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游戏名字 正文
街机游戏怎么改名字的、街机游戏棒球小子名字

时间:2022-12-14 09:29:4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前言

我们中国是各地风土民情很不一样的国家,即使在信息普遍不发达的时代,同样的游戏名字或游戏中的角色也可以变成完全不同的情况。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知事儿班里有一位北京转校生,跟他谈起街机游戏时,经常提到《吞食天地》,一度让我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他指的是我们每天都会提到的《三国志2》。

此外,他还管《名将》叫《上尉密令》,原来是因为红白机上的《美国队长与复仇者》当时在国内译名就叫《上尉密令》,而他误以为美国队长和《名将》中的队长是同一人(尽管我完全看不出哪里像),所以才会产生这种叫法。

这俩家伙,除了胸口都有颗星星以外,有什么相似之处?

由此可见游戏内容的叫法,随着不同地域、不同人物,是很容易产生差异点的,今天知事儿就来重温一下当年一些游戏标题和游戏角色的花式叫法吧!

《圆桌骑士》

1991年诞生的《圆桌骑士》是国内街机厅最早产生辨别菜鸟和高手指标的街机游戏之一,能够灵活且精准地使用格挡技能的玩家,一般都会成为其他人敬仰的对象,如果有熟悉打出魔杖的秘技和打高分技巧的高玩,甚至连街机厅老板都忍不住想巴结!

由于《圆桌骑士》标题是用英文标注的,小孩子哪懂这玩意叫什么(这也是早期街机游戏标题无法统一的原因),广东最早一批街机玩家,一般会称其为《三剑客》《剑圣》或者《鬼佬三国志》,后者可能是因为大家太熟悉《三国志2》,而且游戏刚好也有3个老外角色,因此产生这种叫法吧。

值得一提的是,《圆桌骑士》还曾经有一个外号叫《铿锵铿锵》,大家猜猜为什么会有这个名字?这个名字的来历,竟是出自游戏中兵器砍在敌人盔甲上的声响,是不是很简单粗暴?

至于人物称呼,也是怎么有辨识度怎么来。亚瑟王叫大胡子;珀西瓦尔叫光头佬;而使用频率最高的兰斯洛特,当时一度被误认为是游戏的第一男主角,于是得到了王子的外号。

《惩罚者》

《惩罚者》是一款打击感爆表,并设置了枪战玩法的横版过关游戏,由于当年《惩罚者》这个IP的知名度在国内还没有那么高,没有人知道这个全家被黑帮射杀的男人,居然是地位金刚狼、超人、蝙蝠侠并驾齐驱的英雄人物。

和《圆桌骑士》一样,它也有着各种千奇百怪的名字。

比如,有人管它叫《终结者》,但《终结者》电影和《惩罚者》的世界观完全不一样,而且主角外貌的相似度也没有任何共同点,为什么会叫这名字呢?答案,原来藏在游戏的第三关。

说起《惩罚者》第三关,相信很多人都会联想起摇红人触发无敌BUG这个秘技吧?但如果不触发BUG,而是选择正面刚的话,不仅要面对机枪兵和女忍者等敌人,还会首次遭遇《惩罚者》最缠人的杂兵——美男子(Pretty Boy)

这种只有手部和面部是人类的机器人,只要承受一定伤害后,人皮面具就会被打掉,露出原来的金属头骨,而这个造型确实跟《终结者》电影里的T-800非常相似。

游戏比较流行的还有诸如《复仇记》《复仇者》《清道夫》等名字,基本都是根据故事剧情及玩法总结出来的。而角色的外号,惩罚者一般被称为骷髅、蓝衣;尼克则被称为烟鬼、独眼龙、刀脚,最搞笑的是尼克放必杀和梅花大坐时喊出的台词,被广州玩家听出了空耳“噗你阿嫲”,也就是喷你奶奶的意思。

《铁钩船长》

《铁钩船长》是昔日精品街机大厂Irem所开发的游戏,改编自1991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同名电影。由于只要通关就可以一直无限循环玩下去的特性,使得这款游戏成为了当年街机厅重启次数最高的机台,没有之一。

相比其他街机游戏莫名其妙的误译,《铁钩船长》其他外号倒是比较合理的,比如《小飞侠》和《彼得潘》,也是完全贴合故事原典的翻译。

角色称呼方面,玩家对于彼得潘这个名字已经耳熟能详了,所以几乎没有人会喊错。但由于那时候网络条件不发达,看过《铁钩船长》电影的人并不是很多,因此对其他四名角色的名字就不太讲究了。

我们这边管玩双刀的老二叫飞仔(也就是小流氓、混混的意思,主要是因为他的发色)、魔术师打扮的老三叫皮鞋仔或者企鹅仔、用球球攻击的老四叫Baby或者娃娃,体型最胖的老五就叫胖子了。

另外说个题外话,游戏的原名是《HOOK》,翻译过来就是钩子,难道说其实铁钩船长才是真主角?

