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最高统治者或最大权力者,这可是件大事!
这不,公元664年,也就是一千多年以前,唐朝宰相上官仪,因为帮助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处死,同时遭受罪责株连的还有他整个家族,就连当年刚刚出生的一个孙女上官婉儿,尚在襁褓之中,也不得不随母亲入掖庭为奴。
正因为人生充满了各种未知,才无比有趣和生动。就是这个襁褓中的女婴,咿咿呀呀地进入掖庭,唱出了一曲巾帼不让须眉的大戏。
在掖庭中,虽然为奴,但是母亲郑氏没有放弃对上官婉儿的谆谆教导,从一个大富大贵的权贵之家,一下子跌落到奴婢,母亲郑氏深谙权势的重要。
她把婉儿当做了重振整个家族的全部希望,教她熟读诗书、人情礼节,把一个长到十四岁都没有出过掖庭大门的罪臣之女婉儿,调教得亭亭玉立、知书达理,且有胆有识。
上官婉儿十四岁那年,她人生中的第一个机会来临了。武则天召见了她并当场出题考试,她用自己过人的文采,须臾之间完成考题,文意通畅,词句优美,当即就获得了帝后的垂青,奉命入宫,在帝后身边贴身伺候,主管宫中诰命工作,并被封为才人。
从此,上官婉儿摆脱了奴婢身份,勇立潮头,把一个破败的家族又从水深火热的朝堂斗争中,拯救了出来。
步入朝堂的上官婉儿,面对当时唐朝热火朝天的女权主义场面,她长袖善舞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才华都施展开来了。
她侍奉帝后,言行缜密,善于揣度帝后心思,竟然把自己一个罪臣子女之身,并且还是一个当年试图拿下这位权势赫赫的帝后的死对头,侍奉得舒舒服服,妥妥帖帖,不是一般的厚黑功底,是完全做不到的啊!
可是伴君如伴虎,任凭上官婉儿再怎么八面玲珑,帝后武则天的智商毕竟长期在线,婉儿也会有疏忽大意的时候。
据史书记载,上官婉儿眉间有一道伤痕,疑似黥面之痕。
关于这点黥面之伤,坊间有两种传言。一是说婉儿在侍奉帝后身侧时,因政治上违忤旨意,被帝后勒令死罪,但因帝后实在是爱惜婉儿才华,不舍得处死她,就下令在她眉间用剑划下了一道黥面,以此让上官婉儿牢记教训不再逾越;
第二种野史传闻是因为上官婉儿爱上了帝后的宠臣,帝后醋意大发,用剑划伤了婉儿。
不管何种说辞,这道黥面之痕是帝后所为,该是比较准确的。婉儿啊婉儿,伴君如伴虎,再加上你有家族父辈获罪前科,纵容是你备受恩宠,可哪里敢再次逾越?又哪里敢和帝后争夺男人?!
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死里逃生的婉儿,面对眉间的黥伤,又有了新的发明,提笔就着这道伤痕画下了红梅妆,更添了几分妖娆,引得宫内宫外众妇人纷纷开始效仿,一时间这道红梅妆竟然风靡长安。
大家看到的是红梅妆的妩媚,我看到的是上官婉儿的顺势而为、全身而退。这里的服字,是一个大写的。
上官婉儿是一个企图心和野心都明朗凿凿的女子,家族原因、日常陪伴帝后耳濡目染、再加上身边往来过密的皇后和公主,都给了她一个提示,权势是有多么的重要,她自己也从未忽略朋友圈对权势的维系。
朋友圈,这个圈字,把每个人的人脉网络,都一网打尽。一个人行走,太孤单,一拨人一起,才能走得更远。
早在一千多年前,上官婉儿就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她侍奉帝后和皇上,负责处理大臣奏章,参与政务,但同时她也没有忽视要快速形成自己的人脉圈。
经古书记载,在众多文化集会上,婉儿竟然能够同时操刀,替帝后和几位公主赋诗,不仅立意不同,而且能做到“众篇并作而采丽益新”,不得不让人抚掌称赞。
她的文采,在仕途上加分不少。李显、韦皇后、长乐公主、太平公主、武三通,均与上官婉儿交好,相处往来十分亲密,彼此结交成为利益盟友。
这一切,都让上官婉儿的个人权势日益增加。
但政治上的变化须臾万千,彼此的利益之交也随着利益分分合合。
710年,李显驾崩,韦皇后一党试图控制朝政,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为了扭转局面,两人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以此来均衡各方势力,寻求朝堂平衡。
可是,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得到消息后不干了,立马又跑去和太平公主密谋,发动了唐隆之变,干脆直接杀死了韦后、安乐公主一党,拥立父亲李旦登基。
面对须臾变换的斗争,上官婉儿带领宫人们,点燃蜡烛,在宫门口迎接李隆基一行入宫。为了自证和李氏一脉是一个团伙的,她给李隆基递上了自己和太平公主私下所拟的遗诏。
但是,在政治往来中,或许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真正的利益。即便上官婉儿与各路皇亲显贵交好,也阻挡不了自己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
李隆基面对这个权倾一时的女人,耳边听到“得婉儿者得天下”的传闻,还是起了杀心,毫不犹豫地把上官婉儿杀死在唐隆之变的旌旗之下。
这位先为才人、后封昭容,一女侍奉二皇的唐代才女,就此落下了帷幕。
纵是她一生大起大落、游走庙堂,一缕芳魂也就此缥缈消散于空中,除了留下给后人无数传闻和追思以外,人间再无上官婉儿。
作为一名才女,上官婉儿在唐代文学推进方面,也是功不可没。
她的诗作既继承了祖父的诗风,又增加细腻和精巧,“上官体”成为了当时上流社会文学创作的主流文体。
她还力劝李显,设立修文馆,大兴文化之风,以一女子之力,影响了一代文风。
她本人也诗作三十二首收录在《全唐诗》,其中一首《彩书怨》被人称颂流传。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杯藜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尤其是诗中“露浓”一词让众人感叹,把夜深点化得一览无余,而这夜深之时,正是思念时刻,婉儿的委婉思念之情跃然纸上,玲珑剔透。
任是八面玲珑的上官婉儿素有“女宰相”之名,在庙堂中多么招摇鲜亮,在这个充满了浓浓思念的深夜里,一首《彩书怨》才还原了她一己女儿之身,一幅女儿家委婉之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