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编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只有是“精神富足”的城市,才能安置人们最美好的生活梦想。在这样的城市里,哪里能找到浩瀚无限的精神财富?图书馆无疑是重要的答案。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图书馆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灵的休息地,宽敞、智慧、包容、温暖。今天,我们展示了多个城市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故事,讨论公共图书馆如何成为文化空间、精神家园,使一个城市“书香缭绕”。
光明日报记者严星华光明日报通讯员张荣军
在很多深圳人的记忆中,每年11月都萦绕在浓郁的书香上。因为这是深圳引以为傲的“读书月”。今年第23届深圳读书月正式以“阅读时代新编,创造文明典范”为主题。
这个城市对读书的热情贯穿全年。近年来,深圳致力于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遍布公共图书馆和城市街区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构成了一幅百姓旁边的“书香画卷”。来深圳发展、在深圳长大的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特殊归还仪式
展现城市的浪漫
一个行李箱,两个大包,肩上沉重的书包33549月15日上午,林梦出现在深圳图书馆门口,等待着她特别定制的“归还仪式”。
9月14日晚上,图书馆工作人员接到了林梦的电话。回到家乡照顾母亲,在这个深圳奋斗了近20年的自由译员即将离开。她希望以归还自己借的56本书的方式告别这座城市。
请求很快得到同意。第二天,林梦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还书。机器一发出“返还成功”的声音,林梦的眼睛就红了。“恐怕再也见不到这么好的图书馆了。”" "
2004年春天,林梦从江西老家来到深圳。没过几天英美文学专业毕业的她去图书馆办了一张读者证。后来她辗转于深圳和家乡之间,直到2009年才回到深圳。这些年来,她陆续从深度绘画借了2000多本书,最后受到书香的影响,选择了翻译职业。翻译初期,林梦几乎每天都发很深的画。“像上班一样打卡,坐一次就一天,等到闭馆才回家。”
目前,林梦先后与多家著名出版社合作完成了十余部作品的翻译。在“还书仪式”上,她把自己的三部译本捐赠给了深度绘画。“我喜欢深深的画,我大吃一惊,意识到深深的画也爱我。这是这座城市的浪漫,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大量资源活动
帮助发掘自我
林蒙翻译事业添砖加瓦,还有一系列文化活动。例如,伴随她两年的《深圳学人西南书画》诗词鉴赏和写作学院。研修班由沈涛和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共同设立,邀请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多名教授免费向市民开放。
和林梦一样,唐所长也很受图书馆的滋养。2018年,他从陕西来到深圳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准备考研。准备考试的时候,他去福田区南华小学当保安,抓住一切机会去深圳图书馆学习。
“它真大!有那么多书。"唐所长很快就迷上了这里。除了准备考试外,他还喜欢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相关的书籍。他经常在深深的图南书房里放着四书五经的书架前慢慢拿出一本《啃吃》,写下看不懂的地方,上网搜索,或者问老师。
这个保安不仅喜欢读书,还能创作。张贴在南华小学入口处的4字符孚《南华赞》出自唐所长之手。乔木南华,书音朗朗,丁妙玉,边史变迁。“精练的勇士、整洁的文具、唐所长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创作了这部财富。
近年来,深圳致力于打造“十分钟文化圈”,并通过市民线开设图书借阅渠道。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公共图书馆(室)、自助图书馆1043个,文献总收藏量5698.26万册。其中,465个公共图书馆、235个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71辆书香亭实现了统一服务,市民可以方便地使用“凭一证走遍全城”、新书列车、提前贷款、快递回家、文献借阅等创新服务。《云商图书馆》用指尖飞跃,使读者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阅读。
