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情感;《大漠雄心》将“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抗沙治沙的故事搬上银幕,传递出奋战大漠、为民造福的情怀……这些作品在聚焦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的同时,做到内容创作与时尚表达相融合,让西部影视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自建厂以来,西影共摄制出品故事片、科教片、纪录片、专题片300多部,荣获了“金熊奖”等70余项国际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等270余项国内奖项。
“西影要坚持西部电影这条路。我们的先辈在30多年前已经创造出艺术高峰,我们要做的就是站在他们肩膀上,描绘出更壮美的艺术高峰。”西影集团董事长赵文涛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扬“把虚假赶出去”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汲取“集体创作”“文学改编”“以文养商”等成功经验,探索新时代西部电影的风尚气质、美学风格、人文价值,“让电影回到电影那里”。
“十四五”期间,西影将全面实施新时代西部电影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成立西部电影研究中心、确立文学改编孵化机制、实施青年导演支持计划、积极拓展影视产业项目、优化完善电影项目科学管理流程等系列举措,创作摄制25部电影、10部电视剧、20部网络大电影和网剧,努力讲好新时代陕西故事、西部故事、中国故事。
“总有办法”
走进西影大厦,墙上镶嵌的四个字“总有办法”,引人注目。
简单质朴的四个字,精准地概括了西影60余年的跌宕起伏。面对困难,总有办法,而这个办法,便是改革。
建厂之初,西影周围是一片荒地,大片农田围绕着厂区。在这样的环境下,以钟纪明、林丰、姜应宗等为代表的第一代西影人一手抓生产、一手搞创作,开启了漫漫拓荒之路。
从第一部新闻简报《陕西简报第一号》,到第一部彩色纪录片《古都青春》,再到第一部黑白故事片《雪海银山》……诸多“第一”背后是创业之艰,以及西影人“有问题克服问题”“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工作作风。他们用一页页剧本、一卷卷胶片、一颗颗敬业之心,记录着西部的变迁。
上世纪80年代,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打造属于西影的文化符号,让电影的旗帜在西部升起,成为西影发展之路上的新课题。
1983年,从事导演多年的吴天明担任西安电影制片厂第三任厂长。他深知,西影要发展,缺的不是电影产量,而是要改变陈旧的体制和涣散的人心。
大刀阔斧的改革自次年展开,“吴导开了一次具有震撼性的全厂大会,当场免除部分负责人职务,宣布新的临时负责人名单。这是要打破当时论资排辈、管理僵化的状况。”一位西影老员工回忆。
在内容创作上,坚持“让电影面向现实,面向老百姓”,聚焦西部乡土生活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在人才培养上,通过调整资金和奖金发放制度,激励创作积极性,鼓励年轻电影人深入生活搞创作;在宣传上,突破性地设置1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影片宣传,促进了电影宣传与推广的力度,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电影节,成为国内第一个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最高奖项的电影制片企业。
“改革打破制度藩篱,吴天明进一步‘引进来、走出去’,构建起高水平创作人才团队,一方面形成开放、进取的创作环境,吸引了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电影人才聚集,另一方面将员工送到高校培训,在电影的理论、技术、艺术等方面突飞猛进。”刘秦纲说。
这一时期的改革,西影创造了多项纪录,在全国电影制片厂中率先实现厂长负责制和“事转企”改革,率先在内部设立奖励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冲击和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格局被逐渐打破,民营资本开始以“挂标贴牌”的形式进入电影市场,港台电影和好莱坞大片占据了国内电影市场的大半江山。国产电影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与其他国有电影制片厂相似,西影发展陷入僵局:企业负担沉重、体制机制僵化、人才严重流失……
即使在最黯淡的时期,西影的改革探索也从未止步。2000年,西安电影制片厂依托电影主业创立了西影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实施股份制改革的国有电影制片厂。2009年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挂牌运作,成为国家电影产业布局的四大集团公司之一。
“十一五”期间,随着电影产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电影市场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440.69亿元,其中国产电影占总票房的六成。与电影产业高歌猛进相伴的是电影产业格局的变化。资本、人才、技术等产业要素聚集在北京、上海、浙江等东部地区,西部电影产业依旧面临困局。
“那些年的西影荒草丛生,破败不堪,出去谈电影项目总被拒绝,人家甚至不屑于和我们交换名片。”赵文涛回忆初到西影厂任职的情景,1800多名职工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窘境,整个单位依靠西影频道每年不足三千万的广告费和上级部门的补助艰难维持。
