还是儿时熟悉的人、还是儿时记忆中的味道。阿姨说:“土茯苓这种食材,女孩子多吃些好,是好东西。”
当时朋友的嘴巴张得大大的,估计能塞一个鸡蛋吧。非常怀疑地问:“阿姨,这真是土茯苓做的?”阿姨答:“我自己进山挖来做成的硬饭头,还能骗你不成?”自此我才知道,原来客家话叫“硬饭头”的小吃原材料就是土茯苓啊。
朋友回到家就冲着老妈喊:“硬饭头就是土茯苓呢!”老妈笑着说:“是土茯苓,你现在才知道呀!”小时候不懂也不问,可不就是现在才知道嘛。问老妈为什么叫“硬饭头”,老妈说是因为土茯苓很硬,和石头差不多硬了,所以叫“硬饭头”。
朋友说,小时候自己总以为石头做的小吃,就是土茯苓做的,每每想起都让人忍俊不禁。
土茯苓,是藤本植物。因为它的块茎肥厚、坚硬,经加工有少量淀粉,可以煮食充饥,所以客家人称它为“硬饭头”。
旧社会,山里的穷人在三荒四月、揭不开锅的时候,为解燃眉之急,每每忍饥挨饿、爬山越岭去挖掘“硬饭头”。
挖“硬饭头”一般都是全家出动。一大早,男人扛着山锄、铁锹,女人挑着大菜篮,篮内装镰刀,而小孩一般背着干粮袋子,朝着云笼雾锁的深山出发。
“硬饭头”一般生长在山坡地里,先要寻觅、辨认“硬饭头”的藤蔓,再用镰刀将“硬饭头”藤蔓儿周围的杂草割开,按撕叶子的纹路,确定“硬饭头”的走向,接着就用山锄挖掘。
挖“硬饭头”是一件力气活儿,“硬饭头”一般生长在一米左右的深土里,挖掘很不容易。
挖“硬饭头”很艰辛,加工“硬饭头”也很不容易。
“硬饭头”的确“硬”,不能立即食用,先用清水洗干净了,用“刀麻”斩成一块块,然后拿到舂臼里,经过舂锤敲打捣烂,连同渣滓装进薄薄的麻袋里,使劲儿地挤出汁水,并加清水过滤,再经一夜沉淀,盛汁水的缸底,便结下了一层厚厚的淀粉。
再将那些湿淀粉和着一点清水煮成浓液,舀到盆钵里让其冷却;冷却后的东西便成了乌黑透明、又嫩又爽滑的“硬饭头”,将其割成一块块,倒进锅里放点油盐,撒点葱花或其它调料,煮一会儿,便可食用了。
挖“硬饭头”那么艰辛,加工“硬饭头”那么费事,足见客家人过去生存之艰难,亦能凸显客家人顽强意志和艰苦卓越的精神。
土茯苓粉可用开水调成浓稠的糊状,加入适量红糖食用,口感就像芝麻糊一样。
客家人喜欢用土茯苓粉做成另外一种口感及触感形似果冻的小吃,这种小吃很多人应该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硬饭头”。曾经曾带北方的朋友吃,朋友调侃道:“你们南方人真会吃!”
长大成人的我们一直在追寻儿时的味道,并不是那种味道有多么的美味,而是儿时的味道能让我们回忆起儿时的一切,亲切的、快乐的,这一切会因为某种味道而深深地烙印在回忆里,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不清。
来源:潮人游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