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
凌晨5时30分
布网
当海平线上露出一丝霞光的时候,40多艘小挂机轰鸣的马达声打破永宁镇浯沙村渔业小码头的宁静。它们正起航驶向深沪湾海域撒网作业。今年66岁,有40多年捕鱼经验的老渔民王电告诉我们,当天微风簇浪,是风平浪静的好天气,等待了10多天的渔民们迫不及待地赶小海去了。
出海
小挂机是当地渔民对载重不足1吨的简易小渔船的称呼。一人一挂机一渔网,一直是浯沙村渔民讨小海的标配。王电还是第一次载乘客出海,带着我们感受撒网捕鱼的第一现场。王电穿着连体的防水作业服,站在机头的位置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他远眺航行的方向,时刻关注着海上岩礁和天气的变化。“刷刷刷”的浪花声轻轻拍打着船体,一路为小挂机伴奏。
清晨6时
撒网
小挂机航行约20分钟后,抵达了深沪湾。不远处渔帆点点,这处海域水温适宜,鱼类资源丰富,是浯沙村渔民经常捕鱼的海域。王电抛下头标,娴熟撒网,渔网在头标的助力下,顺滑地溜入海中,沿着小挂机“C”形前进的方向,迅速垂直布下了一块直径约300米的“自留地”。
这一片海域有好几块“自留地”,当我们正在困惑王电的“自留地”在哪里时,他已经指引着小挂机准确地泊在一个带着白色浮球和红布条标记的尾标处。
上午7时许
收网
“标球动得挺欢,鱼儿应该入网了,可以收了。”上午7时许,王电站在驾驶位,观察着标球的变化,凭着40多年的经验,这一网应该有渔获。他迅速调整小挂机的方向,不足2米宽的船体在海浪的冲击下,左摇右摆,但是王电如履平地,三步并作两步从驾驶位走向船尾,起标、收网。
刚出水的带鱼
展示渔获
当王电把网像拉纤一样拉回甲板时,我们惊喜地看到渔网里跳跃着鱼、虾、蟹。柳叶状通体银白色,背鳍像镶着透明蕾丝花边的带鱼,看似温柔,却在出水的一瞬间,直立身体,露出一嘴锋利的尖牙;穿着一件金黄色“连衣裙”的小黄花鱼,在王电的手中依然优雅地甩动着裙摆;全身晶莹剔透,闪着荧光的鱿鱼仔,挥舞着灵动的触角,还有牛尾鱼、白织鱼、龙头鱼、红虾、石头蟹……
海风传送着王电作业时的喘息声,还有我们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发出的欢呼声。整整30分钟,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渔民收网动作流畅连贯,没有丝毫停顿,在凛冽的海风中,古铜色的脸上居然渗出了汗珠。
一大桶渔获,这趟往返3个多小时的讨小海收入约300元。
上午8时许
挑渔获
返航已是上午8时许,潮水涨得很快。小挂机逆风逆浪而行,海浪一波连着一波,像一座座滚动的小山,撞向船头,溅起2米多高的浪花。回归驾驶位的王电,拉响了电机,轰鸣的马达声,一一击破风浪。“返航卖鱼去喽。”此时的王电像是胜利归来的勇士,收获大海的恩赐,为陆地上的人们带回海洋的味极鲜。
清点渔获
“以海为田,以鱼为利,以舟楫网罟为生。”浯沙村的码头小,停泊不了大吨位的渔船,小挂机只能在近海作业。天气晴好时,渔民们上午撒网捕鱼,下午与小贩进行渔获交易,或者修补渔网、保养小挂机。这是王电的日常生活,也是浯沙村40多户渔民的缩影。
记者:洪亚男 李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