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总在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然而当出入太空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成为日常,宇宙不再需要去用蛮力征服的时候,天穹之上又是一片什么光景呢?今天要推荐的这部14年前的日本动画《星空清理者》(プラネテス),会告诉我们一种答案。
《星空清理者》改编自幸村诚的同名漫画,自1999年开始在讲谈社旗下的漫画杂志《Morning》上不定期连载了5年,在宇宙叙事这样宏大的题材之下,这部漫画的单行本卷数并不太多,一共只有4卷。港台大陆三地对于本作的译名略有差别,日语片假名“プラネテス”实际来自于古希腊语ΠΛΑΝΗΤΕΣ(planets),意为“流浪者”,即英语单词行星“plant”的语源,行星在日语汉字里又写作“惑星”,由此台湾将本作译为《惑星奇航》,香港翻成《星空之旅》。但要依对理解的友好度来看,大陆地区的译名《星空清理者》显然是更一目了然的名字。
港版漫画封面
动画《星空清理者》是26集的半年番,制作交给了SUNRISE,在NHK BS 2从2013年10月播到2004年4月。制作人河口佳高,监督谷口悟朗,脚本大河内一楼,人设千羽由利子,音乐中川幸太郎,音响监督浦上靖夫……《星空清理者》制作名单上的这些名字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同样还出现在另一部由SUNRISE制作的动画《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中,当然后一部动画的流传度就要广的多了。
故事发生在2075年,彼时人类的生存环境早已不局限于地球而是延伸进太空,但由于人类的大规模活动,产生了大量废弃卫星、飞船碎片、火箭残骸等等太空垃圾,危及到周边太空站和航天飞船的安全。初到宇宙中工作的女主角田名部爱被分配进隶属Technora公司的残骸课,这里就是一个专为清除地月轨道太空垃圾而存在的部门。从空间站的舷窗向外望去,地球只是个蓝色的球体,因而在这里国与国的界限不再明显,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身份“地球人”,所以残骸课乃至整个公司都集合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残骸课的每个人选择离开家人从事这样危险的工作背后也各有各的缘由,之后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他们每个人的过去和眼下正在经历的事情。
男女主角“头带八”和田名部
田名部刚进残骸课的门就和前辈也是男主角的头带八起了争执。动画中是被最多着墨描绘的人物就是昵称“头带八”的星野八郎太,他的经历也最容易让人感同身受。乍看上去他比涉世未深的新人田名部要现实许多,不管闲事不操闲心,然而在梦想面前,却是个单纯到甚至会让人觉得些许可怕的人,特别是在他参加“冯·布朗号”木星远征队考核的部分,可以说把全片情绪变得极度压抑。当一个人为了梦想可以不顾一切的时候,信念越坚定,反而越容易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当然黑暗之后就有光明,毕竟这是一部还比较理想主义的作品,至于头带八是如何走出黑化状态的,这里就不多剧透了,还请亲自从片中找答案。头带八是声优田中一成的第一个TV动画男主角色,但遗憾的是田中一成去年因为脑干出血去世,年仅49岁,以后再也不会有机会在新作中听到他充满热血的声音了,十分可惜。
抛开宇宙背景不说,男主角头带八实际可以等同于为实现梦想努力的工薪族,女主角田名部则想用爱去改变世界的非正义,他们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努力都建立在从当下做起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所谓的输出全靠嘴炮。你看的到自己的极限么?你是那个因为害怕失败原地踏步的人么?你会无条件的信任另一个人把自己交付于他么?你有每天都辛苦度过然而依然感知不到人生的实感么?这些剧中人疑惑过的问题,恐怕也是每个人在进入一个新环境时都被困扰过的,所以不管是否热衷SF题材,也能对《星空清理者》产生共鸣。
《星空清理者》漫画作者幸村诚
《星空清理者》的原作者幸村诚应该不会让人觉得太陌生,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海盗战记》也是名作。至于《星空清理者》,则是幸村诚从多摩美术大学美术学部中途退学之后,在漫画家守村大手下做助手后画的出道作。从中学时就很喜欢SF作品的幸村诚,选择这一题材作为自己的出道作并不让人意外,不过具体到太空垃圾回收这个点上,还是有点偶然成分。幸村诚称自己因为喜欢看书,所以当时打短工挣的钱大部分都花给了书店,看着封面觉得有趣的就会买下来,其中一本叫做《宇宙的垃圾问题》的书就给了他灵感。尽管如今听起来太空垃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放在十几年前,《星空清理者》触及到的问题的确是走在了同类作品的前面。
