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游戏名字 正文
侠义世界网页版、侠义世界官方网站…

时间:2023-04-27 09:03:3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新京报记者粗略盘点了《仙剑奇侠传》《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十几年内播出的15部仙侠剧,共有28个常见套路,失忆、黑化、魂飞魄散、舍弃修为是重复最多的剧情,七成以上的仙侠IP都具备这些元素。而多生多世虐恋、历劫渡劫、三界险些覆灭,更是一半以上仙侠IP必设的套路框架。大部分仙侠IP的故事背景都发生在上古时期;“昆仑镜”、“昆仑虚”、“昆仑山”,中国神话中最重要的神山,在仙侠题材中几乎成为“革命一块砖”;而无论是三界还是六界,几乎每位重要的“上神”、“上仙”都曾经历过“飞升”,每只狐狸和凤凰都绝不是简单的角色……《三生三世枕上书》运用套路最多达22个,而“黑化”是被利用最多的桥段,有13部剧用到。

这些仙侠剧的剧情、人设、用词的“共通之处”,可连接成一套完整的仙侠故事框架。掌握这些惯用“招数”,就好像获得了武功秘籍,俨然能“写出”仙侠剧剧本了。

以下请横屏阅读:仙侠剧“套路”统计

如果说同质化是任何影视题材从萌芽、兴盛,到平稳的必经时期,寄托并引领年轻人审美的仙侠题材,则是更能代表年轻群体观剧喜好的晴雨表。

仙侠作品的热播,最早可追溯至2005年至2010年,脱胎于游戏的《仙剑奇侠传》系列作品开启了仙侠影视化的先河。如果将其中元素提炼而来,它们像是一系列具备男频特色的群像作品,刻画了一群少年少女的成长,具备青春、情感、侠义、热血等多种元素。这是最初的“仙侠”。

《仙剑奇侠传3》捧红了胡歌、杨幂等一众演员。

而从2015年《花千骨》,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2021年《千古玦尘》,这些真正引领着一个时代的仙侠IP,大多则来源于女性向的网络小说——更加的女性向,突出情感特色。它们构筑了仙侠IP强大且稳固的观众基础,也在市场对题材的跟风与迷信之下,形成了如今大量“复制粘贴”般的上古仙侠之境,甚至于抹掉了“侠”字,有的剧直称自己是“仙恋剧”。

如何突破仙侠IP套路?《花千骨》《三生三世》风靡之大势可否重现?“我很喜欢一句话:天下的故事其实都被写透了,重要的是讲故事的方式。也希望以此自勉。”一位知名编剧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原因——

1 如果不运用这些元素,何必写仙侠故事呢

“套路化”在影视市场早已成为老生常谈,不仅是仙侠,武侠、古装、宫廷,甚至现实题材,当一类故事曾盛况空前,至少两三年之内,同类故事会如雨后春笋般消磨观众的审美与新鲜感。

N先生曾参与多部仙侠剧编剧,在他看来,每一类题材都有自身限制和固定框架,比如“甜宠”大多离不开“总裁”和学霸,武侠离不开奇遇和秘笈,宫廷离不开权谋和猜忌……而“飞升”、“元神”、“三生三世”、“渡劫”,则是仙侠题材中很难避开的设定。“如果不运用这些元素,那何必写一个仙侠的故事?直接写一个武侠的故事就可以了。”在这样的设定中,小说为了悬念和高潮,大多从今生今世开始讲述,再追述前世的宿怨,最后揭开谜底。但这种叙述方式在电视剧中,效果却不大理想。“我觉得(编剧)最难的是选择叙述方式。”N先生坦言,如何将仙侠小说中的二次元画面,转化为三次元电视中相对具体的世界,要更符合逻辑,“得让观众相信并且对人物产生情感,观众才会共情,同喜同悲。”

