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
使用广度上贯穿长江流域,
给各大菜系的厨师创造了施展技艺的舞台。
——《舌尖上的中国》
宗汉 · 农事
四月,微风轻抚,田野中有一片金黄,明亮得让人移不开视线,那是油菜花开的模样。
五月,这金黄渐渐褪去,筋藤上慢慢结出了花开之后的油菜籽。
脱离绿色荚壳的菜籽黑乎乎的,一片黯淡,但这黯淡是暂时的。等到六月,我们宗汉的新界油坊开榨,菜籽们将成就色泽明亮的菜籽油。
位于新界村的这家油坊,到今天已经开了40多年。早先为村集体所有,后来遇上体制改革,油坊转给了私人承包,期间只易过一次主。
◆ 朱庆万
承包年数最久的要属今天油坊的主人——77岁的朱庆万。老朱陪着这个油坊已经走过了42年头,油坊虽然只在每年的六月初到七月中旬开门,但老朱说这对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多少有些改善。
曾经,村里的每户人家到了夏天都会榨菜籽油,年轻时的老朱经常看长辈们榨油,掌握了榨油的基本工艺,在有了一定积蓄之后,他承包了这个油坊。
自老朱承包这个油坊以来,油坊里机器虽出现过故障,但始终没换过,所以这榨油的工艺还跟几十年前一样,老旧却让人安心与信任。
榨油的第一步在于炒,这对菜籽本身的干燥度也有一定的考量,没有经受充足晾晒的菜籽出油率和菜籽油的品质都会大打折扣。对此,老朱也会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帮村民们把把关。
菜籽倒进炒籽机之后,随着转轴的不断转动,翻滚着的菜籽也慢慢发生着变化。别看菜籽还是黑乎乎的一片,但熟知的人一眼就能断定什么时候应该让转轴停下来。
紧接着,趁菜籽的温度刚刚好,油坊里的师傅把它们倒进榨油机内。之后,只要控制好火候,在机械的作用下,喷香的菜籽油便从另一端涓涓流出了。不过如此榨出的菜油还要经过最后一步——过滤,榨油才算正式结束。
老朱印象中,油坊有一年足足榨了10万斤的菜籽,按100斤菜籽可榨40斤菜籽油的标准算,产出的菜籽油达到了4万斤,也不知满足了多少户人家、多久的美味源。
在油坊开门的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老朱的油坊基本不会休息。遇上恶劣的台风天气或者突如其来的暴雨天,老朱照样坚持开门,因为他知道村民能等,村民家里的菜籽不能等。
经过晾晒的菜籽虽然保持了暂时的干燥,但是它们很可能因为周围温度和水分的变化发芽。老朱怕村民们冒风冒雨将菜籽送来扑了空,所以他坚持这一个半月,日日开门纳客。
来老朱油坊榨油的村民多来自新界及附近村子,也有人专门从余姚过来。无论什么地域,来的基本都是老顾客,榨油的年数少则有十几年,长则几十年。
在油坊榨了近20年菜籽油的王师傅和老朱算得上老交情了,他说老朱这个人平时话不多,榨油时总是特别认真,时常听不见旁人与他搭话。老油坊虽然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是却实实在在承载了好几代人的农事记忆。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种油菜的人家少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工艺的更新,也许有一天,这样的老油坊就消失在了我们的视线中,可其中积攒的人情故事却如榨取的第一滴菜油般香醇,惹人回味。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估计都没见过这样的设备,更不清楚自家炒菜的菜油从何而来。食之可贵,在于它是辛劳所得。
菜籽经历了“从明到黯,再从黯到明”的转变才成为我们烹饪美食的油料,这中间还有不少为之辛劳的人。珍惜日常所食,即是对这份付出的最好回报。
来源:宗汉印迹
编辑 | 宗汉印迹
摄影、设计 | 图璟、锐蜂动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