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中所提及人物名均为他们的蓝色星空BBS账号名
和小浣(ID:Racoon,星空站友昵称为“小浣”)正式开聊前,他接了三个电话、见了两个学生,自嘲“工作就没有不忙的时候”。采访途中,学生拿各种表格进来签字,电话和微信也时不时响起。
在这个位于望江东区的办公室里,来来往往的学生可能很难意识到,这位忙于学生工作的老师曾经是川大最知名、最火爆、影响了至少十届川大学生的BBS——“蓝色星空”任职时间最长的站长。
■ 突然,川大人有了“精神家园”
2000年,在望江校区IBM中心,学生sixfingers和andin在计算机学院老师的支持下,利用中心的IBM服务器建起了“四川大学IBM技术论坛”,供爱好者进行技术交流。
2001年6月14日,“四川大学IBM技术论坛”更名为“蓝色星空”,希望与同学们一起“仰望星空”也有向“蓝色巨人”IBM致敬的意思。论坛里所讨论的话题也渐渐从单纯的技术拓展到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原始的”星空
在那个校园里没wifi、智能手机也还遥遥无期的年代,BBS是当时非常盛行的网络社交方式,人与人之间相隔甚远,然而讨论着彼此感兴趣的话题。
蓝色星空的出现,很快网罗了大批川大学子,其中就包括小浣。时隔多年回想起来,他这样说道:“当时主动学习电脑、积极使用网络的人往往是对新的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特别活跃、对外面的世界很渴望的人。”
一开始的蓝色星空,其实并不是一个学习、生活、娱乐、八卦的大杂烩,学生在上面多交流着“观点”与“看法”,“同一件事,大家在星空上看别人的想法,去理解,慢慢自己也在成长。毕业校友的访问,常常带来与在校学生不同的观点,能明显看到不同思想的差异和交锋,同学在观念的碰撞和冲击下不断地蜕变和成熟起来”。
“非常精彩”,小浣这样形容道。
在星空的背后,一群负责维护和运营的学生,热情更是高涨。从巨细靡遗地“星空站史”——是的,蓝色星空还“官修”了数年的站史——中可以看到,一开始进入管理团队的学生大部分是硬核技术男,他们更重视技术层面上对BBS进行维护。
因技术男过多,早期还流传一句话“铁打的星空,流水的妹妹”。
2004年,2004届全体站务毕业聚餐
但很快,星空的版面扩展开来,不但“技术男”喜欢,“流水的妹妹们”也回了头。“四川大学蓝色星空BBS——川大人的网上家园”,就是这样一句朴素的宣传,聚集起了川大想要“得到信息、表达观点、收获友谊”的人,川大人的“精神家园”突然就出现了。
■ “50%的川大学生,都在星空上挂着”
星空访问量的暴增,远远超出“创始站长”们的预料。站务管理者之一的June找到了同班同学小浣,邀请他进入星空参与管理。当时在班上June曾任团支书,小浣曾是班长,大概是出于信任,或者认为“小浣有管理经验”,小浣从普通“站友”进入了管理团队,“不过,任职之初便遭遇了海量马甲的刷屏式‘拍砖’”。
时间是2002年。谁也没想过从那年起,小浣将在蓝色星空服务十五年,后来成为本站在任时间最长的站务总管。
回到2002年,小浣在正在读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刚开始做站务时,一周有两三天,每天花在站点上的时间有15、6个小时,甚至出现过用眼过度,眼睛红肿,一边留眼泪一边处理站务的情况”。他在实验室做实验,完成一项操作后,等结果的时间“有一条网线,我就在星空里”。一到假期,星空更成为了他生活的主轴。
翻阅星空“站史”,发现一条“奇妙”的记录:2001年,站务组得知学校新的态度“校长支持BBS”。
回忆当时,小浣承认:学校曾经对星空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程度的包容和支持。
当时他一边读研、一边建设星空,一度觉得力不从心想要辞职。恰在那时,时任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的吕重九找到了站务组,“请所有站务同学吃了个饭,和大家聊BBS”,并表示学生们现在做的事情对学校、对同学们都非常有意义,“鼓励我们去做好”。师生还曾在华西图书馆后的办公室讨论星空的发展到深夜1、2点钟。
学校对星空“定了调”,“年轻人和团委沟通更顺畅些”,由团委来联系和指导,但是并没有过多干涉,只是“彼此保持沟通,建立互信,相互支持”“人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政策也一直在完善,渐渐开始了实名制注册、ICP备案等”。
站友的认可、站务和版主们的信任、学校的支持,让小浣决定坚持下来“认真建设”。在他任职期间,BBS发展成为校内最热的媒介,学生的求知需求和交流热情被彻底释放,学校和学生的沟通与了解也达到了空前高度。
从最初时的四个区、20多个版块,发展到了十二个区、接近300个版块,从学习、技术交流、求职、二手市场,到八卦、征友、情感交流……
