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空婉儿
《色戒》是张爱玲于1950年创作的一部小说,30年后发表于她的《惘然记》中。19世纪30年代,日寇侵犯,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一帮有志青年,化身刺客,想要利用美人计,刺杀一名高级特务——易先生。王佳芝因为年轻貌美、才华出众,被选为美人计的实施者,她想方设法接近易先生,双方从猜忌到沦陷,最后王佳芝终究不如易先生狠心。
李安曾经将这部作品拍成电影,由梁朝伟和汤唯主演。这部电影,精彩地展现了两人的演技,本是一部非常有内涵的电影。可惜,因为里面有5场露骨的激情戏,导致这部电影被禁,汤唯从声名鹊起到全面封杀,短时间内她经历了天堂到地狱,路过人间。
很多人质疑,李安拍这么多激情戏,是为了吸引人眼球。其实,每一场戏都值得探讨,每一场戏,都有着它存在的意义。只是,观众将目光聚焦在尺度上,却忽略了电影本身的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电影背后的文化内涵,探讨激情掩盖下的人物心理变化。
01 易先生:既是猎物,更是猎人,由“色”走向“戒”
易先生位高权重,想刺杀他的人不计其数,他每天活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身边没有一个可信之人。当然,他老奸巨猾,并不相信任何人。易太太每天跟太太们打打麻将,跟易先生毫无共同语言,他们,不过是形同陌路的假面夫妻罢了。
出门在外,易先生高度压抑,回到家中,麻将桌上的女人明争暗斗、风起云涌。多变的局势、战乱的年代、特殊的身份,易先生注定了孤独。
唯有王佳芝的出现,让易先生有了几分好奇,也放松了几分警惕。三年前的王佳芝,是个清纯的学生,却要装成一个“尤物”,每天浪迹在太太圈里,时不时试探易先生的态度。
表面上,王佳芝是猎人,易先生的猎物;实际上,易先生早已看穿了王佳芝,他不过是伪装成猎物,静观王佳芝表演罢了。在易先生眼中,王佳芝假装成猎人的样子,更令人心动。
初期的王佳芝,演技青涩,在伪装时错漏百出,只是她自己不知道罢了。在喝咖啡时,王佳芝把口红印留在了咖啡杯上,因为她不知道,这不符合富太太的文化。为了接近易先生,王佳芝在跟易太太打牌时,主动留自己的电话,易太太马上说:“我有你的电话的,你忘了?”
这是王佳芝的疏忽,她难得碰到易先生,太想让易先生上钩了。好在,她也聪明,她依旧写完了自己的电话,然后不着痕迹地把电话号码放在地上,易先生假意拿糕点,顺便记下了这个号码。
从这些细节来看,易先生其实早就知道王佳芝是有所企图的,至于图什么,他或许并不清楚,但是他就像看戏般看着王佳芝的种种表演。
王佳芝始终没理解,她以为,最吸引易先生的,是她紧身的旗袍,是她性感的丝袜,其实,最吸引易先生的,是王佳芝本纯良,却要伪装成娼妓的模样。
三年前,易先生虽然跟王佳芝调情,但是始终防备着她,从未进过她的屋子,也未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后来,易先生突然搬家,让王佳芝一切牺牲成为了笑话,她开始走向了绝望。
汤唯的演技如何,对比她三年前和三年后的眼神,便知道了。三年前,王佳芝虽然处处伪装成“老手”,但她眼神是干净的。三年后的王佳芝,眼神中已经多了几分犀利,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清纯懵懂的王佳芝了。
3年前的王佳芝
3年后的王佳芝
易先生对王佳芝,必然是有感情的,但最初,更多的是“性”冲动。易先生终究是个特务,不管他多爱王佳芝,最终都能“戒”了王佳芝。查明身份后,易先生毫不犹豫地处理了王佳芝等人:“矿场,封锁消息,十点之前,处理干净。”
易先生的命令干净利落,以至于手下都愣了神。最后李安有一个镜头处理地非常好:一边,是王佳芝被处理的场面,一边,是易先生把自己关在房间,神色黯然。易太太问他怎么了,他冷冷地答:“你先下去,继续打牌。”他拒绝了与易太太交流,此时,钟声响起,正好10下,说明,王佳芝必然已经被处理干净了。最后镜头移到空荡的床上,意味深长。
02 王佳芝:本是猎人,终成猎物,由“戒”走向“色”
王佳芝是以猎人的身份出现的,她所有的目的,就是接近易先生,最后刺杀易先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从猎人变成了猎物,自己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为了装得像,王佳芝不得不先与同伴梁闰生发生关系,毕竟,她扮演的是“麦太太”。令人气愤的是,王佳芝付出了这么多,易先生却从未上钩,突然举家迁移了。刺杀计划告败,王佳芝所有的牺牲就显得可笑了。
