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陇原行,一次说走就走的远征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甘肃站综述
■中国军网 记者毛志文
9月24日,返程。我们仍心潮澎湃,一如“九一八”出发的那天。
参加“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第五站甘肃站的近70位网络媒体人,在这金秋时节,用了7天时间,从兰州、白银,到平凉、庆阳,马不停蹄走遍了甘肃的8个县市区,一路行至西安,在身后划下了4000公里的轨迹。
走访二十余个采访点,发布新闻报道数百篇,来自中央和地方60余家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新媒体组成的强大报道阵容,深入革命老区、革命纪念馆及扶贫点等地,探寻长征遗迹,全媒体展现了甘肃的新进展、新成就。
当我们整理行装、准备出发时,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次说走就走的远征。而当一位位记者,扮演着历史的见证者,带着时光的仆仆风尘,在处处遗迹旧址、座座山间村落前驻足凝视时,一切都有了答案。
再次走进那个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艰难岁月,实地见证长征精神在陇原大地的延续,这是何等重要及有意义的事情。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
前行,这是一次不畏艰险的远征
甘肃,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到达部队人数最多、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这片在中华民族的成长岁月中积淀了太多历史情感的热土上,留有大量的遗迹,有因为红军实现胜利大会师而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会宁县;有打开红军通往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之门的迭部天险腊子口战役遗址;有决定红军长征最终去向和目的地的宕昌哈达铺会议遗址……这些革命遗址像一把把打开当代中国革命历史的钥匙,时刻警醒着人们过去的那段岁月是何等的艰苦卓绝。
80年后,采访团一行回到这里,重拾初心,无畏前行。
一天一个县市,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巴车上度过。9月20日,为了到达会宁县韩家集乡周湾村,这个山沟沟里的村落采访,我们走了数小时绕也绕不完的盘山路,感觉体型庞大的大巴车分分钟都要飞到山涧里去。
吃着乡亲们备的洋芋,听着一桩桩脱贫故事,记者们的心里是甜的——险峻的道路给周湾村致富之路设置了重重阻碍,但近年的交通情况已经得到改善,村县间开通了固定班车,村民也都购置了摩托车或者小汽车。为了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周湾村已经形成了“全膜种植打基础、特色种植抓示范、牛羊养殖鼓腰包、劳务经济增收入”的富民产业发展思路。
会宁会师塔前致敬红军英烈。
为了追求报道的时效性,采访完返回大巴的网媒记者们立刻拿起手机,编发微博、整理思路,所见所思即刻从指间传播开来。白天外采,晚上返回住处收拾妥当,真正写稿子的时间实际上从午夜才开始,为了码字每天睡两三个小时成了采访团小伙伴们的“共识”。
为了做出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全媒体报道,讲好陇原红色故事、传播陇原好声音,记者们也是各出奇招。光明网记者孙鹏宇用一台黑色的VR全景相机重现当年红军长征的一些场景,让网友身临其境;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刘珂君手拿VR设备,边走边播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安文剑熟练操作无人机升空、下降,拍出许多鸟瞰的大场面;南方网记者张琳则使用稳定性较好的手持云台相机,走一路记录一路。
对于采访团来说,这一路何尝不是走了一遭“微长征”?但与80年前的那支队伍经历的一切相比,这确实又是九牛一毛。
相信此行定会超越时空,成为记者们漫长年月里的一抹艳色,堆在眉梢眼角,成为一种符号。
采访团通过会师大桥。
播撒,这是一次传播理想的远征
有人说,人可以为崇高的理想卑微地活着。
无数革命先辈曾在甘肃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其中的艰难困苦说也说不完,严峻险阻道也道不尽。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当4支红色大军在那个十月胜利会师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色战士,不仅谱就了长征这样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而且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
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怀抱着理想,哪里还会感觉到卑微呢?
