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于公号【数智物语】 (ID:decision_engine),关注公号不错过每一篇干货。
作者 | 冯潝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
——尼葛洛庞帝
01
一、从现实到虚拟再到虚拟现实
01
从现实到虚拟
1.1比特的数量?比特的质量?
当比特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往往觉得拥有更多的比特、传输更多的比特,就能掌握信息时代的命门。而实际上,在一定的时期,这个结论是成立的,尤其是比特传输技术尚不成熟的时候,过低的分辨率会影响人们接受有效的讯息,而较高的分辨率则更加方便易用。可这一论断是有时间限制的,当比特达到一定数量,分辨率就不在成为人们接收的障碍,此时继续增加比特的数量,也会因为超出了人自身所能接受的范围而无法被接收者感知,只是无用功。就如书中所写的例子:
“在1995年,对于所谓的‘VHS画质的影像’来说,120万比特/秒是一个门槛,假如你想要得到更佳的画面,尽管把传输速率提高2到3倍好了,但是超过600万比特/秒的容量就没有什么大的用处。我们不会因为拥有这么多的带宽,而享受到富于想象力的新服务。”
于是,在吃了诸如“高清晰度电视”这样的亏之后,我们也该明白,比特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比特本身,而在于其承载的内容,进行三十次四分钟的通话,和看一部两小时的电影,消耗的比特可能是一样的,但其意义却完全不同,单纯按照比特的数量进行比较是不妥的。迪士尼的卡通形象并不占用太多的比特,但价值却很高,因为这个形象可以无限次的利用,转化成不同的原子,应用与不同的物品上。因此,数字化时代,并非是一个技术为王的时代,或者说,不是一个仅仅靠技术就能为王的时代,创意永远是重要的。
1.2依附于原子?脱离了原子?
数字化时代,我看出的另一个趋势,是比特渐渐脱离原子的过程。首先,从传输来看,随着比特的传输速率不断提高,传输同样数量的比特,所需要的光纤越来越少;而从承载来说,一开始,比特必须存储在很笨重又不方便使用的带子里,随着科技进步,出现了更加轻便、存储量也更大的光盘,而到今天,电脑里一个小小的硬盘,其存储量已是昔日的无数倍,比特的传输,对原子的依赖是渐趋缩小的。然而以今日的条件,比特若想彻底的脱离开原子而产生、存储和传输,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行的,且不说传输比特的光纤就是原子,我们获取比特,也都是从原子——电子设备上获取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特和原子都将相互依存,比特依赖原子,而又可以不断地对原子产生影响。但是未来是有无限可能的,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比特就能够从一个人的大脑直接传输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不需要原子来辅助了呢?
02
虚拟+现实
2.1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
自从比特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每个人更像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真实的现实世界,而另一个,是网络所营造出的虚拟世界。一方面,我们是现实社会的甲乙丙丁,我们遵从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做一个父亲母亲、丈夫妻子、老板职员,过着现实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依托网络,创造出另一个不同的“我”,由于网络是匿名的、私密的,在网络世界中,没有人知道你在现实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因此,一个瘦弱无力得人可以是游戏中所向披靡的将军,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可以是社交平台上滔滔不绝的演说者,一个平时温和有礼的人,有可能会变成侮辱谩骂他人以发泄情绪的“喷子”,一个毫无学识的人,也大可以打着专家的旗号,招摇撞骗。虚拟的世界,使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桎梏,变成一个更加自由和随心所欲的自我,但是自由的背后,却藏着隐患。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世界也不断的壮大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网络世界缺乏相应的法规、管理和限制,网络犯罪越来越猖獗,网络暴力也屡禁不止。虽然网络世界是自由的,但是自由也必须是规则之内的自由,因此网络立法和网络监管,未来还需加强。
2.2在现实中运用虚拟
在我小的时候,每当我在早上六点钟被妈妈喊醒,极不情愿的洗漱完毕,背上书包去上学的时候,我总是设想着,能有一个长得和我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代替我去上学,再把他的大脑和我的大脑相连,我就可以在睡梦中愉快的听课了。这或是一个小学生的荒诞的童趣,但时至今日,我渐渐看到了这一想法实现的可能。越来越聪明的“懒”人们,开始将人工智能运用到生活的每一处,从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到扫地机器人、烹饪机器人、再到各个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工人,人工智能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人力得到了大大的解脱。也许有一天,真的可以把人和机器连接起来,我们只要动脑想想,就能得到一杯热热的咖啡,或是一份不加葱花的干拌面。
