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3-sign.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7ebd97b0c96e4d6886a22fa54d92c483?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5584630&x-signature=w05JQBafgzPGjp0v5Pk3iN7C4mM%3D&index=2" width="640" height="427"/>
这样,在写稿时,拟大纲是否做到尽善尽美?逻辑是不是无可挑剔?素材有没有达到最强支撑?引用有没有用到最优?主题有没有最美升华?文章表达有没有至真至善?
这些都需要耐心细心精心,都不是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因为我的快,这些都成了我的短板。
昨天看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神作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文章至真至朴的高境界。
别人眼中古老荒废的地坛,在作家史铁生眼中是这样的“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读之,立刻觉得地坛有了生命,像一个苍老的老人,讲述一段沧桑的故事。精致而又厚朴,淡淡气息却又雄浑有生命力。
园中的小动物是这样的: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普通的不起眼小动物,在他笔下如小精灵一般。让人立刻就眼前一亮:“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荒废是无人修葺打理,而里面萌动着各种活泼的小生命,那份自在与灵气,却是吸引史铁生的地方,也是他全部的精神食粮。
史铁生的文字难以逾越。
他的每一个细节似乎没有雕琢,每一个节点,转换都是自然而成,淳厚质朴。别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他好像就是手到拈来。
多读经典,多向名作学习,掌握细节的精致表达,情趣意境方面的提纯升华,以求落尽功夫,自然天成。
03 写作就是要向内求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回到写作的初心,我喜欢文字,学习写作,是为了自己吗?
看书,学习,吸收优美的文字背后的文化精粹和精神力量,让自己灵魂至善,奔向至美。
初心如此,可是操作过程中呢?
有时候一篇稿,急于速成,不肯苦下功夫,想优化大纲,觉得百抓挠心时就叫苦不堪。
文字方面一蹴而就,不肯细细打磨,经常是被人说出缺点,才肯认真去纠偏,才发现缺漏连连,自己猛滴冷汗。
素材方面只求合适就行,没有追求主题完成得尽善尽美。这样的粗制滥造出去,作品怎么能有竞争力,怎么能打造出色的个人形象呢?
看看大师们都怎么说:“要是没有把应当写的东西经过明白而周到的思考,就不该动手写。——车尔尼雪夫斯基”
“随事立体,贵乎精要;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刘勰”
“写作中要慢中求快,切不可灰心!不妨把你的作品放在铁站锤上二十次。——布瓦洛”。
作家史铁生原本有着一双健壮的双腿,他是长跑健将,本以为他能奔跑一辈子。
但是在最好的二十岁的年龄,他突然失去双腿。后来他在绝望中爱上写作,写出了《我与地坛》,人们这样评论:“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生死之命的哲思思考,映射着他对写作的狂烈热爱。白纸黑墨,字里行间,史铁生一如空中庙宇般矗立,并非在沉沉雾霭之中,而是朗照万里,高高然的清明存在。”
就如姚育明的评价:“1991年整个中国文坛没有文章,只有《我与地坛》立着。”
他一个人,一篇文章,撑起了整个文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用生命和灵魂,滴血而作。
史铁生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当他发现他成了写作的“人质”,他就明白,要让“史铁生”成为素材,而是永远写不完的素材,只要能把这个“我”写明白,就够了。
就像村上春树,他不羡慕别人灵魂如泉涌,因为他自己就是灵感,他用跑步+游泳+写作他创造心流,不断地向内求,挖掘自身,贪婪地向生命深处索求灵感,以永不放弃的精神向生命源头攫取资源。
这样的向内求,才是最接近写作,最接近生命本真的答案。不断地向内求,寻找独立又丰富的自己,而不会被文字所驾驭,成为附庸。
最后,还是用史铁生的话说:“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世上只有一个史铁生,他已成为一座丰碑。
世间有一个我,以写作治愈灵魂,治愈自己。有幸热爱写作,在人生逆旅中,如何释怀自我,苦乐自尝?唯有写作。
2023,我将更好。因为,想让一颗躁动的心走向平静,只有不断向内求,去写,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