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网坛历史,担得起“球王”名号的只有寥寥数人,“澳洲野兔”休伊特就算是其中一个。跟桑普拉斯、费德勒、纳达尔相比,休伊特的成就并不显眼,但他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当今网坛。
休伊特的打法和成就,代表着对上个时代的颠覆,也为新的时代奠定了重视底线的基础。他是网坛“坏小子”,也是澳大利亚的英雄。他被费德勒认为是提升网坛水准的人,曾夺得无数冠军,在阿加西老去后、费德勒崛起前,休伊特就是ATP的名片。
从发球时代到底线时代
休伊特是ATP过渡时代的统治者,是划分两个时代的人,也是被人遗忘的天才。17岁进入职业网坛,20岁获得大满贯冠军,成为最年轻的世界第一。职业生涯获得30个单打冠军,其中包括两个大满贯冠军,还为澳大利亚赢下过两个戴维斯杯冠军,是澳洲网坛的旗帜。
休伊特评价自己颠覆了网球的打法,让底线型球员开始相信自己能在任何场地上都有好的表现。他说的不无道理,曾经的网球运动被简化成发球游戏,好的发球成为左右比赛最重要的因素,而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网球运动的观赏性。
休伊特身高“仅为”1米8,发球并不足以成为他最重要的武器。而实际上,他是以底线技术见长的球员,极少使用发球上网技术。极快的移动速度、跑不死的场上风格,为他赢得了“澳洲野兔”的美誉。颠覆要用成绩说话,凭借优秀的底线技术,休伊特赢得了很多冠军。
过渡时代的球王
20岁成为“球王”,这是很多运动员想都不敢想的,但休伊特做到了。20岁那年,他创造了很多奇迹。先是在美网决赛战胜桑普拉斯,获得个人第一个大满贯冠军。那一年他还获得了5个单打冠军,包括分量最重的年终总决赛冠军。此外,他还帮助澳大利亚赢得了世界团体杯。
赢得2001年ATP年终总决赛冠军后,20岁零9个月的休伊特确定成为世界第一,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第一。此后他占据男单世界第一的宝座长达80周。
2002年,休伊特再次赢得大满贯,他在温网决赛直落三盘,兵不血刃地击败了阿根廷好手纳尔班迪安,获得个人第二个大满贯冠军。年底的上海年终总决赛,休伊特在与莫亚、科斯塔、萨芬、费德勒、费雷罗、诺瓦克、阿加西、托-约翰森的竞逐中,成功卫冕了年终总决赛冠军。
实力强劲的休伊特连续两年赢得了这个荣誉,他在决赛战胜费雷尔夺冠,费雷尔称休伊特“像一个偶像一样影响着自己”。
休伊特连续两年展示了他的统治力,但过渡总归是过渡,种种因素叠加,他很快从巅峰掉落。但休伊特依旧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坚韧和坚持,他的精神影响了很多球员,也为他赢得了很多尊重。
巅峰坠落
休伊特连接了两个伟大的时代(“桑阿二人转”与“费德纳三巨头”),在这个群雄逐鹿的间隙,休伊特的存在如烟火一般,璀璨而短暂。21岁获得个人第二个大满贯冠军,也是最后一个。
作为澳大利亚人,休伊特渴望获得澳网男单冠军,完成家乡父老的多年夙愿。可惜在获得两个大满贯冠军后,休伊特便跌落神坛,这有伤病的影响,也是其他因素叠加的结果。终究,他不是那个能在澳洲网坛在等待着的那个人。
休伊特和WTA世界第一、四届大满贯得主克里斯特尔斯的爱情故事,曾被称为网坛佳话。他们的半只脚都踏入了婚姻殿堂,但是2004年克里斯特尔斯宣布分手。这个消息极其突然,分手的缘由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休伊特受到了很深的伤害。
2005年是休伊特最后的巅峰,他在这一年的澳网比赛中拼尽全力。16强赛苦战五盘战胜纳达尔,8强赛又是一个五盘大战险胜纳尔班迪安,半决赛经历两个抢七淘汰了“美国大炮”罗迪克。决赛面对俄罗斯“沙皇”萨芬,休伊特在先胜一盘的情况下连丢三局,惨遭逆转。
这么近,那么远,休伊特的这届澳网比赛实在是“地狱难度”,力克多位好手,但也大大消耗了他的体能。时也命也,24岁的休伊特从此再没有进过大满贯决赛。那年的年终总决赛,他也因为要陪伴临产的妻子宣布退出,错过了总决赛三冠王的机会。
“野兔”停下脚步
休伊特在赛场上不算一个“好孩子”,总是喜欢大喊“Come on”挑衅对手,也是在挑衅伤病。2006年开始,休伊特频繁受到伤病的侵扰,甚至都没有一个完整的赛季。伤病反反复复,他不能够持续提升状态,来对抗下一个更强的时代。
臀部、右手腕、肩膀、脚踝、膝盖,休伊特的伤病蔓延全身,像是被命运捆绑住了一般。伤病限制了他引以为傲的跑动能力,当“澳洲野兔”不再能全力奔跑的时候他的竞争力就被大大削弱了。
即便再也不是夺冠热门,休伊特还是一直坚持着。休伊特的网球人生是一场沿着时间线的长跑,以1997年澳网开始,以2016年澳网做结,横跨20年,从阿加西、桑普拉斯到费德勒、萨芬再到纳达尔、德约,每个时代都有休伊特的位置。2017年,“跑不死的野兔”终于停下了脚步,从球场回归家庭,留下了一个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