公益城市书房
温暖读者的心
离开深圳地铁4号线小虎站,迎面而来的近代风给人以“百年一刻”的创想感。沿着光配北路走了一会儿,发现了土楼、古屋、院子和另一个空间,这里就是龙华市书房之一的1510图书馆。
两年前,13岁的小女孩小谢跟着妈妈刘来到了1510图书馆。当时,小谢因为家庭变化,出现了压力创伤心理障碍,在家休学了几天。她拒绝与外界沟通,不肯出门,刘女士在眼里不禁惋惜。她想放弃事业,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偶然的机会,刘女士来到这个图书馆,被整个书、整个房子、绿色式的环境吸引,更加被纯粹的公益、复读的理念感动,申请成为图书馆的守护者之一,女儿也被带到了这里。
渐渐地,小谢接受了1510图书馆。堆积如山的书让她随意阅读,有安静古朴的气氛,让她安心画画。刘女士没有故意提醒女儿。耳濡目染,努力公益,宣传读书的志愿者,天真烂漫,勤奋学习可爱的孩子,一点一点进入了小小的感恩之心。
有一天,小谢答应组织与孩子相关的活动,并开始与周围的人沟通。“妈妈,我想回学校。”不久,刘女士听到了女儿的这句话。那一刻,她又惊又喜。
从那以后,小谢再也不让妈妈担心了。她对生活积极乐观,在学习上分秒必争,据说今年高考成绩“相当好”。
创造“小而精”“近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如1510图书馆,让市民们可以拐弯见书,这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心。今天,这种“城市书房”
在龙华区已有近百个。无数爱书之人在这里孜孜不倦,无数温馨故事一天天精彩上演。读者行走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内。新华社发
小读者在位于正定新区的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使用电子屏查阅书籍。新华社发
【讲述】
点亮一盏灯,守候需要我们的人
讲述人:杭州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冬
我始终认为,图书馆不只有藏书的功能,更有包容的情怀。2012年,我来到杭州图书馆,惊喜地发现,这里90%的面积对读者开放。整洁的书桌、舒适的沙发、明亮的玻璃窗、柔软的地毯,都给人回家的感觉,也诉说着“平等、免费、无障碍”的服务理念。
“不拒乞丐和拾荒者”,或许是人们对杭州图书馆最深的印象。2014年,“拾荒老人”韦思浩在这里仔细洗手后阅读书籍的照片感动无数网友,他们称杭图为“最温暖图书馆”。其实早在2003年,杭图就在全国率先推出免证阅览制度,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2010年,正式开通杭州数字图书馆,供读者免费浏览使用;2017年,又在全国首推信用借阅;2019年,率先实现全市范围免借书逾期费……回头看,这些不断降低阅读门槛、便利读者的措施,正是我们为保障每个人平等享有阅读和文化权利而做的努力。
我们有很多“铁杆读者”。八十多岁的裘建强退休后几乎每天都来“泡”馆,十年来,他从读者变为作者,自己写了两本书;盲童叶祖逸在杭图盲文分馆摸读了上百遍《三国演义》,他说要把书里的故事说给大家听。还有许多读者在留言中感谢杭图的陪伴,说它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杭州是国内最早实现快递借还书的城市之一。2020年,杭图开启“一键借阅”公共图书馆线上服务新模式,通过手机“点单”,每月借阅量突破万册。今年起,杭图联合杭州市图书馆事业基金会和杭州上城区、西湖区图书馆,建设了“即刻抵达、触手可及”的“杭州邻里图书馆”,打造小区居民身边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成了“五分钟阅读文化圈”。
有读者说,杭州图书馆存在的意义是:无论你来不来,我都用平等的态度、温暖的服务、温馨的空间等着你。作为“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我们将始终为城市点亮一盏灯,守候需要我们的人。
书香伴随,温暖前行
讲述人:郑州图书馆馆长李红岩
