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外号不富”这句话第一次听是我妈讲的,我搜了下基本指引到《增广贤文》里“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的改编版。有无道理不得而知,但通过外号可以更好的看清一个人,看清自己,觉得更靠谱一些。
外号一般来说都是别人给起的,没听说谁能成功的给自己起个外号还能被广泛使用的。外号区别与某些专属昵称的点就是外号是被广泛应用的,而昵称就是小范围流通的,比如夫妻间的昵称、长辈对晚辈的昵称、特别好的哥们或闺蜜之间的昵称等,只在一个小范围使用。自己叫自己“小飞侠”这属于昵称,只有广泛的人叫你“小飞侠”才够得上叫外号。由于只有一两个人叫的名字够不上外号,因此往往真正能够流传范围够广、时间够久的外号,也必须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接受,否则也构不成外号这个级别。
有外号的人,尤其是那些外号已经取代真实姓名的人,一方面说明人缘不错,另一方面说明此人非常有特色。从个人的经历来看,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实际的名字念起来不顺口。本人的中文名字自己念快了都容易吐词不清,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下当初为啥我的英文名字要叫bird。NBA传奇巨星乔丹是我的偶像,但他的名字过长又难记,而且按照中国人的礼仪对特别尊重人的名字应该有所避讳,所以同时代巨星“大鸟伯德”除了好记有意义外,也同时符合俺的网名“光膀子的鸟”这个含义。模糊的记忆当初好像我是公司第一个叫bird的,后来又冒出几个来。
从小到大外号各种外号的更迭也部分反映了成长历程,我的第一外号叫小闹钟,大概还没上学的时候,估计小伙伴们觉得太闹心了吧?然后青春期的时候也有人叫过我战争贩子、小不点(这个明显是根据我的外形)。一毕业就进了国营单位,年龄上大部分都比我年长二三十岁,那个时候他们亲戚的叫我“小神仙”,为什么这么叫实际的原因我不记得了,似乎觉得我懂的多吧……后来又辞职到北京发展,第一个外号叫“蛐蛐”这个是因为我姓曲,也偶尔穿插叫我“八哥”,那时候我们是做FM88.7电台广告策划,所以8是根据这个来的,再加上大家觉得我口才可以,所以两个名字都带有这个意思。再后来就是“神父”,后简化成了单字“神”,基础的原因是跟我的信仰有联系,再加上当时流行一首歌陈小春唱的叫“神啊,救救我吧”。我是从北京即将入职到深圳的人,恰好有销售哥们在我的欢迎邮件里引用了这首歌,催我赶紧去深圳。由于这个外号过于特殊,后来越传越“神”,越传越广泛,一些领导们也都喊我外号,甚至有些人只知道我的外号不知道我的中文名字和英文id。发生过几个有意思的事,有个哥们当着我的面请求A名字帮忙见客户,问有无时间,我回复说没有,然后陆续又问了我另外两个名字,分别有没有时间……,我当时就无语了。还有个哥们分别三件事问了三个不同的人该找谁,结果三个不同的人回答了三个不同的名字,最后找我问完第一件事后,问我认不认识另外两个人,结果都是我。我站在一个同事身边说帮忙把这个传给我,结果他用电脑搜索“shen”,据说类似事的概率还挺大。以至于很多后进公司的人不好意思直接问我,到处打听为啥这哥们会有这种外号?等关系熟了有的人会再直接问我一遍,七八年过去了,我都解释不清楚太细节的原因了。当然还有人比较避讳这个名字,或者不太愿意叫我这个名字,给我起了新的外号,直接用我的网名和英文名的组合尊称“鸟哥”,偶尔还有根据韩国风叫我“鸟叔”的,这部分人在所有叫我外号或别名的人当中大概占比15%左右。
看到这,除了有个外号能更好的让别人记住你,谈论你之外,有些外号本身会带来某种红利,比如我的外号,因为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起这个外号的原始动机和原因。坦白说,我在我的外号这件事上获利颇丰,所以文章开头那句“人无外号不富”是有体会的,当然达不到真正富的程度,但起码作用是明显的。被人记住、被人了解,比让人记住自己的名字ID更重要,更有实际作用。所以建议大家都有个外号吧,无论喜欢不喜欢,有外号总比没有强,不喜欢的权当照镜子,自己了解自己;喜欢的,就珍惜它、维护它,省的到时候别人再给你起个别的什么的新外号。
“脑子有洞的天使”,没有的可以试试,图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