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游戏名字 正文
保志宁:除了“大夏校花”“王伯群之妻”,更是独立女性

时间:2023-04-26 06:13:4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位于上海愚园路1136号的上海市长宁区少年宫是上海经典老洋房。被誉为民国时期“十大校花”的保志宁曾是这里的女主人。她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与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的婚姻轰动了整个上海滩。

今年是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建校94周年,也是王伯群诞辰123周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汤涛所著《海上名媛保志宁回忆录》作为华东师大文化建设资助项目成果之一出版。

从“研究王伯群”到“研究保志宁”

1924年,王伯群在上海创办大夏大学,并担任大夏大学董事长和校长。他把这所大学发展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有“东方哥伦比亚大学”之称。

2015年,汤涛主编的《王伯群与大夏大学》公开出版。这本书收录了王伯群自1924年至1944年执掌大夏大学期间所形成的书信、文稿、公函、布告、会议纪要等多种原始档案,从办学思想、经费筹募、教师聘任、学生管理、学校总务等方面,展示其治校理念、教育实践。

不过,读者在网上搜索到的有关王伯群的信息,多是80余年来广为流传的“王保婚姻”之轶闻。坊间流传“大夏校花”保志宁嫁于王之前,提出过三个条件:第一,赠其嫁妆10万元;其二,婚后供其出洋留学;其三,为其购置一幢花园别墅。这三个条件被《生活》周刊等媒体报道后,经《大公报》演绎,众人推定王有贪腐之行为。

“1931年底,王伯群辞去交通部长,更引起社会一片哗然。”汤涛说,当时人们称王伯群是“娶了一个美女,造了一幢豪宅,丢了一个官职” 。

1930年代,王伯群(二排站立者右九)与保志宁(前排坐者中)和大夏大学教职员工合影

但在对相关档案史料进行爬梳和考证后,汤涛发现王伯群辞任部长一职其实和国民政府改组有关,与涉嫌贪腐无涉。至于王伯群何来资金建花园洋楼?汤涛认为这与王伯群的理财能力密切相关。

“他的另一个身份往往被大家所忽视,即出身于名门望族,身家显赫。其研究生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精通商理,长于银行、公司、媒体和字画等投资。1923年起,先后发起成立上海岭南银行,投资入股上海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广东银行,投资《时事新报》《晶报》等媒体,投资入股上海电车公司、祥新面粉厂等公司。 1937年,大夏西迁贵州后,王伯群先后发起成立两岸川盐运销处、建国银行、聚康银行、聚康公司和利民公司等,并担任董事长,发展西南经济,确保大夏办学经费所需。”

2016年春,王伯群、保志宁长子、八十三岁高龄的王德辅专程从美国回到国内。他向汤涛说起,《王伯群与大夏大学》再现了父亲与大夏大学的一段历史,若能有本回忆录再现母亲与父亲过去的那段往事,亦算是对父母、对家族、对母校和对历史的一个总结和交代。

在第二次见面时,王德辅还把父母遗留的中英文材料、笔记、录音、日记、书信和照片等珍藏资料摆在汤涛面前,供其创作参考之用。

在翻阅资料时,汤涛发现保志宁作为国民政府高级官员的夫人,回忆中随便叙及或一笔带过的事情往往都是惊爆于民国期间生发的大事件,比如王伯群亲历的“孙凤鸣刺杀汪精卫”现场。

“这本回忆录是一个人的回忆录,也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还是一所大学的校史。我更希望它能为研究民国时期的大学、高层政治生态、社会世态和家族变迁史,提供一份个案参考。”汤涛说。

1927年,保志宁(左)初入大学时与同学合影

从“高官夫人”到独立女性

保志宁本人其实也是大夏大学的校友,她就读于大夏大学社会系并于1930年12月毕业。在大夏副校长欧元怀和三叔保君建的引介下,保志宁于1931年6月与王伯群结为伉俪。

两人相差26岁、王伯群的身份、保志宁的美貌,使得“王保婚姻”立即成为上海滩甚至全国性的谈资。

汤涛研究发现,即使在半个世纪之后的1981年,保志宁对此仍耿耿于怀,“当她首次从美国回到中国,在重庆修葺夫君的墓地时,有人劝她找政府解决问题,她仍然保持高度的警觉。她认为私事就要私办,公私不要混同,当年伯群先生被抹黑,就是吃了这个亏。”

汤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婚后保志宁并不像宋美龄、陈璧君、沈亦云等夫人那样热衷政治,而是更倾心于家庭生活、相夫教子。在日寇入侵上海之前,保志宁的日常是看戏浇花,也仅仅被人们看作“金屋里的美人”。

但1937年8月后,保志宁随王伯群西迁贵州,她的能力与担当尽显无遗。在贵州,保志宁担任了四年多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贵州分会会长。这是一份相当繁杂的工作——筹措经费、寻觅院址、教育管理、医药箪食等,样样都要费时费力。

在哺育四个孩子的同时,保志宁拢集了李新之、薛岳夫人、何辑五、欧元怀、李德全、王文湘等要人担任分会理事,建立了贵阳青岩、定番、遵义的桃溪和团溪等四处保育院,还在桐梓县建立直属保育院,收养保育1000余名难童。其中,贵州第一战时儿童保育院即青岩保育院,先后保育儿童六七百人,为抢救儿童、延续民族生命和抗战建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而在丈夫王伯群为大夏大学筹谋擘划、殚精竭虑之际,保志宁也倾情相助。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她担任大夏校董。1944年是大夏成立二十周年,校方决定在六月一日校庆日热烈庆祝,并通过举办名家书画展览义卖、戏剧公演等筹募基金。保志宁就给“民国第一美女”、著名女演员胡蝶写信,希望胡蝶能来帮忙。

1930年代,王伯群、保志宁夫妇与长子王德辅、长女王德馨。

“从1931年王保结婚到1944年王伯群重庆病逝,保志宁13年的婚姻生活,夫唱妇和,快乐美满。在这13年的婚姻中,她先后生育了二男四女6个子女。”汤涛感慨,除了“王伯群夫人”这个身份标签,保志宁更是一位独立、勇敢、自强的女性。

尤其,1944年王伯群去世后留下了为支撑大夏大学而累积的不少欠款。此前从不管账的保志宁决定前往美国,重新在商校学习会计。毕业后,保志宁还应聘到一家服装公司打工,独自一人抚养子女。

在保志宁的培育下,长子王德辅担任芝加哥Victor Comptometer公司总裁,管理5000多人的大企业;长女王德馨就职于GE公司;二女儿王德安在旧金山一所大学工作;三女王德桢从陆军牙科医院退伍后,就职一家著名公司;四女王德龄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担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常务执行主席。而保志宁,终身未再嫁。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