3年后,易先生一家来到上海,刺杀计划再次重启。王佳芝没有想太多就答应了加入战局,因为,她已经过了3年行尸走肉的日子,对她而言,活着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既然如此,不如冒险接近易先生。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角色,既至情至性,又有着高贵的冷艳感。《色戒》中的王佳芝如此,《第一炉香》的薇龙、《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亦是如此。
王佳芝清楚,人生本就是痛苦和荒芜,黑暗的社会容不下她的躯体,绝望的处境容不下她的灵魂。她的思想一片荒原,既然如此,还不如去做一场戏,寻点刺激,这样才能给无奈的人生加上一点底色。
再次接近易先生,王佳芝先是“情探”,看易先生是否对自己有兴趣,接着在房间进行了一系引诱性动作,这是他们第一次发生实质关系,但是与“风花雪月”毫无关系,甚至可以说得上的“惊心动魄”。全程易先生并不信任她,事后扔给她一件风衣,是易先生唯一的温柔。
惨遭蹂躏的王佳芝不仅没有生气,也没有难过,反而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这一段,李安拍得很细节,汤唯的口红已经消失,嘴唇上了微肿的妆,如果删掉中间过程性的画面,或许会更好,这些细节足以告知观众发生了什么,还能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对王佳芝而言,她终于成功地与易先生有了进一步发展,这就说明,3年前的牺牲终于有了意义。
慢慢地,王佳芝沦陷了,她开始在意易先生的行动,开始期盼他来。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王佳芝:“易先生易太太还没有起来?”
易家佣人:“先生去南京开会了”
王佳芝:“去几天?”
易家佣人:“不知道”。
这段对话,说明王佳芝已经不是一个优秀的“伪装者”了,她过于关心男主人的行踪,连佣人都看出王佳芝的“反常”,嘴角略带轻蔑。
李安在拍这一段时,巧妙地使用了镜子的功效,同时给了观众两个视角。
一个是王佳芝的视角。她已经沦陷而不自知,镜头下的王佳芝是清晰的,镜子里的佣人是模糊的。王佳芝压根没注意到佣人的表情,因为在她眼里,佣人已经模糊化了,她已经精神恍惚了。
一个是佣人视角。王佳芝走后,镜子里的佣人立刻清晰起来。在她眼里,这个“麦太太”行为乖张,已经逾越了底线,还妄图跟易先生有真情实感。
易先生一走就是4天,没有一点消息。4天后,王佳芝听到了易先生的举动,她故意假装收拾行李,要回香港。易先生上来后,她说:“我恨你”。这说明,王佳芝已经从“戒”转变为“色”了,此时的她已经对易先生动了真情。当然,易先生也感受到了,他说“我相信。我已经很久没有相信过别人了。”
这是他们的第二场激情戏,也是一个转折,从此易先生开始放下对王佳芝的戒备,而王佳芝开始不舍得杀易先生。
到了第三次,王佳芝有着刺杀易先生最好的机会:房间里有一把枪,还有捂住易先生眼睛的枕头。但是,王佳芝都没有下手。“性”的愉悦,最终落脚点是“情感的沟通”。
王佳芝的信念,已经慢慢被瓦解。最后击垮她刺杀信念的,是一枚“鸽子蛋”钻戒。
易太太在打牌时,抱怨说易先生不愿意给自己买钻戒,更别说是“鸽子蛋”了。当易先生把钻戒放在她面前,一脸宠溺地看着她时,她已经彻底失去理智了。
当时,外面已经布满了埋伏,易先生眼看就要成为瓮中之鳖了,王佳芝的一句“快走”,救了易先生,葬送了自己和伙伴。
这一段,不得不佩服梁朝伟的演技。从刚听到时的不确定,到听清楚后立刻飞奔下楼,让下属开车门,自己一跃跳进车里,这一段演得行云流水。
汤唯的长相,清纯又高冷,演技更是炉火纯青。可惜,这部电影没有成全汤唯,反而扼杀了她的星途,这是一大憾事。
希望有一天,导演不再需要通过这种片段来吸引观众,观众不再只聚焦于这些片段,而是理性地探讨电影的内涵,或许,这便是电影真正的成功,也是社会的发展。
作者介绍:星空婉儿,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得者,一个酷爱读书、酷爱旅游的汉语言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座右铭: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希望能以文会友,欢迎大家一起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