桃花是仙侠剧中的常用元素。

大部分仙侠剧的背景取材于东方故事,例如《庄子》《山海经》,这也是令该题材元素同质化的重要原因。由张震、倪妮主演的《宸汐缘》开篇,灵汐与父亲乐伯医仙生活在一片粉红色的桃林中,灵汐也因此被其他仙人称为“桃林小仙”。“桃林”元素在《花千骨》《古剑奇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同类题材中频频出现。对此,《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宸汐缘》的制片人江陆艳曾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解释道,《山海经》中曾明确记载夸父逐日渴死后,其丢弃的拐棍就变成了桃林,位于夸父山北侧。此外,桃花也是东方文化中,最常来表达爱和唯美意境的元素,“我们既然想做东方美学,就很难规避桃花。”

2 仙侠IP老,创作周期长

绝大多数仙侠剧改编于网络文学小说,而追溯网络小说的发展史,2010年前后是仙侠题材最具代表性的时期之一。其中,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天下归元的《扶摇皇后》、Fresh果果的《花千骨》《脱骨香》,十四夜的《醉玲珑》等,均发表于该时期。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这类作品从文字到影视化,期间大多经历了五到八年的时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总制片房迎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该剧算是诸多项目中进展比较快的,从筹备到播出,差不多两年时间,一般的剧目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三年。据悉,小说《琉璃美人煞》剧本改编为《琉璃》的过程,就经过了三年之久。

仙侠小说“古早化”,为这类题材的改编与突破制造了先天困难。曾参与多部仙侠IP改编的编剧E女士,看过不少仙侠网络小说,她坦言,仙侠IP的确很多都是几生几世虐恋、下凡渡劫修仙,有不少同质化的情节。而仙侠剧一向被归为悬浮体裁,主要也是背景不落地。很多仙侠小说更是创作于较早时期,随着时空背景不同,观众所能接受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不排除一些小说放在今天,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当代审美,或是太过于宿命的元素。

“仙侠剧创作周期相对长,剧本创作到开拍至播出,都有一段相对长的时间,所以在我看来,创作至最后播出时,有些编剧创作中的元素可能想法类似,正好播出的时间都落在差不多这个时间段,更显得差不多了。”

3 衣服要飘逸才仙

服化道相似的设计感,也让仙侠剧在画面上创造了“复制粘贴”一般的效果。

《花千骨》是经典仙侠剧,其中的种种桥段经常在后继者里有展现。

据电视媒体人李楠观察,如今古装剧服装造型领域可选择的顶尖老师并不多,大多由电影“跨界”而来,例如张叔平、陈敏正、陈顾方、奚仲文等。他们参与设计的《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等作品塑造了“仙人”、“仙界”在观众审美中的固定样态,以至于后续的仙侠剧即便邀请了其他服装造型指导,但都逃不出白纱、粉缎带、飘逸、冷色调等风格。

曾制作《诛仙青云志》《琉璃》等剧的制片人邓细斌坦言,仙侠剧的服饰确实有共通之处,因为仙侠需要营造出缥缈唯美的氛围。例如《琉璃》有很多广袖长袍的款式,武戏打起来就很飘逸舒展,这些都是为营造仙侠世界的一些不可忽视的细节。“因为‘仙’,一定是飘逸的,不能厚重。主流的颜色是白色,因为白色干净简单,飘逸起来才好看。”但邓细斌一直在寻求突破,怎样才能让仙侠服饰不再过于一致化,“无非就是领、袖、腰这三个部分,和当下流行设计结合的多一些,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很多演员经常出演仙侠剧。

4 用“铁打的季冠霖”为角色加分

此外,仙侠剧的配音似乎形成了固定的“黄金班底”。其中,仅季冠霖一人便为《青云志》的陆雪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白浅、《醉玲珑》的凤卿尘、《宸汐缘》的灵汐、《千古玦尘》的上古配音,形成了“流水的仙侠女主,铁打的季冠霖”的规律。张杰则配音了《青云志》的张小凡、《三生三世枕上书》的东华帝君、《醉玲珑》的元湛、《千古玦尘》的玄一等重要角色。

江陆艳曾表示,《宸汐缘》并非刻意沿用季冠霖,每个角色也至少选择过三个“声音”进行比较,但考虑到倪妮饰演的灵汐是一个前后期有成长变化的角色,只有优秀的配音老师才能精准地用声音把握角色的改变。而如今配音界优秀的老师很少,季冠霖确实是顶尖的之一。

