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意识到了自己的轻武器体系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缺少专业的轻机枪装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紧急装备了BAR1918型自动步枪,该枪的原理和轻机枪非常相似,但是在那一时期轻机枪和自动步枪的概念非常模糊。一战结束后,美国开始对BAR1918型自动步枪进行改进,在其基础上开发出了轻机枪型号。BAR1918型轻机枪在二战期间成为了美军的制式装备,但是BAR1918型的特性并不适合作为轻机枪使用。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决定开发一款新的制式机枪,在二战期间美军吃尽了德国MG42型通用机枪的苦,而这款通用机枪放在现在都不是很过时,于是美国就将MG42型通用机枪作为了参考对象。同时还有德国FG42型轻机枪,这两款德国装备都有很高的可参考价值,尤其是FG42型轻机枪。随后美国开发出了T16E3型原型枪,在1957年该枪通过了美国的军方测试,同年该枪被命名为了M60通用机枪。
M60通用机枪于1959年开始装备美军部队。。M60通用机枪采用了风冷式设计,这也是机枪的主流设计,M60通用机枪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和创新。在自动方式上M60通用机枪采用了导气式设计,在闭锁设计上采用了旋塞式闭锁。M60通用机枪在自动方式大量借鉴了FG42型轻机枪,在导气活塞方面M60通用机枪采用了气体膨胀自动中断原理,这种原理的导气活塞在极端环境下也能可靠工作,M60通用机枪采用了开膛待击设计,这种设计有利于提升散热效率。M60通用机枪采用了7.62×51毫米北约弹,这种全威力弹药非常适合在机枪这种装备上使用,该型子弹的射程和威力也要比中间威力步枪弹要大。M60通用机枪的最高射速在650发每分钟,这个射速便于控制,而且也能提升火力持续性。
M60通用机枪大量采用了冲压零件,这种工艺能降低生产成本,在二战后轻武器就大量使用这种工艺,冲压工艺也有利于降低轻武器自身的重量,M60通用机枪的机匣、护木、枪托等都采用了金属冲压零件。M60通用机枪的空重在10.5千克,可以加装三脚架使用。M60通用机枪采用的是弹链供弹,M13型可散弹链的容量在100发左右。M60通用机枪可以快速地更换枪管,根据美军的训练手册,M60通用机枪在持续射击200发后就要更换枪管。一个M60通用机枪小组会携带两根备用枪管,其枪管上还带有两脚架,每根备用枪管上也都有两脚架,这也就导致M60通用机枪小组负重偏大。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大量装备M60通用机枪,该枪火力持续性强,其威力和射程也较为良好,但是在越南复杂的地形下,M60通用机枪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该枪的尺寸有些过大了,M60通用机枪全长1105毫米,在越南的丛林中携行很不方便。而且M60通用机枪非常依赖后勤,M60通用机枪小组共有3人,分别是射手、副射手、弹药手。在实际作战中。M60通用机枪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携带多条弹链,这也变相地增加了负重,在必要时刻美军的步兵班组成员都要为M60通用机枪携带额外的弹药。在越战期间,美军士兵也将M60通用机枪戏称为“猪”。
在越南恶劣的自然环境下,M60通用机枪的可靠性也出现很大的问题,而供弹方面是M60通用机枪最严重的问题。越南气候潮湿,很容易使M60通用机枪的弹链生锈,导致弹链出现断裂等问题。而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军士兵在携带弹链的过程中会导致弹链上子弹出现松动,在射击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供弹故障。而M60通用机枪的机匣等部件也很容易在受到外力冲击后变形,而且该枪的枪机的寿命也偏低。越战期间,部分M60通用机枪还存在着加工问题,其枪机的闭锁榫加工的不够紧致,因此也会出现一些机械故障,好在M60通用机枪的品控较好,存在加工问题的M60通用机枪数量也很少。虽然M60通用机枪有一些缺陷,但是并不影响该枪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装备。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也大量将M60通用机枪搭载在载具上使用,美国的休伊直升机一般都会安装一挺M60通用机枪作为自卫武器,当时美军的装甲车辆和内河挺也会将安装M60通用机枪作为自卫武器。部分美国海豹突击队成员还对M60通用机枪进行改装,将其枪管截短,将多条弹链连接后放入背包,将其作为背负式弹箱使用,这些改装的M60通用机枪通常都是用于近战火力压制。越战结束后,美国也对M60通用机枪进行了升级改造,在1980年开发出了M60E型通用机枪,该枪主要进行了减重设计,用于加装各种战术附件。M60通用机枪几乎出现在了每一部有关越南战争的影视作品中,这也是该枪名气很大的原因之一。在上世纪70年代,很多国家军队都曾装备过M60通用机枪,我国也曾在对越作战中缴获过不少M60通用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