“步行至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在会师塔前敬献花蓝时,国际歌奏响的那一刻,长征精神也随着歌声变得鲜明无比。”采访团的一名记者有感而发。
今天,当我们再次齐聚会宁,仿佛看到了当年红军在会宁城欢庆胜利会师的动人场面,也仍能从这片土地散发的厚重感中体味到那段苦难辉煌的岁月。因为,这里的每一寸,都曾是见证者。
向英烈敬献花束。
记者们站在会师大桥的一端,重走一段当年的长征路,历史与现实在此刻对接。昂首挺胸,向前迈进,好像游走于历史隧道中,要和当年的战士们相会;会师纪念塔前,记者们手握朵朵菊花,依次向英烈敬上,因为我们有责任纪念那些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让烈士纪念碑、英雄纪念塔不仅矗立在广场上,更矗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大到民族国家,小到公民个人,能够不断产生力量的源泉就是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一旦形成,就可以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使人们为实现某个目标而持之以恒地奋斗。
重回红军会师楼、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将帅碑林长廊、地球上的红飘带雕塑……沿着红军会师旧址一路走下来,大家只有一个感觉,遗迹和旧址或许会落上尘埃,但理想之光却注定永恒——
参观界石铺毛泽东旧居纪念馆。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木质门窗,青砖房脊。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全民族抗战而进行后方发动的一个重要基地,也是甘肃省唯一一家抗战纪念馆,被周恩来亲切地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
界石铺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明清的建筑风格,气势恢宏,庄严肃穆。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中央机关等在这里短暂休整。纪念馆陈列有毛泽东当年用过的电话机、铜灯、火盆等物件,采访团成员边听边看边记边沉思,共同瞻仰先烈,弘扬长征精神;
南梁革命纪念馆,坐落在中国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陕甘边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南梁。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它的创建为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和党中央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在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实物照片面前,仰慕之情在记者心中荡漾;
山城堡战役纪念园,修建在长征最后一站山城堡战役的主战场凯旋岭。置身园区,周遭的阵阵山风和远处滚动的波涛,似乎也在向采访团一行人诉说着那些弹雨横飞的日子。这是一次将星云集、阵容豪华的战役,纪念馆内一块块展板、一幅幅历史图片,向大家讲述了战役前后环县那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
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1936年,随着解放区的迅速扩大,党中央决定将陕甘宁边区改建为陕甘宁省,成立了陕甘宁省委、省苏维埃政府。11月18日晚,周恩来、彭德怀等在这里研究制定了山城堡战役作战方案。在这里进行的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也为巩固扩大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建立各级地方政府和革命武装,促进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做出了巨大贡献;
……
理想信念是创造辉煌的精神支柱,在处处遗迹旧址感受理想之光,并将种子通过笔杆、指尖、报端播撒出去,采访团不虚此行。
采访团记者正在拍摄。
开拓,这是一次不朽信念的远征
有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去登山——谁都知道登山这件事既危险,又没什么实际的好处,他回答道:“因为那座山峰在那里。”这是怎样的一种执念!而这种执念放在创造了长征这一伟大奇迹的人们身上,就是一种崇高的信念。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这就是我们的最高使命。
“我们红军像经过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留下树身和树根。”我想,这树身和树根间浸润着的也是一种精神内核——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挠不折、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正是这种力量,激励着甘肃人,毫无畏惧、勇往直前。
采访团在沈家岭村采访。
红色故土展新貌。兰州战役是西北解放史上以追击战和运动战相配合,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大兵团城市攻坚战。而有“兰州锁钥”之称的沈家岭,是兰州战役的主战场。记者们来到七里河区魏岭乡沈家岭村,双脚踏着革命先烈曾战斗过的地方,双眼抚过描绘着当年战争场景的红色文化长廊。如今的沈家岭实现了所有村组道路硬化、新建了4个文化广场,并全力探索发展乡村红色旅游的新路子。还成立了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社和贫困户稳定利益联结机制,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带动和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
1935年至1936年红军长征三次驻留界石铺继红村,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这里宿营、播撒革命火种。境内有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国家3A级红色旅游景区1处,2006年被甘肃省建设厅和省文物局评为“历史文化名村”。这样的村落实际上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按照“一元主导、多元增收”的产业格局,继红村发展苹果等果品产业2300亩,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6个,2015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30元。
南梁镇有一道享誉盛名的招牌菜——南梁豆腐,革命烈士梅生贵的孙儿一家秉承了先辈的赤心肝胆,做着纯手工工艺豆腐。1935年4月16日,在豹子川、白沙川交界的张岔岭,敌人包围了习仲勋带领的政府工作人员。梅生贵率赤卫军掩护习仲勋和政府工作人员转移到白沙川,不料又遭敌人三面包围。最终只剩梅生贵一人,但仍坚持战斗。因右腿中弹被俘后,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敌人恼羞成怒,将33岁的他杀害,并残忍地割下头颅。赤卫军和乡亲们用木头仿雕了一颗头像,为其收尸安葬。“这个豆腐作坊,在我手里已经经营了20多年,虽然利润微薄,但为了不让梅家几代做豆腐的手艺失传,我必须得坚持下去……”孙媳谷清梅如是说。
扶贫攻坚有成效。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南部的颉岭村自然条件落后,群众生活十分困难。近年来,颉岭村集中财力建成基础设施,并依托当地群众养牛贩牛的传统优势,规模养牛促增收。如今的颉岭村环境优雅,村容整洁,搬迁的新居也让记者们连连称赞。同样,白庙乡贾洼村也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脱贫,发展富民产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04%。
环县的第一任县委书记是习仲勋同志,2012年以来,这里的高寨村谋划新建了5栋140户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山区贫困群众搬迁入住。记者们在村民倪志勇的新家看到,这是个温馨的三室一厅,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与城里的楼房并无两样。为了解决群众的收入难,高寨村还新建了奶牛养殖、蔬菜种植等专业合作社,使农民变菜农、变市民、变工人,使村庄成为环县的小康村。
技术先行天地宽。9月18日下午,采访团成员们刚刚集结便前往兰州新区参观,感受甘肃的变化。兰州新区是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它重点建设九大产业园区,着力打造石化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水性科技、光电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6大产业链和大数据、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4个重点产业。
在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天集团,记者们参观了水性科天无毒家装产品展示厅区、水性涂料生产车间及世界上第一条水性湿法合成革生产线。这是一家拥有水性高分子核心技术的企业,利用这项技术可以从源头杜绝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完全取代对环境有危害、对健康有损害的溶剂型产品。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兰州新区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秉持着信仰的甘肃人民,也正奋发图强、开拓前进。
我们仍然在路上。
80年前,红军长途跋涉的脚印,把万水千山串在一起,不用雕琢就构成了一首诗;80年后,甘肃站的采访团记者们重新集结,实地感受那顶天立地、履险如夷的大无畏精神和纵横驰奔、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定意志。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如何朝着朝阳,走好脚下的路与未来的路?网络媒体人需要思索的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