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在杨浦四平路街道同济西苑的一栋楼内,由于建筑设计原因,一楼有一户大门开在大楼的侧背面,与其他居民很少有交集。这户三室一厅里,住着6个人,他们是一家公司的同事。
平时,这6名年轻人早出晚归,很少跟邻居碰面。疫情期间,他们组成了一支代号为“107”的志愿者小分队,参与社区志愿工作。邻居们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是记得他们的门牌号:107。消杀、搬运物资、理发、抓老鼠、修煤气灶……在不少居民眼里,有事找“107”。这两个月来,6名志愿者变身成“全能室友”。年龄最小的室友是一名00后,当志愿者以来体重260斤的他竟然瘦了整整15斤。
同事瞬间变队友
配送物资“比上班还准时”
“107”的6位租客均来自同一家做节水服务的公司。其中,厉兆营是公司的销售负责人,其余几位是销售部的同事。平时,厉兆营和同事们住在一楼,刚好他们所在的“107”的门不是从大厅开的,而是在楼的背面开的,也因此居民们很少注意到他们。
二号楼是一栋21层的高层,两梯八户,有近160户在住居民。当小区封控后,他们发现楼上有同济大学的退休老教授、有独居老人、有一家七口的大家庭……当得知不少邻居是老年人时,他们决定要为邻里做些什么。
他们一起加入社区志愿者,成立一支小分队,名字就叫“107志愿服务队”。几个人分工明确,年纪最长的厉兆营负责协调安排,徐凯负责团购,孙晓宇负责消杀,姜修伟、汪凯、余勇负责运输。
从组织居民下楼做核酸,到生活物资分发、照顾孤寡老人,“107”都参与其中。他们年轻力壮,再加上一楼独特的居住位置——不和楼栋其他人员接触,便承担下了物资搬运和环境消杀两个最吃重的任务。
队长厉兆营介绍说,他们所在的二号楼有居民确诊,楼栋居民落实“足不出户”政策。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志愿者们分成两部分。“107”负责把货物从小区门口搬到楼栋下,做完两次消杀后再由楼内其他志愿者错时配送到每家每户。大家商量把每天分成6个时间点,由6名队员轮值。有的物资深夜才到达,有的物资是生鲜冷冻食品,还有急救药品的临时应急配送,他们都及时送到,且调侃说,“比上班还准时、还及时。”
有事就找“107”
260斤的小伙子减重15斤
几位队员在配合特保人员做好楼内消杀时发现,传统的喷壶工作时间短、消杀效果差。于是,“107”最年轻的小伙子、2000年出生的孙晓宇想办法搞到一台新式背负式喷雾器,对环境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杀防疫,包括进小区快递物资、楼道、电梯、公区桌椅板凳甚至楼道天花板、角落。
近来天气渐热,体重260斤的孙晓宇及时到每一个需要的位置开展消杀。虽然每次穿上防护衣做一次消杀浑身会湿透,但他还是咬牙坚持。这段时间下来,体重硬是掉了15斤。
有几次,楼上老人家煤气灶打不着火,徐凯立刻就穿上“大白”入户修理;二楼邻居两口子下楼做核酸,拿错了钥匙进不了家门,家里还有一岁多的孩子,徐凯见状,征得同意,设法爬到二楼防护窗,帮他们打开了门。队长厉兆营开玩笑地说,最近小区的猫开始抓老鼠了。有一次,有居民求助说家里水管被老鼠咬了也来找他们,队员帮居民修水管。“大家很信任我们,有啥事都会叫我们帮忙。我们前几天还给楼上老邻居理发。”
在一次次守望相助中,队员们和邻居们越来越亲近。原来,厉兆营、徐凯、姜修伟都来自山东临沂,妻子孩子都在老家。平时厉兆营都是半个月左右回一次临沂看望妻儿还有年逾七旬身患重病的老人,本轮疫情暴发后,5月1日他的老岳母因病去世,他也因为疫情管控没能够回去尽孝,虽然心里很难过,也只能遥遥的寄去哀思,默默地做着志愿者工作。
汪凯和余勇两个未婚小伙子则每次都提前“抢活”,主动承担更多的志愿服务工作。随着“107”和楼里的邻居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楼栋的气氛也非常融洽。
在小区里,尽管居民和他们素未谋面,在当志愿者时,因为穿着大白、戴着面罩谁也不认识谁,但大家都知道这个代号——志愿者“107”。
厉兆营告诉记者,他是去年9月份才住进来的,在小区住的最长的同事已经有几年了。“本来我们和这个社区没有交集。没想到因为疫情多了一份邻里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梁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