作为老国企,体制机制改革中的硬骨头当属人事机构改革。为打破“铁饭碗”观念,西影全面推行市场化人事管理改革,确立了“谁用人,谁管理,谁考核,与谁签订劳动合同”的管理原则。通过优秀人才引进、内部竞聘上岗、工资绩效考核等有效措施,让人才结构得到充分优化,西影的活力也随之得以激发。
几年来,通过竞聘上岗,集团本部由原来冗余庞杂的215人压缩为57人;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员工,年龄结构年轻化,业务能力由单一型向复合型靠拢;集团员工人均产值由2015年的10.44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34.34万元,增幅高达229%。
改革推动发展,目前西影的资产总额由2016年的5亿元增长到35亿元,年营业收入由5100万元到如今突破2亿元。
“一体两翼”再出发
如今,人们路过西影,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围墙的电影主题街区。砖红色的苏式办公楼、摄影棚、洗印车间、置景车间留存着历史的记忆,电影博物馆里放映机、老胶片、老爷车、电影特效展示着电影产业的前世今生,国内最完整的一条胶片洗印修复及数字化生产线仍在修复老电影和视频档案,市民游客在文艺气息浓郁的咖啡馆和电影主题餐厅里休闲娱乐……
2019年8月,西影按照“无伤痕开发”理念,投资10.3亿元,在老厂区基础上打造的“电影圈子·西影电影产业集聚区”全面对外开放,承载着西影再次启航。
“上世纪80年代,西影在大银幕为人所熟知。到了90年代后期,路过西影门口,看着紧锁的大门和高高的围墙,谁也不知道里面在做什么。现在,西影拆掉围墙,以更加亲切和多元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共创西影的价值。”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王强说,在他看来,西影拆掉的不只是物理上的围墙,更是发展观念上的围墙——改变单一发展模式,探索国有电影企业构建影视产业链条的多元路径。
为抵御影视市场风险,发展主业,新时期的西影逐步构建起以影视为核心,文旅、传媒协同发展的“一体两翼”战略格局。
影视是西影的根。但2000年以后的15年间,西影电影创作生产几乎停滞,业务主要以“挂标”“跟投”为主。2016年,决定回归主业的西影,率先启动西安电影制片厂的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引入资源、增资扩股等举措,实现了企业的战略化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并不断完善影视创作生产体系,聚集了40余家影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6年来,西影影视剧投资累计超过3亿元,是过去15年投资额的2倍,影视主业收入也由5年前的不足4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亿多元,稳步回归国有电影企业第一阵营。
在投资出品影视作品之外,西影还探索出影视版权运营的新路子。
电影《大话西游》是西影版权维护和运营的首部曲。由于多年疏于管理,市场上《大话西游》的游戏、周边、影视产品甚多,却都与版权所有方西影毫无关系。2016年起,西影通过法律与商业手段发起维权。2017年4月13日,西影修复并加长重制院线电影《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上映,累计票房收入1.8亿元,成为华语复映影片最高票房。随后,围绕《大话西游》IP,推出电影《大话西游之缘起》《大话西游之成长的烦恼》、网剧《大话西游之爱你一万年》,以及多款联名产品和主题数字藏品。
“西影有300余部影视版权,我们通过版权资源保护、经典IP全产业链布局、数字技术与版权产业融合发展等一系列举措,统筹推进影视版权的创造、保护、运用、管理与服务,挖掘利用影视版权‘富矿’,实现了版权收益破亿。”西影集团总经理黄献松说。
围绕着“电影生活化、生活电影化”,电影圈子内的西影大厦、西影电影博物馆、胶片电影工业馆、西影艺术档案馆、西影TIME商业综合体等,每一个业态都和电影息息相关,“影视+文旅”的跨界融合使老牌电影国企在市民生活中重新释放电影的力量。
每逢节假日,露天电影、音乐节,或是创意市集、艺术展览,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到电影圈子“打卡”。“我没能见证西影上世纪的辉煌,但是现在的西影用年轻化的姿态,让电影走出电影院,作为文化元素融入我们的生活。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与电影、与西影的距离更近了。”“95后”西安市民刘明说。
在影视传媒方面,西影一改以前仅靠西部电影频道广告收入勉强度日的状况,紧抓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整合西影视频网络视听平台、西部电影频道两大平台资源,在创意策划、内容制作、宣传推广、技术更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融合。西影传媒融媒体业务实现“一次内容制作,多次联动分发”,逐步形成了以融媒体业务为核心,网络影视、影视科技、商业化等协调发展的全新格局,板块收入超过1亿元。
重塑辉煌,超越辉煌。赵文涛说,在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时代,现实主义创作风格重新回归大银幕,西影会坚持以电影主业创作为核心的思想不动摇,探索和坚持属于西影的电影艺术主张,坚持“文化价值表达与艺术成功是最高的评价标准”,同时打造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条,继续深化改革,让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活力,擦亮西影这块金字招牌、文化品牌。(记者孙波、贺占军、蔡馨逸、刘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