蓝色星空BBS……“爆炸”了。
版主聚会
■ 并不冰凉的网络
在“巅峰时期”,蓝色星空一天有超过10万独立IP的访问量,同学戏称“全川大有50%的本科生和50%的研究生,随时在蓝色星空上挂着”。
星空的“本日十大热门话题”就是川大的“实时热度指标”。甚至是学校的通知,只要在星空上被转载,半天之内校内几乎人尽皆知。蓝色星空BBS的“巅峰”,也是全国各高校BBS的巅峰时期,那时候,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南京大学小百合、武大珞珈山水……数不清的大学生以BBS为平台联系在一起,而蓝色星空在川大师生共同的“捧场”下,位列全国高校BBS前十。
身着站衫的站务
蓝色星空一年一度的站衫,从一年制作50、60件,变成一年超过1000件。星空“站庆晚会”地址也因人数的增加,从CAD中心、到西区活动中心、到望江体育馆的风雨操场。
站庆晚会门票
站庆晚会因人数众多,为保证安全一直都是凭票入场,为了见“网友”、为了认识“知名ID”,常常一票难求……星空的风头一时无两。
“那个时代,就是最好的、最‘火’的时代。”
参加站庆晚会的“站友们”
这样一个人群密集的“星空”,除了站务和版主团队的默默工作,所有站友都心照不宣地维护着星空的“道德底线”和“校友情感”。无论是针锋相对的辩论、无聊的灌水、情感的得失……星空就像一个“家”,可以休息、可以讨论、可以交朋会友,甚至能分享温暖。
在蓝色星空火热的年代,师生共同经历了“非典”、“5·12汶川地震”等大事件,星空上及时出现的相应版面,辟谣、科普、传递正确信息,同时也将川大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每个人贡献着小小的火苗,让联系每栋楼、每个宿舍、每台电脑的网线都似乎变得温暖起来。
2006年,站务与版主代表前往邛崃聋哑学校做公益活动
“在那个时代的川大学生,毕业时除了谢师宴、同学朋友聚会,重要的离别聚会还有版面网友聚会。星空200多个版……有多少的朋友、多少场的聚会和道别才能完成一次毕业的道别,又怎么可能忘记与学校的联系呢?”,小浣这样说道。
■ 一个时代的落幕
2010年之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新媒体的开始流行,BBS这种网络社交形式渐渐式微。时代浪潮,已然转向。
在此期间,星空管理团队纷纷毕业,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的离开也让蓝色星空BBS的研发和升级无法与时俱进。
十周年
在此期间,蓝色星空也曾顺应过变化,在2011年开了“川大蓝色星空BBS”的微博账号,也曾火过一段时间。
不过现在,已当了8年“星空君”的yahhu123表示自己多是充当“搬运工”的角色:学校活动通知、学生丢了饭卡、望江发现了小偷……“随手转发。我把星空微博账号作为个人阅读微博新闻的入口,其实自己并没有开设私人微博。”
yahhu123对星空的“没落”表示遗憾,他觉得可能因为蓝色星空没有适应手机阅读的变革,没能吸引新人团队的加入,版面也没有大的改变。
但本就是“义务劳动”的蓝色星空,其实已根本没有人力物力去迎合这种变革。
终于,2017年,小浣卸任站长。
蓝色星空BBS悄悄停止发声,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走进了历史。
站务们,恰同学少年
现在,随意问一个川大的本科生,几乎少有人知道,当年有一个能把所有川大师生都聚集起来的网络平台叫“蓝色星空BBS”。
那是一个观点碰撞的地方,时事、社会、新识……不知不觉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那是一个可爱的地方,有人表白还用藏头诗,害羞地生怕被大家群嘲……虽然一定会被群嘲;
那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地方,老师和学生没有界线,披着一个ID,年轻人可以老成,成熟的人突然幼稚;
那是一个特别八卦的地方,流传着四川大学各种各样的民间传说,甚至包括了“对某些老建筑进行‘志怪小说’化的过度解读”;
那真是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地方。
曾经害怕BBS会因为各种原因突然“无法访问”,负责技术的站务总管lotusin会定期备份全站数据。
在这个“备份”的星空里,沉睡着数以十万计的ID。小浣感叹:“这些ID,就好像失去了生命,不会再亮起”。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些ID,代表的是一个个曾经在四川大学学习过、生活过、思考过、迷茫过、活跃过、爱过、无聊过、失落过、幸福过的人。
他们的共同注解,名为:青春。
大川
感谢小浣、yahhu123、蓝色星空版主们和站友们的支持!
采写、编辑 / 陈爽
责编 / 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