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有很多问题的,首先,不管再模仿人类,现阶段的人工智能,都只是仅仅能按指令操作的冰冷机器罢了,它们无法自主思考,也无法做任何指令之外的行为。我想起我曾经看过一篇科幻文章,男主角早上起来,他的机器仆人按照他平时的习惯帮他穿衣、洗漱、做早餐、倒咖啡,然后他的汽车自动驾驶送他到了公司,这时才有人发现,男主角早已在睡梦中猝死多时。机器终归是无法代替现实的,然而在现在,无数人沉迷虚拟,成为“低头族”,脱离他人,脱离社交,我很怕有一天小说中的预言会成真。
那么有人会说,我们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有一天,让它们和我们一样,有情感、有想法不就行了吗。这就更为困难了。发展人工智能,最大的问题,永远不是技术问题,我甚至相信,找我们现在的技术如果全力发展人工智能,速度会比现在的进程快得多。然而,研发之后呢?当我们真的研发出和人类一样的人工智能,我们是该把他们视为机器,还是和我们一样的人?要不要立法来保护他们的权益?当人类和机器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公平处理吗?最糟的是,如果有一天,这种由我们一手创造的高智能生命体,发过来统治或是消灭我们的时候,我们人类,有能力反抗吗?在我们想明白这些问题之前,人工智能的研发,还是要放缓脚步。
02
二、开放融合是大势所趋
01
不同媒介的融合
从传统的纸媒到电视媒体,媒介都是各自分离、相互独立的,而在数字化时代,这一切得到了改变。从内容采集、排版、到传输,各个媒介都呈现出一体化、同一化倾向。在报业,“数字报纸”早已在各个网络平台上推出,一些报社也开始采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等不同的方式,来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电视就更不用说了,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就是传统电视业与数字时代融合最好的佐证,再加上逐渐兴起的网络电视、网络视频,都是电视行业与网络的结合。对于媒介融合的未来,我摘录了百度百科上的这句话:
“媒介融合”最高的阶段是媒介形态的融合。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一种与今天媒介形态完全不同的新媒介,这种媒介有可能融合了几种甚至全部媒体的优点。
02
多感官融合
在纸媒时代,人们只能通过报纸上单一的文字和少量的插图来获取信息;到了广播出现,人们可以通过声音来获取信息,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情绪流露还有一些环境音的制造,比文字更加富有感染力一些,闭上眼睛,能是观众身临其境;再往后,是无声电视的发明,人们可以通过画面,准确地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而不必像以前依靠想象来还原事件的全貌;再往后,有声电视是下了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多感官传播由此开始。现在,VR技术的出现,使人可以从一个3D的视角,体会到更加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认为未来,感官结合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发展更多的感官传播,如果能用数字技术,是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触觉、嗅觉等等,到时候人们看一条新闻,就仿佛真正是现场的旁观者,甚至当事人一般;看一场电影,仿佛自己也亲历了一场主角的奇妙冒险,我相信,这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实现。二是,使机器自身也具有感官,实现人机互动,在未来,当使用者说出一句话,机器能够从他的语调、表情等多个因素,来判断出说话者的情绪,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就像一个真正的人类伙伴一样,而不是单调的重复着音调单一的电子合成音。
03
数字时代带来的文化融合
在报业时代,一份报纸的发行,是很具有地区局限性的,比如说《河南日报》《天津日报》,都只是在各自的地区发行,编载的都是自己地区的新闻,纵使有《人民日报》这样的全国报纸,但人家篇幅有限,能记录的那必须是惊动党中央的头等大事,一般新闻人家是不收录的。也就是说,你在天津,你想看看河南人民最近都发生了什么新鲜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你坐个车跑到河南,买份《河南日报》看看。
到了电视时代 ,情况有所改观,一个地方也能收到另一个地方的电视台。我坐在我天津的家里,电视收个河南台,我就坐那看,就能看到河南新闻,知道河南人民最近有啥新鲜事。可是电视的局限性在于,节目是有时效的,今天七点播新闻,你七点半才回家,那对不起,总不能为了你一个人把节目倒播一遍,错过了就错过了,您还是得打车,去买那《河南日报》。并且,我国的电视,也只能收到我们自己国家的电视台,外国的电视台是收不到的,想知道国际形势,也就《新闻联播》可能偶尔提上那么一嘴。
到了网络时代,一切都不同了,所有新闻、所有信息都在网上,你想知道印度今天发生了啥新闻,也可以登录新闻网站来找;你想知道美国人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窥见一斑;你想吃新西兰的羊排、日本的海鲜,也可以通过网络订购,送上家门。网络时代,地球越来越小,越来越同一,因为我们从网络上能够看见并体验别人的文化、别人的生活,那我们就会潜移默化的模仿、学习,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优化我们自己的文化。虽然也有个别的国家,借助网络,进行文化渗透、或是输出一些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思想,但总体而言,文化融合还是好的,因为只有睁眼看看外面,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现在过得怎么样,才能想着,去学习,去改变。
附阅读书单: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星标我,每天多一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