制作人河口佳高第一次看到《星空清理者》的漫画是在看杂志时偶然翻到的,当时就被在月球高速上行驶的像悍马车一样帅气的月球车吸引了,读完单行本之后马上觉得是部不容易动画的作品,作者的个性太强烈,不觉产生了“除了幸村诚本人别人还能让这部作品这么有魅力么”的疑问。但在企划阶段看到谷口悟朗监督写的构想和大河内一楼的试读脚本,这个疑虑就打消了。由于原作漫画卷数不多,要播半年的动画版势必会做一定的改编和扩充。尽管大篇幅的改编这种行为很容易招来原作粉丝的不满,不过个人认为至少《星空清理者》的动画改编版还是担得起“优秀”二字。事实上奖项方面也说明了这点,漫画原作先在2002年的星云赏漫画部门获奖,TV动画又在2005年的星云奖媒体部门获奖。
对于要改编星云赏的获奖作品,监督谷口悟朗虽然觉得是个挑战,心态倒也比较平和,毕竟确实如果一点儿原创都不加,还没说清楚什么就没得说了。准备制作动画时漫画还都没有完结,卷数少到甚至让谷口悟朗一开始都觉得这部作品不可能被动画化,而且世界观对于TV动画来说门槛也太高了。但是SUNRISE方面表示就算看的人少也要做,谷口悟朗想着与其让别人做不如我来吧,就加入到候选人名单中。考虑到电视观众的数量级是漫画读者的数量比不了的,能让更多人以动画为入口再去看漫画本身也是件好事,所以原创的部分也为让没看过原作的观众容易理解做了努力。不过改编并不是完全不考虑原作者和原作粉丝,多亏了幸村诚的信任,表态让谷口悟朗自由的去做,才有了动画版《星空清理者》的最终成型。
除了梦想之外,宇宙的广阔还包含了更多残酷现实,这些也是动画对漫画原作情节扩充最多的部分。即便天穹之上人类社会的运转模式也与在地球无异,权力组织的内外斗争,大国小国的博弈,人与人之间的鄙视链……人性不仅有光辉也有阴暗面,地球上有的进入太空一样存在。要说动画和漫画的不同之处,大致可以形容为动画是把漫画情节和设定作为原材料,然后遵照漫画的世界观加入新人物,并把以上这些重新组合。
简单粗暴的划分一下,残酷现实首先来自于周遭的小社会。原作的核心场所仅是残骸课这一个部门,关于残骸课所属的Technora公司等等只是作为背景一带而过,动画则把舞台由残骸课扩展到Technora公司以及整个宇宙开发行业。残骸课的定位被明确提出处在公司的最底端,回收垃圾产生不了多大收益但又必须存在,人员配置只有其他部门的一半还都是些怪人,因此才被戏称为“半课”。公司内部的各部门必然有利益之争,公司外部又有行业竞争,比起考虑遥远的宇宙大事,还是先让身处底层残骸课的自己先有立足之地才是第一位。残酷现实之二则更是一个无解命题,宇宙开发始终是发达国家和组织的游戏,小国寡民没有话语权,先进的只会更先进,落后的也只会更落后。一边放眼星辰大海,而一边还在苦苦求生存,这样的状况到底该怎么办?《星空清理者》也只是叙述没有解答。
“半课”众人
故事情节被极大扩充之后,人物性格也都做了相应调整。头带八和原作相比没有太大变化,田名部儿时经历的部分被删去,坚信“爱才能拯救一切”的信念和“想法不像普通女孩子”的设定则被更着重的强调,成为一个稍显天真的理想主义的人。两人相处的情节也添加了不少,从互相误解到相知相恋到争吵再到最后的圆满结局,情感戏份的来龙去脉更清晰一些。动画还加入了不少原创人物:管制科的精英克莱尔,从南美战乱国家移民到美国的美国人,是动画后半程的一个关键人物;头带八同期入社的好友台湾人高正盛,职业之路顺风顺水,也正因如此反而没有像头带八一样孤注一掷的勇气;精明强干的领导者第二事业部部长多尔夫,数次为下属抗雷,然而在部门利益斗争中备受打击……正因为有这些原创人物,才让男女主角各自的成长才更有说服力。
负责脚本的大河内一楼完全是因为谷口悟朗的原因加入进来的,他称自己很喜欢谷口悟朗监督的《无限的未知》(無限のリヴァイアス),一听《星空清理者》的监督会是谷口悟朗,赶紧答应下来。然后买来漫画读了第一话就被难住了,原作已经相当完美,完全没有再加其他内容的必要,所以如何在改编的基础上不伤害原作的魅力就成了最让人挣扎的地方。全部26集的脚本工作全部由大河内一楼一人来写,这种只由一位脚本家负责一部动画全部脚本的情况很少见。本作中有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各种性格的诸多人物,脚本的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好处当然也显而易见,整部动画给人的统一感十分强烈,一气呵成,不会因为不同脚本家的风格差异让观看情绪被打断。
尽管文艺创作一般都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星空清理者》对外太空的生存条件、航天器的描写等方面依然遵循真实性,有很多硬科幻的成分,不止是画面中一眼可见的空间站、航天飞船、月球车等等的设计。在宇宙的真空环境中声音无法传播,因此太空船的运作时也就没有任何噪音;男主角头带八患上宇航员的常见病空间丧失症,另外还有人放射性中毒、骨质疏松症,这些都与现实无异。这里要划重点的还有本作的OP,串联起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各个重大事件,对于SF爱好者们来说,仅仅一个OP大概已经足以热泪盈眶。
很多东西年少时一知半解只能看到表面,几年之后回过头重看反而感慨颇多,《星空清理者》就是这样历久弥香的作品。既有硬核科幻的冰冷残酷,又有追梦路上的满腔热血,总之而言一句话,《星空清理者》没有任何理由被错过。
参考资料:
星空清理者 维基百科
PLANETES Web - プラネテス公式ホームページ
Interviews:【SF企画】幸村誠先生取材(漫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