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游戏名字 正文
掌机游戏昵称高级两个微信

时间:2023-02-05 13:48:1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说起这个月乃至今年最吸引游戏玩家眼球的产品,无疑是任天堂新推出的游戏终端Nintendo Switch(后文称Switch)。其家用机与掌机一体化的设定,还有可分可合可独立的手柄操控模式,一经公开就成为了无数人讨论的焦点。Switch即将在3月3日正式发售,而电玩巴士有幸提前一点时间接触到了这款新产品。下面就和各位简单聊聊关于Switch硬件细节、基本设置、游戏体验等广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并不能定义为评测,只能算是对于Switch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直接感官体验。电玩巴士会在3月3日网络功能开放后,做出更为详细的评测与功能介绍内容。

包装

由于本身体积的关系,Switch的包装盒相对以往产品要小得多,相对应的,整套产品的重量也比较轻。我们体验的这台机器为日版机,包装盒正面除了醒目的Switch标识外,展示了家用形态的构成:插装在Joy-Con握把上的Joy-Con手柄,以及接驳底座的Switch本体。包装盒的背面,则是让你直接了解到Switch便携模式的拼接方法。整体设计非常简洁。

包装盒正面

包装盒背面

Switch游戏盒正面

Switch游戏盒背面

Switch游戏卡带和PSV卡带差不多大,但要更厚一些

打开盒盖后,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分层。上层收纳了Switch本体和左右两支Joy-Con手柄,下层则是线材、底座、Joy-Con支架等。值得一提的是,Switch的整套包装无论是拆箱还是收纳还原,都非常便利。

整套Switch的全部内含物为:

1. Nintendo Switch本体

2. Joy-Con左手柄

3. Joy-Con右手柄

4. Nintendo Switch底座

5. Joy-Con握把

6. 电源

7. Joy-Con手柄腕带(两个)

8. HDMI线

9. 安全须知

Switch包装内是没有额外说明书的,只在包装盒内边上印刷了极简的硬件连接说明。如果对于具体使用方式还有疑问,旁边也提供了二维码,扫描后可以转至任天堂官网查看更为细致的说明。

Switch本体

作为最核心的部件,Switch本体从正面看起来就是一整块屏幕,背面印有硕大的LOGO,下方除了标识信息,还有两个扬声器出口。背面右侧是可以打开的支架,当你需要将Switch以“平板模式”立于桌面上时,就可以打开支架作支撑。之前有疑虑:只有半边的支架,能否保证机器在桌面上的平稳。经过实际测试后发现这完全是多余的担心,支架支撑的本体非常稳,不会有侧翻的问题。另外,这个支架后面隐藏着Switch的microSD卡槽。

本体正面,基本就是屏幕

本体背面,下面信息中也出现了熟悉的“Made in China”

Switch本体顶部的左侧是电源开关和音量调节按钮,右侧是耳机接口与游戏卡带槽。中间是散热口。底部的中央,有一个USB-C接口。

不得不说,Switch所采用的6.2英寸720p屏幕,只有实际体验后才能感受到其强大的表现力。在试玩《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时,Switch屏幕展现出的色彩饱满度与画质精细度,都要远远超越WiiU PAD的屏幕,可视角度也比较广。作为触摸屏,其触摸响应速度也优于WiiU很多。

加装了手柄的Switch本体,整体重量接近WiiU PAD(粗略估计,前者略重一点点),但非常有质感。

Joy-Con手柄

作为重要卖点之一,Joy-Con手柄的各种情况玩家们应该已经很熟悉了,这里就不花费篇幅再赘述一遍。Joy-Con手柄在插入Switch本体或者Joy-Con握把时,整个过程十分顺滑,在完全接合后,会有一个清脆的“咔嗒”声反馈。若是想将手柄拆卸下来,则需要先按下手柄上方的黑色小圆钮,再将其抽出。对比安装时的便利,这个拆卸操作就有一点点麻烦了,主要是因为圆钮太小,所处位置也不利于手指按压,用户可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做到装卸自如。另外,装配完毕后的Joy-Con非常牢固,之前网络上流传的某外站“打散”手柄的视频,纯属刻意为之。

Joy-Con右侧正面

顶部还有SL和SR两个分离时候用的按钮

Joy-Con左侧正面

顶部同样有SL和SR

Joy-Con握把正面

Joy-Con握把背面

Joy-Con握把侧面,金属质地

Joy-Con腕带正面

Joy-Con腕带背面

这个按钮就是拆卸用钮

回到操控感本身。Joy-Con无论是接驳在本体还是握把上,拿在手里的感觉都非常舒适(接握把的情况下第一次用,部分人可能会有微妙的不适应感,但绝对是舒服的)。相对于WiiU PAD按键偏软的质感,Joy-Con的按键都比较硬,哪一种更好,是仁者见仁的问题。

