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图/视觉中国
最近大城市青年的社交生活引发了很多媒体的关注。频繁且不固定的加班,长时间的拥挤通勤,加上网上交易取代线下社交,许多都市青年感受到了社交孤独。
社交媒体正在改造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这个现象,我身边就有。前段时间,有位朋友去北京出差,约一个朋友见面。两人抵达见面地点各花了两小时,晚饭吃了一小时就散了,因为返程同样需要这么久。
这是很多人现实生活的写照。我从北京的大学毕业已经十多年,当初留京工作的同学,如今散落在北京各个片区。他们比刚毕业的大学生富足很多,但是同学之间超过三人的聚会也是大事。难怪人们经常感叹:“能在一起吃饭的,才是真同学、真朋友”。钱不是问题,而是路上的艰辛让人畏惧。
电影《无名之辈》中的笨贼感叹:“城市太大,找不到方向”,多少有点无病呻吟。因为故事的发生地只是一个西南小城市,如果换成北上广,那才叫真正的“迷失”。通勤时间是相当现实的问题。北上广的白领,除掉每天工作八小时,用来通勤的时间普遍在两小时以上。
电影《无名之辈》剧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交媒体得以蓬勃发展。麦克卢汉很早就预见到电子时代“地球村”的出现。在中国,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崛起为人们线上的社交提供了可能。如今,每个人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在微信上,在朋友圈展示“自我”,在微信群里寻求沟通。微信群的数量,标示出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影响力。
但是这种方便性也带来了欺骗,时间久了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微信中所展示的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去年在上海发生一起杀妻藏尸案,凶手把妻子尸体藏在冰箱105天,但是每天用妻子的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使用妻子爱用的表情符号,照样赢得她亲友的点赞——人死了,但是在网上的社交还在持续。
这说明在网络上的社交不但“表达现实”,甚至正在改造和代替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微信正在重新塑造一个人的社交形象。现实中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人,在微信中可能是一个口若悬河的社交达人。我们每天沉溺于手机,也并非浪费时间,而是在构建一种新的自我形象。这个“新自我”在一些聪明人那里,甚至可以带来经济收益。
网络社交在更深处加深了人们的孤独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这种现实社交向网络社交的转化。尤其是各种泛社交平台的兴起,给人们带来各种困惑和危险。
据媒体报道,一个在山东济南打工的小伙子在一个直播平台上喜欢一位女主播,他出手阔绰,以一位总经理的面目出现,很快就赢得了女主播的“芳心”。为了维持自己的网络形象,他很快花掉了父母存下的二十万,女主播当然也不再理他,这让他的父母感到崩溃。
2018年3月,西安一小伙街头扮济公玩直播,吸引众多游客围观。图/视觉中国
这种被骗的情况虽然时有发生,我们还是可以勉强归入智商问题。但是,一个更普遍的境况是,社交媒体日渐统治人们的心灵,让人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产生畏惧心理。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自己有“社交恐惧症”,他们不想见现实中的朋友,也不想和现实中的人产生联系。很少有人愿意打电话,来面对那个“肉体发出的真实的声音”。
这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爱情观。在日本,有媒体做过调查,有相当多的人接受和AI,而不是和真人谈恋爱。或许我们能理解——以我们的经验来看,由于PS和滤镜技术无处不在,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是一个更美的世界,不管是风景还是人像,都比肉眼看到的更美好。当我们回到现实,难免会对对方感到失望。
但是,那个根本性的问题始终存在: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人与人的交流?一旦完全失去现实感,我们从网络社交中又能得到什么?在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更nice,但也都更充满戒心。一个现实而有效的问题是:当你遇到困难,谁会过来帮你?那些用表情包聊天的群友,很难向你伸出援手。
说到底,之所以有人与人的交流,是因为我们害怕孤独。网络上的社交,在表面上缓解这种孤独的同时,又在更深处加强了它。这种虚拟的“浅型社交”,其实正在改变人与人关系的本质——这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转基因”。我们对基因编辑充满警惕,却对人际关系的本质正在发生的变化熟视无睹,这不能不让人担心。
□张丰(媒体人)
编辑 李冰冰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