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大米水饭咸鸭蛋
编辑 | 大米水饭咸鸭蛋
其实微信到现在为止,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我敢说朋友圈绝对排第一位,不接受反驳。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说家里的下水堵了,我要去某宝看看有什么神器没有,我朋友告诉我,『去看它干什么?打开你的朋友圈看看,你想用什么吧,上面都有,顺便不还能支持朋友工作么?』
听到他的话我忽然不淡定了,我不记得有多久不关注朋友圈了,曾经能躺刷半天朋友圈的我好像“脱轨”了?
据不完全统计,近 90% 的人都排斥里面的广告和鸡汤,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感觉有几个广告也很正常啊,不过当这个数量占据了朋友圈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还能淡定吗?
曾经一个个充满生命气息,创意和幽默的名字渐渐的变成了『办证138xxxxxxxx、不孕不育139xxxxxxxx、用钱找我133xxxxxxxx等等......』的时候,有没有感觉我们仿佛是万千电线杆子之中的一个,而且上面满满的都是小广告,路过的狗还冲你呲了一泡尿?
▲有需要可以打上面电话
有的人说,『咱可以一直不加人,里面就我的朋友和家人』,可是咱得有基本需求吧?出门买个菜人家加你微信,去个商场买个东西加你微信,就是上门收水费还加你微信(看你啥时候在家呢)。
在各种盛情邀请下,我们开始随波逐流。咱们也不能总有勇气和毅力拒绝别人好友的申请啊是不?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想到了“聪明的办法”,我同意你的申请,但是我设置权限,“圈黑”你。
你是我的“好友”,但你看不到,也进入不了我的朋友圈;同样我也不看你的广告信息。我可以和你聊天,说我想说的话,但我以“设限”的方式,屏蔽了更多信息。相比于果断“拉黑”,这是一种留有余地的客气拒绝。
据说,朋友圈里,被屏蔽最多的是两类人:老师和父母。不然,偶尔的那些小牢骚、小心思、小动作、小谎言——比如逃课看电影、考前看球赛之类,岂不都暴露了?想要保留一点儿隐私,只能将他们“请”出朋友圈。
父母就更不必多说了。出去浪,喝酒泡吧,跟男(女)朋友甜蜜发朋友圈正嗨皮的时候,回复你一个『瘪犊子,快点回家啥的』我就问你憋屈不?上一代人藏日记、递小字条、藏情书的游戏,必须给他继承且进化成朋友圈里的“圈黑”。
▲圈黑就这么整
“群逃”这个现象,在任何“群”里都上演过,可能每个群都有你不喜欢或者想回避的人。最为激烈个性的表达方式,是退群。不过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们多数都是朋友邀请或者工作需要等等……我们拒绝不了或者不好拒绝让我们进了一个又一个的“群”当中去,退群就成为了一场“博弈”,你人缘好有人拉你回来,没人拉你是不是你的人缘太差?拉你,你又不回去,是不是又太矫情了?
而且有的每天一屏一屏的文字语音加广告,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咱默默的把免打扰点上吧,不过也很难挡住“好心人”不断的@你,退出,不好意思,不退,就好像有人在你心海里呲了一泡尿,真TM烧心。
那咱采取“沉默”的退出方式吧,在一个群里,我们假装不存在。有一点儿兴趣的,继续围观;没有兴趣的,看都不会看。往那一扔,爱咋咋滴吧。
不过,咱想“沉默”的退出,他还要私信你,这样的人中龙凤我就想给他磕一个,让他看看我是不是掷地有声,还得告诉他『往后点哈,别崩你一身血』。
逃离方式——决绝退出还是沉默不语?
言说方式——咄咄逼人还是点到为止?
这个问题咱们就别探讨了,比如——梅超风指甲那么长,是这么擦屁股的?杨过一只手,指甲怎么剪得?这些都是未解之谜,想搞清楚太累了……咱就率性点吧。
现在的科技让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和信息,也让我们越来越不自由脑子里被灌满了垃圾。在不断被清理的朋友中,有时候,拒绝,其实是一种美好,无视,才是最深刻的遗忘。
微信号:hongxu81145164
关注我看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