不过,即使接上了有辅助功能的腕带部件,以横向状态操作单个Joy-Con,体验就没那么好了,毕竟按键布局摆在那里,手大一些的玩家会非常辛苦。这只能看成是为了满足以最少硬件成本提供更多人数游玩需求,所做出的妥协(不包括《1-2-Switch》这样拆分手柄异质玩法的情况)。

Switch底座

Switch底座出人意料地轻,外表采用了磨砂面处理,后方的盖可以打开,里面是电源接口,USB接口和HDMI接口。其外侧还有两个USB接口。相比Switch精巧的本体与Joy-Con,底座略微透出一种塑料廉价感。由于标配里的手柄握把是没有充电功能的,所以插接底座的本体是大部分人为Joy-Con充电的唯一途径。

底座后方盖子打开才可以接线

我们在试玩《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时,对于便携模式和家用模式的切换功能做了试验。将本体插上连接好显示设备的底座时,大约需要3秒时间,显示设备上的画面才会出现。而从底座上拔下本体的几乎瞬间,画面就会回到本体屏幕上。总体来说,两种模式的切换都有极高的效率,不会产生冗余的等待时间。

但是,测试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荒野之息》在便携模式中的体验是非常流畅的,帧数表现一直稳定。而当模式切换为HDMI显示后,在转动游戏视角,或者场景要素变多的情况下,游戏就会出现掉帧等不稳定的状况。同样场景下的便携模式就完全没有类似问题。

家用模式画面输出可提升至1080p,但帧数会出现问题

补一个电源的特写,100-240V宽电压

Switch开机设置

初次打开Switch,会进入系统设定环节。

第一步,设定系统语言。可选语言为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葡萄牙语、俄语和日语。暂无中文支持。

第二步,设定区域。可选区域为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

第三步,阅读与确认用户协议。

第四步,设置网络连接。

第五步,设置时区。

第六步,不同连接模式的简单教程。

第七步,设定昵称和用户头像。

系统提供了很多任天堂经典人物形象的头像

还可以选择背景色

最后输入昵称就完成了

第八步,确认家长保护功能。

全部设定完毕后,就进入了主UI界面。Switch系统界面最大的特色无疑是简洁明了,纯粹直接。

Switch系统界面简介

中间最醒目的部分就是游戏。在未装入任何卡带或下载数字版游戏的情况下,区域会显示空白,稍显突兀。在装入卡带的几乎瞬间,游戏就会出现在菜单中,选择就可以玩。

刚开始游戏区域是空的

在插入卡带的几乎瞬间

就出现了相关游戏选项

下方的六个快捷按钮是六个重要功能的入口,分别是新闻、eShop、相册、控制器选项、系统和电源选项。

新闻功能从目前的体验结果来看,会在两个位置出现,一是新闻界面本身,二是待机恢复界面左侧的推荐位置。官方直接推送新闻内容至对应用户终端的做法,是现在的主流模式。目前此页面里的内容还都是有关NS基础使用问题的一些教程。

由于网络服务未开放,eShop功能暂时无法体验,我们会在正式发售日解锁后更新相关内容。

相册功能承载了用户通过“截屏”键保存的截图文件。玩家可以在这里查阅所有图片,并进行复制、删除等基础管理操作。说起来,这次Switch的截图功能很是不错,无论是系统菜单还是游戏内,只要按下左手柄最下方的截图键,就能把当前画面立刻保存为图片,非常方便。系统还提供了文字编辑功能,可以在图片上添加简单的艺术字效果。从菜单选项上看,截图是可以直接上传到社交平台上。至于能否通过USB设备做本地保存,待首日补丁开放下载后我们会进行测试。

可以对自己的截图做简单文字添加

只要按下本体左上方电源键,或者长按5秒,在跳出的菜单中选择“睡眠模式”,都能让Switch进入待机状态。此状态下,按下HOME键就能唤醒机器,解锁待机的机器需要重复按下同一按键三次才可以,防止了误触唤醒。

待机唤醒后按钮

而在系统设置里,有很多项目供玩家按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各种设置内容,包括Mii形象制作等功能

右类比摇杆还有amiibo读取的NFC功能

最后,还有很多利用到网络的功能,现在由于服务器未开,无法测试。这些内容都会在发售日后快速更新,包括《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等Switch游戏的详细评测,都会为大家一一呈现。我们还会在3月3日当日派出专人在日本秋叶原直播首发现场,有兴趣的玩家也不要错过。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