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梦想家全全大
谁人不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呢
只要戴上耳机
就可以逃离世外吵闹纷扰的世界
嗯
有何不可?
要知道
孤独
可是一个人的狂欢啊
带着耳机的我
前言
你一定有这样一种感觉:烦透了坐班车乘地铁时拥挤的人群,不单单因为空间狭小而挤得你动弹不得,甚至连听首歌都带有班车地铁的轰鸣声。
想象一下,在长途跋涉的旅途上,右后方哭啼的孩子好不容易刚刚睡着,疲惫不堪的你侧躺着挂上耳机,眯上眼,想享受着一天中来之不易的片刻,可才发现,即使开大音量,也无法消除动车上那引擎的轰轰声鳞次栉比的响着,静不下的心更加烦躁。“真的是糟糕透了!"
被各种噪音吵烦的我
购买理由
首先上商品链接
小米(MI)小米降噪耳机3.5mm接口版 双动圈动铁 入耳式 耳麦 黑色299元
小米降噪耳机,双动圈+动铁声学结构,两档主动降噪强度,自由切换,品质降噪原音重现
京东
去购买
原本降噪耳机是在今年1月份在京东自营店原价买的,在经过十个月的高强度插拔后,3.5mm的插口终于接触有些不良了,麦克风送麦也有些许问题,想着还在保质内,便去了小米之家售后服务点售后。这里不得不夸一下小米的售后,三两下就填单完成了,加上排队的时间不到20分钟。
惊奇的是此次售后并不需要维修,且隔天就直接寄来了新品!!保修期都快到了直接换新?这太好了吧!遂重新来开箱评测。
开箱
小米降噪耳机+英雄329钢笔马头款
可以看到耳机的包装还是挺讨喜的,白、黑、灰的主色,既方方正正又十分简约。
包装正面
包装背面
参数
耳机类型:入耳式 喇叭阻抗:32Ω 产品净重:28g 连接线长:1.35m
插头类型:3.5mm 额定功率:5mW 频响范围:20-40,000Hz 耳机灵敏度:100dB
充电端口:Micro-USB 尺寸:72×113×35mm
打开盒子再来几张
耳机+说明书+耳机袋(被我放一边去了)
单从包装来说,还是十分高尚大的,中了那些喜好简约的文艺青年下怀。耳机盒里那充满创意的斜向缠绕,实在是太好看了!!
同时也随机附赠了备用耳塞套装,且有大小码数之分,这对于不喜欢入耳式的同学,特别是小耳道的女生们十分友好,避免了因长期使用入耳式耳塞耳朵的疼痛。对于原装耳机的耳塞是否容易遗落的问题,在笔者之前长时期的使用反馈,只要正常使用,不是经常拔上拔下的话,是不会脱落的。建议一开始就选好最适合的耳塞套一直使用就行了。
外观展示
首先,耳机线材很独特,用了两种不一样的线材:圆滑的橡胶+尼龙网,连接耳机的上半部分使用橡胶,从线控后就是尼龙,跟想象的不一样,尼龙,较之粗糙的线反而更软,之所以不用在上半部分可能是因为听诊器效应吧,还有粗糙些尼龙线更容易磨伤脖子。
线控,就是整条耳机的重点了,跟一般耳机最大的区别。通过拨动开关可以实现主动降噪。按小米宣传,3.5MM接口版本的降噪耳机,有2档主动降噪,降噪能力逐步加强,
第一档(中档)
第二档(强档)
线控侧面
Micro USB插口
翻转下线控,可以看到耳机使用的并不是时下流行的type C插口,而是Micro USB插口。看到很多人吐槽为什么这里用的是Micro USB,可能他们还没发现小米在3.5mm版本发布前早就有type C版本的降噪耳机。手机适配Type C接口的人都选择Type C版本去了,而选择了3.5mm版本的人,自然手机就不适配Type C接口,自然不会专门为了耳机而买Type C的数据线的。如果改成Type C简直多此一举。
仔细研究下线控,还是能发现出小米的用心的。Micro USB接口并没有暴露在外头,而是用了与机身相近的橡胶塞做防尘盖,既防尘又大幅度减少直接触水的机会。最主要是为了配合使用的简易,防尘塞并不是全封住了缺口,在顶端部分稍稍的流露的空间,细心的朋友肯定能发现这里!如此贴心的设计让拆卸防尘塞更方便!
除了这小空间,防尘塞的前端还设计了一个小缺口,一切为便利服务!在便利的同时又不破坏整体的美感,真是无微不至!!