实际上,早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刚开播的时候,季冠霖的配音就曾遭到观众质疑“过于熟悉”,会让人联想到“小龙女”或“甄嬛”,但剧组考虑到配音需要服务故事和人物,从剧作的角度,还是选择了经验丰富、声音塑造力强的季冠霖。“我们选择配音演员还是希望能够为这个角色加分,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得到更完美的体现。”

——破解——

人物行为逻辑和三观需更加现代化

几年前,N先生以很高的版权价格买下某部仙侠IP之后,不少同行也提出过疑虑,认为同类仙侠作品已经有了,再开发类似项目,风险太大。但他还是看中了其中具备的荧屏未曾展现的新颖元素,“如神界独特的世界观、有趣的人物关系和情感模式。”

N先生参与了太多的仙侠作品的编剧,如今他决定操刀新作前,一定会问自己,这部剧还能不能出新?能不能呈现一个和前人相对不一样的内容?因此从项目最开始,他便会谨慎选择至少能带给他创作新鲜感的作品。“市面上的已播待播的仙侠作品,我也都会认真研究,有写过的也会尽量避免。”

《千古玦尘》是近期热播的仙侠剧。

在他的观察中,从《花千骨》到《千古玦尘》这六年间,女频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女性意识更加崛起,从“男强女弱”逐渐到“女强男强”。除了情感诉求,IP能否呈现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也非常重要。情感不再是女主的唯一,实现个人诉求和满足情感需求,应当占据同样的比例。

人物的行为逻辑和三观也需更加现代化——有误会不藏着,有想要的就去争取,敢说敢做。内容风格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观众不再沉迷虐恋,期待看到更轻松、爽快、甜向的作品。这些都是如今的仙侠IP,需要与时俱进的地方,“放到现在,‘仙剑’系列团灭的结局,编剧可能会被寄刀片了。”N先生说。

在邓细斌看来,合适的演员、金牌的班底,都不如剧本来的重要。例如《琉璃》,邓细斌便是看中了剧本的“反常规”——仙侠剧的男主往往是武力值特别高,女主则需要被保护;而《琉璃》的女主虽然有软萌一面,但同样也是高冷的战神,男主反而是害羞、易“推倒”的类型。此外,《琉璃》的剧情是极致甜、虐相加并升级,而不是像以往的仙侠情感,只是简单的甜或虐,节奏比较单一。最终拿下豆瓣7.5分,没有明星加持下的《琉璃》无疑成为近两年仙侠IP的一匹黑马。

《琉璃》尽量创新剧情。

“我们拿到《琉璃》剧本的时候,我就和投资方说,这部戏一定能火。剧本不好,人物都立不起来的话,说句实话,你后面的制作再好、再用心也没用。”

期待编剧推陈出新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其说规避网络小说赋予仙侠IP的框架,花大功夫去掉雷同词汇和人设,不如在角色和剧情改编上多下功夫,例如在人物关系、情感模式、情节设置等方面推陈出新。

E女士坦言,“虐恋”、“元神”、“女娲后人”等名词,听起来确实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但与其在意既定的框架和套路,不如把更多心思放在改编之上,用编剧神奇的手笔,让一部看似套路化的作品“推陈出新”。

首先是人物。“所有的戏剧最核心的就是人物,无论哪种题材,我认为人物立住了,就成了一大半;会让大家觉得不够饱满,是因为人物上的不足。无论是仙、妖、人,最终诉说的还是人的故事,我认为比较出挑的戏剧,都是在人设上取胜,无论如何设计剧情,最终应该落在人性上。”

此外,仙侠IP更多是寄托于一些现实不易达成之事,例如修仙神力、青春不老等。但在这些表面的条件下,能否让观众更深层的去看这个故事,也是创作者需努力的方向。E女士举例,仙侠剧的改编格局还可以扩大些,比如除了“仙”,也可拓展出“侠”的部分,去开拓不同思维,在小说的世界观上做些变化。“小说或是漫画改编成电视剧,载体的不同,对于编剧的改编都是相当大的考验,观众现在的选择多,对于故事内容,自然会更加严格。”

新京报资深记者 张赫

资深编辑 佟娜 校对 翟永军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