《战国之刃》

说起这款游戏,相信不少男性玩家可谓记忆尤深,也许他们至今依然不知道这游戏叫做什么名字,但他们的脑海深处肯定记得这个镜头。

不要问我这镜头是不是故意剪辑了一小段,可耻地告诉你,是的。但看过这个镜头的朋友,早在孩提时候就刻印在脑海里了,毕竟男人嘛,喜欢这种东西是不分老幼的!

《战国之刃》当年有一半标题是用日文写的,有些人只看懂了战国两个字,就叫成《战国飞机》了。有些人则把战国看错为戟日,所以也有人叫《戟日射击》。不过相比之下,它另一个外号知名度可就高多了。

我们都知道,当初彩京所推出的飞机游戏都是一开始就打出了大大的商标,在看不懂日文的年头,很多小伙伴直接就把《彩京》误认为游戏的名字,以至于当年出现了很多款“彩京游戏”,一说出来根本不知道在指哪一款。

角色方面,虽然能看懂天外和翔丸两个汉字,但并没有人喊他们的名字,都是分别巫女、和尚、武士、镜子、狸猫、独眼龙来称呼。

《斗神光辉》

这款街机游戏在知事儿的城市广州只出现过一段很短的时间,但是人物丰富而精细的格斗动作却带给了玩家很深的印象。

美版游戏标题上的KARATE,其实是一个日语单词的罗马音写法,意指空手道,因此《KARATE BLAZERS》如果直译的话,应该叫《空手道开拓者》。

那么《斗神光辉》这个名字到底怎么来的?原来是出自日版标题,KARATE写作斗神,但至于BLAZERS为什么译作光辉,知事儿就有点不太清楚了。

在我们那,一般就叫《空手道》或者《街机双截龙》,可能因为游戏的风格有点像红白机《双截龙》的缘故吧。

《街头霸王2》

最后当然不可不提的就是《街头霸王2》了。在国内,这可能是唯一一款标题用英文标注,却没有任何玩家会喊错名字的游戏,一般简称《街霸2》。

不过,虽然没有人会喊错《街霸2》的名字,但是游戏中的角色名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好几个不一样的称呼。

比如说男一号隆(RYO),有些地区被称为白人、白狗,在我们的城市最早叫白KEN。而男二号肯(KEN)作为隆的同门,武功招式出于同源,被视为隆的COPY版,称为红人,红狗;而在广州,他叫红KEN。

但这两个角色的外号还不算什么,有趣的在后面。

先说说古烈,作为当年《街霸2》的强势角色,凭着超强的攻击判定以及可攻可守的技能特点,成为了很多玩家的心头好。但是他的外号可就没有想象中那么炫酷了。

扫把头、大兵、阿力斯库、军佬、军柴都是古烈的外号,就连广州著名格斗玩家小孩,也是用军柴这个名字来称呼古烈的,至今没改过来。

还有布兰卡,根据他的放电技能,有人管他叫电人,但最知名的外号还是狮王,因为他在游戏中会咬人,而且头发长得跟狮子的鬃毛一样,因此得名。

沙加特的猛虎波和猛虎升龙破,与波动拳和升龙拳几乎如出一辙,当年还以为沙加特是隆和肯的师兄或师傅,每次他放猛虎升龙破喊出招式名时,广州人都会会心一笑。

为什么呢?

因为猛虎升龙破的招式名是Tiger Upper Cut,但在广州人耳中听起来,那叫“TIGER稳笨七”,至于什么意思,找个会粤语的朋友告诉你就好!

出于这个原因,所以沙加特除了被叫作独眼龙和泰王以外,也被叫作TIGER佬。

四大天王的维嘉我们叫将军,泰森就叫拳王,没什么特别之处,倒是巴洛克的外号挺有意思,叫叉子、面具人、铁面、还有叫燕子的,主要原因是巴洛克可以用鹰爪击飞来飞去,身法像燕子般灵活自如,所以得名。

桑吉尔夫的梅花大坐虽然伤害超高,但要拉一整圈+P的操作难度当年能做到的人不多(毕竟连升龙拳都放不出的大有人在),导致一度成为最弱角色之一。他的外号和国籍有关,我们这边最爱叫他苏联佬——突然觉得广州人好喜欢叫别人XX佬!

说完以上《街霸2》角色的外号后,不知道有没有勾起广大玩家一些回忆?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外号真的非常有意思,不过其中有一个角色的外号,由于实在太过丢人,导致很多玩家选择弃用,这个角色,就是本田。

本田是一个职业相扑手,大多数人眼中,就是死胖子的代名词,而肥胖+日本人的设定,外号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比如相扑佬、日本肥猪、底裤佬,还有叫他肥嗨的,不仅粗俗,还很丢人!有些素质的人是不会说出口的。这些外号无疑给使用者很大的压力,尤其是有旁观者的时候,在一旁疯狂起哄,让人当场想起身走人。

当年街机游戏复杂的英文和日文标题,虽然使得玩家无法好好统一游戏名称,但这些由玩家自发想出来的小创意,在某种意义来说也成了我们童年独特的文化标示,写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想去玩两把《突击队队长》了!有人知道我说的是哪一款街机游戏吗?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