为了更好的理解降噪,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章,其中也发现了不少好文,我会截取部分引用一些他们的内容进行整理并发出来供大家参考,图中物品为Type C版本。
降噪
来看看小米官网给出的降噪数据
“50-2000Hz宽频主动降噪”、“噪音抑制25分贝以上”。既然官方文字已经摆在这里了,我们也就赶紧测试一下实际降噪效果吧。
1)耳机实际降噪曲线
本次测试依旧使用的是Head Acoustics的人工头及ArtemiS系统。
不过放测试曲线前,还是重申一句:
耳机的降噪效果=被动降噪+主动降噪
被动降噪,即物理降噪,针对高频噪声,包括声腔设计、耳塞材料选择松紧等物理因素;
主动降噪,即用电源驱动,针对中低频,监听噪声并最终产生反向波抵消之。
首先,咱来看耳机主动降噪的测试结果:
图中的绿线、红线分别代表小米主动降噪耳机的左、右耳,横坐标为频率f,纵坐标为降噪后减去降噪前的声压级差L,即:L=0以下都代表有了降噪效果;并且曲线越往下,降噪效果越好。
从图中不难看出,小编手里这副小米耳机的主动降噪效果基本和它自己宣传的一致:降噪频宽在50-2kHz,降噪深度最深也快25dB。不过,从曲线的高频部分也可以看出,耳机在高频上翘的问题似乎还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看完主动降噪,咱们再测测耳机的被动降噪:
呃,这个被动降噪曲线看得有些懵?别急,我这就来简单解释两句。
首先,咱得搞清一个概念:噪声频率越高,越容易被被动降噪拿下。
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展开脑洞,想象一个很高频、振荡特别快的声波,它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自己振动上了,根本没注意到眼前正对着一堵墙,便‘砰’的一头撞了上去,卒。
理想状态下,被动降噪的曲线肯定是呈现频率越高曲线越往下走的样子(如下图左边)。
然而,实际测量曲线却像上图右边那样,在高频有一个凸起,这又是为啥呢?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耳道形成了共振腔,从而削弱了被动降噪能力,即在共振频率附近会形成一个凸起。小米耳机被动降噪曲线在7kHz左右的骤升骤降正是由此得来。也因为这是耳道自带属性所致,这个突起很常有、难被避免。
回过头,咱再仔细看一眼小米耳机的被动降噪曲线。从图中不难读出,2000Hz的时候耳机被动隔声在17dB左右。其实,这个结果有些差强人意,毕竟Bose的qc20的被动降噪能在同频率可以降到30dB以上。
那你可能就会问了,为啥小米的被动降噪效果不如Bose呢?
实际上被动降噪涉及耳机腔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大家方便理解,我只简单举下面这一个小例子。
来,朋友们,随我一起看,下图里小米耳机在低部开了这么一个开孔。
你别看这个孔不大,但是它的位置、大小、内部的通道设计都是不小的学问。而小米耳机这里的这个开孔就是拉低了耳机被动降噪的能力的一个原因。甚至如果我在开孔里面贴上一层调音纸,这款耳机的被动降噪就能立刻有几个dB的提升。
所以说,如果小米真想把耳机的被动降噪做好,未来还需要在声学结构上再多花些功夫。
2)降噪效果分析
曲线分析完,小编再来段单口相声。
小米的这款主动降噪耳机采用的是单前馈的数字降噪方案。尽管在降噪深度上和Bose qc系列无法抗衡,但毕竟它只用了单麦做前馈,小编个人觉得做成这样还是不错了,299的售价也让它在性价比上很有优势。
然而,哪怕降噪曲线图精确呈现了耳机在全频段的降噪效果,但毕竟耳机这个东西是要戴在人耳上的,我们还是要看人的听感。根据小编自己和会听ers的实际体验,我们主观地认为耳机降噪前后听感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只是可惜底噪略大,这可能和自身的高频上翘相关。
另外,再提一下品控。其实小编在小米官网下单的第一个耳机,收到后发现了它右耳有降噪,左耳却没有;于是乎我又重新下单了第二个耳机才双耳都正常,从而开始了这次的降噪测试。
其实,降噪耳机的生产对于工厂的要求要比一般耳机严苛很多,因为一点点精度上的误差或错误就可能导致降噪效果天差地别。如果是真想打磨一款好的数字降噪耳机,生产线上每副耳机的校准工作绝对不能少。可能在这些方面,小米的耳机还是有进步空间的。
音质
一句话,就是通透
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
一句话,就是通透
【?】
这可发生不在小米降噪耳机的身上
想想,硬生生把BOSE高端千元级降噪耳机价格下探到299,成本都拿去做降噪了,还有钱做音质吗?小金标都拯救不了…
玄学一波。简单的说,就是听个响,音质水平大概位于150-200元左右的价位,低音会沉些,声场并不大,反而会因为低音的厚重而糊在一起,下潜尚可。感觉听些干净点的音乐非常不错,在这里推荐一首特别冷门的台语歌曲《日头的味》,无意间刷到的,特别的小清新!作为潮汕人的我基本都听得懂,听完仿佛出身于蓝天白云间,特别舒畅!十分推荐!
总结
相比起业内标杆Bose qc 30活动1799元的价格
Bose qc 20活动1299元的价格
Bose qc 35 活动1899元的价格
小米299元的降噪耳机价格屠夫,活动时能达到249元的冰点。
作为上下班通勤用的耳机,它是合格的,以低价能达到Bose大部分降噪的耳机实属罕见。
音质只能说一般般,然而对于大多数木耳的朋友们是够用的。
省心,是我用它的最大感受了吧,不会因为高价而对它心心相惜,被我随身外带许久,壳蹭花也并不心疼。
最主要它陪伴了我每个心烦意乱的时刻,总能隔绝周围的嘈杂,让我能集中注意力思考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单单如此,就够了。
我知道你会为我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