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游戏坐拥丰厚的研发资金和先进的游戏引擎,靠硬核玩法或细腻画质吸粉无数;然而也有些游戏却利用有限的资源创作出独树一帜的玩法和真正打动人心的内容,这些制作者与游戏本身也同样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
今天我要介绍的游戏《6栋301房》就属于后者,它没有庞大的团队、没有高精尖的技术,却能以独特的视角制作出精品内容,目前也是目前腾讯2022年独立游戏大奖赛GWB入围作品之一。
这款名字看起来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游戏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各位请不要划开,下面的评测绝不会让你失望。
每个人都有一段珍藏在心中的美好回忆,也都有许多难以忘怀的至亲与好友。你会相信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忘记他们吗?失忆又是一种什么体验?
《6栋301房》就是一款模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即老年痴呆症)眼中世界的叙事解密类游戏,让玩家在游戏中代入这些失忆人群,体验他们生活中的人间冷暖。
在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张画面,左边这张模拟的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眼中、或者说脑海中的世界,不再有具体的整体形象,只剩下简单的线条来构筑整个世界,世界对他们来说,就如同迷宫一般。
而“我”要做的,就是操控小球在迷宫中进行探索,右边对应的现实视角也会随之移动。在一点点的移动中,找回自己失去的记忆。
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需要确认现在几点了,“我”在一篇迷茫中在迷宫里寻找到时钟。嗯,现在是早上九点钟,不早也不晚。
用过早饭之后,“我”好像该吃药了,接下来,该去要找到自己的药瓶在哪了。
吃药之后,脑子清醒了一些,“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好像更清晰了一点,能看到的视野也逐渐扩大。当然,也只是在一个不大的正方形之内。
在有限的视野之下,“我”开始在这件屋子中寻找着自己的记忆——书柜里的字典,那是1988年“我”从新知书店买的;墙上挂着的大衣里还有一张小票,那大概是“我”昨天又忘记掏口袋了吧;钥匙盒里又“我”的工卡,方便出门时候顺手拿着……
但“我”是谁,“我”现在又应该做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能继续在房间里艰难摸索着。
这是一张放在书桌上的高三学生成绩表,上边还有两名学生没进前250。看起来,“我”以前应该是位老师。
就在一切还在迷茫与混沌的时候,墙上的闹钟又响了。现在已经是下午一点。
吃过中午的药之后,“我”可以继续在迷宫与房间中寻找记忆线索。
只不过随着游戏慢慢深入、进入新的房间,迷宫也逐渐复杂了起来。接着,“我”走进一间挂满照片的房间,里头有婚纱照、有合照、有个人照以及与学生们的合照。虽然“我”已经不记得那些具体的人和事,但“我”隐约知道他们都是生命中很珍贵的回忆。
这就是这款游戏最大的特点,当“我”进入游戏时,正是处于一种完全无知的状态,不知道主角的故事,不知道剧情的发展;而每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在每天苏醒的时候,也一样是这种茫然无知的状态,在这一点上,“我”的身份和病患产生了奇妙的重叠。
通过在游戏中探索,“我”和游戏的主角一点点“回忆”起自己重要的人的点点滴滴。比如游戏中字幕会说“我爱养鱼,老伴却爱逗鸟,我喜欢睡前听音乐安神,老伴则是更爱听相声。”或许记忆总是会随时间而模糊,但爱总是不曾走远。
根据多家媒体对游戏策划阿栖的采访中可以得知,这个游戏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她的奶奶——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一位同时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与脑萎缩的病人、一位记忆逐渐衰退的普通人。
或许正是因为内容取材自生活,游戏中的细节也制作的十分逼真,比如在吃过药之后他们的所看到的世界会更清楚一些。阿尔兹海默症基本不能治愈,但是吃药至少能缓解病情。尽管故事并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反转,但正是这些简单的叙事过程在点点滴滴处打动玩家内心。
从玩家的反应来看,本作取得的关注度还是偏低。游戏目前在steam上仅推出试玩版demo,因此没有评分。而在B站中有9.4的评分,但评论数量也不多。
但正如游戏的宣传片中曾介绍,截止2021年,中国有1000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86.3%的人对此了解极为有限或者更少。笔者认为,《6栋301房》作为一款公益性质与充满爱与温柔的游戏,值得更多的分享,也值得更多玩家入坑体验。
我们用心关爱他们,也是因为他们也曾这么爱护我们。
总有一天我们也将老去,但爱总会相伴身边、不曾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