2021年7月,一场特大持续强降雨突袭郑州,不少市民被困。我们图书馆第一时间作出“郑图不闭馆,为市民读者彻夜守候”的决定,并通过微信、微博、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群众传递信息。很快,陆续有市民来了,我们提供热水、简餐、无线网络、书籍和休息场所,许多人在这里以书香化解了内心惊慌。
“担心了一下午,看到孩子平安无事,热泪盈眶。感谢郑州图书馆。”一位母亲通过微信公众号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后,动情留言:“图书馆平时庇护灵魂,在这种时候还能庇护身体,很温暖。”
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到日常给予点滴关爱,从1953年成立起,郑州图书馆始终践行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为社会提供一个温馨、美好的“心灵空间”。我们设立了开放至深夜零点的“夜读吧”,让每位求知奋进的学子都有处栖身;提供恶劣天气预警、特殊情况延时等服务,让阅读更加静心高效;随时“增开区域、增加桌椅”,不辜负每一颗勤奋好学的心灵;元宵节猜灯谜,中秋节送月饼,春节奉上精美的文创产品……丰富的文化活动,让读者在这里的体验更加立体。我们还和480个联盟馆、79家城市书房一起,构建“郑州公共阅读生态体系”,实现了文献资源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让阅读真正走到市民“家门口”。
我们还不断尝试,在图书馆打造提供各种公共文化服务的大讲堂。2014年以来,“图乐”品牌阅读活动已举办600余场,名师主讲的“天中讲坛”,受益者逾1600万人次,“启源故事会”“与经典对话”“手中的非遗”等活动都场场火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还书时,他总会提着一个大编织袋,里面有几个鞋盒,书被用心地装在盒里。问起原因,他羞涩地说:“我是个建筑工人,书很金贵,我怕把它们弄脏。”难忘的另一幕,是在2022年第一天。我值班时收到了郑东新区外国语中学小读者送来的特殊礼物——三颗大白兔奶糖,还有美好的祝福:为了读者,你们过年也不休息,希望你们新的一年“甜甜蜜蜜”。
对我们来说,这沉甸甸的编织袋是读者给予的最高赞赏,大白兔奶糖的甜蜜也是最动人的祝福。我们将一如既往,为城市文化建设助力,与市民读者温暖前行。
图书馆是我的“第二所大学”
讲述人:国家图书馆读者王甫君
我和国家图书馆的缘分,可以追溯到高中时。那时国图在北海公园边上,面积比现在小多了。开馆时间很长,我在学校上完晚自习后还可以赶去看会儿书。图书馆就像知识的海洋,我们在她的怀抱中遨游。每本书的借阅卡都填有借阅时间和借阅记录,翻阅图书,就像探索着它们的生命轨迹。
后来忙于工作,直到退休后,我与图书馆的故事才又多了起来。尤其是2014年国图数字共享空间开办了老年课堂,我更成了这儿的常客。
以前,我不会用电子设备。国图数字资源与智能化设备使用培训班上,数字资源服务组的工作人员耐心教我们操作。我经常参加国图讲座,历史文化领域专家的讲解让我对许多问题有了新认识,结束后我还会去借相关书籍。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让我可以保持心态年轻,跟上时代潮流。工作人员也经常为我们答疑解惑,他们的善良、敬业、负责,令我倍感温暖。
在这里,我还以文会友,有了不少知己。这些书友、学友们虽然很难经常参与线下活动,却总是和我微信交流,怀念来国图读书的日子。比如我的好友刘大姐,因为年岁渐长、身体不适,现在住在远郊的养老院,进一次城特不容易,但只要时间允许,她隔一段时间总要回一次老年课堂。
我与图书馆的情愫也影响了我的外孙女。她很小的时候,我去上课前总把她带到图书馆的少儿馆,选两本书给她讲解。剩下的时间由她自己看书,下课后,我再接她回家。这也使外孙女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现在的图书馆,除了提供宁谧的环境、丰富有趣的书籍,还提供着各种各样老少咸宜的文化活动。这样的变化,让我觉得特温暖。我有了退休之后的“第二所大学”。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严圣禾、陈之殷、王胜昔、陆健、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张郗郡、张幸格、李镜媛、李健、解晓毅)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3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