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取微信名字占卜】网络占卜,小心陷阱

时间:2023-03-14 04:43:5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仕途不顺,情绪坎坷。你知道这和你的星座有关吗?”

“三大财运最强星座,看你在不在!”

“十二星座中最完美的交配!是你和你的那个人吗?”

网上做过星座占卜的人都知道,很多占卜平台需要提供个人实名、手机号码、生日甚至身份证号码。发生这种情况要小心。因为一旦按照指示输入实际信息,就会落入犯罪分子的陷阱。

微信“算命”测量“前世今生”

市民的个人信息被盗

“手机游戏,输入自己的名字就可以‘计算’和‘前世今生’,随后垃圾信息不断涌来,是意外的‘收获’吗?”天津王女士抱怨道。王女士体验的是微信朋友圈时很火的占卜类游戏,只要输入个人真实信息,就可以玩“算命”,用户可以与其他朋友分享测试结果,提醒其他朋友参与这个游戏。

浙江温州的赵老师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不久前,他在微信朋友圈上做了一个名为“不久后你将成为大富翁”的小测试,垃圾邮件、骚扰电话纷至沓来。“卖房子的人、推荐理财产品的人、招生、发表有偿论文等。”赵老师说,在进行这项测试时,根据要求和程序输入了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

除了“前世今生”、“大富大贵”测试外,这种游戏还有“测量5年后的生活”、“测量后半生有什么机会”、“测量未来身价多少”、“测量前世是什么样的人”、“测量实际心理年龄”等很多变体。

很多用户以“有趣”的心态参与了“免费算命”的测试。但是,很多用户没有意识到,由于“神奇”的测试游戏本来就挖了“坑”,个人信息很可能被泄露。

微信保安专家介绍说:网络上有很多各种算命、测量身价的游戏。这些游戏名义上是预测现在和未来,实际上很可能在窃取个人信息。这种应用程序制作简单,成本也低,所以用户参与游戏时需要输入姓名、手机号码等多种信息,这些都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此后,后台数据库可以根据零碎信息组合用户的全部个人信息。如果用户再次使用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这种金融电子账户安全令人担忧。

“AI看相,算命”?

面部特征或别人的“摇钱树”

之前还有一个名为“AI脸”的小程序。据悉,AI学习了近20万人的真实脸部样本数据,只要上传个人照片,就可以提交完整的“脸部”报告。通过记者的体验,我发现同一张脸改变了角度,人生也改变了。接着记者又拿出了自己爱犬的照片,虽然在认识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错误,但AI仍在努力解读。

相关人士表示,算命的人能认为这个结果是正确的,在于信息的对接形成了一种思维局势。做测试的人从与命运一致的方面进行解释,并筛选出与命运不一致的信息。

专家提醒很多网民,看照片可能是一种消遣。但是,在不经意间,自己的面部特征和掌纹信息很可能成为别人数据库中的“摇钱树”。上传手相很可能会泄露指纹信息。上传个人简介照片就像泄露个人的面部信息一样。目前有很多身份识别使用的指纹和面部识别,会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危险。

个人信息泄露无处不在,毫无防备,如何识别信息泄露风险,提高防御能力?公安机关总结个人信息泄露后常见的五大类型的犯罪手段,帮助大家掌握防欺诈知识,树立安全意识。

常见的五大类型的欺诈

一、虚假消息类

网络平台抽奖欺诈: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等虚假娱乐节目或知名企业向受害者发送虚假巨额中奖通知,并以“个人所得税”、“手续费”、“保证金”等为借口进一步实施连锁欺诈。

汇款诈骗诱惑:犯罪分子直接要求用集体短信向一个银行账户汇款。因为受害者正在准备汇款,所以收到这种汇款诈骗信息后,往往不仔细确认,直接把钱存入骗子账户。

贷款欺诈诱惑:犯罪分子向资金不足者发送信息,表示可以提供小额短期贷款,月利息低,无需担保。如果当事人相信是真的,对方将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欺诈。

危机地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危机地国向公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等虚假链接,受害者点击后在手机上植入获得银行账户、密码和手机号码的木马,进一步实施犯罪。

ATM虚假公告诈骗:犯罪分子提前堵住ATM机出口,在ATM机上贴上虚假服务热线公告,诱导卡用户在卡“吞”后联系取密码,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卡,偷用户卡内的现金。

二、警报通知类

伪造公检法等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受害者打电话,涉嫌盗用私酒身份信息,以洗钱等理由要求将资金转入国家账户,协助调查。

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诈骗:犯罪分子可以冒充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者系统有异常,被别人利用、透支、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条例,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

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査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教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资金到账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将钱转走。

➤包裹藏毒诈骗: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为由,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虚构绑架诈骗:犯罪分子虚构事主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

➤冒充黑社会诈骗:犯罪分子事先获取受害人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然后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三、消费陷阱类

➤低价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获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

➤购物平台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购物平台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虚假购物网站诈骗: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即被划走。

➤机票改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钓鱼网站诈骗:犯罪分子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事主登陆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快递签收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随后,快递公司人员将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签收,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四、情感爱心类

➤冒充QQ、微信好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事故”等急需用钱的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虚假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吸引大量善良网民转发,实际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虚构交通事故诈骗: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

➤“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一些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虚假药品、保健品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冒充名医、专家在电视、报纸、电话、互联网推广营造“诊疔权威”假象,在骗取信任后,虚构、夸大受害人病情,高价推荐“三无”药品、保健品,进而实施诈骗。

五、收益回报类

➤高薪招聘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金融交易诈骗: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的搭建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事主资金。

➤兑换积分诈骗:犯罪分子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以兑换智能手机,如果受害人同意兑换,对方就以补足差价等理由要求先汇款到指定账户;或者发短信提醒受害人信用卡积分可以兑换现金等,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后,银行账户的资金即被转走。

如何尽量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1、远离社交平台互动类活动

现在很多社交平台,以填写个人信息生成有趣内容分享为手段获取大量用户信息,建议不要参与。

2、安装病毒防护软件

生活中往往由于点击一个链接或下载一个文件,就被不法分子攻破窃取个人信息。因此,安装防病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护和病毒查杀成为必要手段。

3、不要连接未知WiFi

现在公共场所常常会有免费WiFi开放使用,但不法分子也借机设置钓鱼WiFi窃取个人信息,一旦连接到他们的钓鱼WiFi,手机就会被他们反扫描,使用过程中输入相关账号密码等信息,就会被对方窃取。因此,在公众场所尽量不要去连接免费WiFi。

4、警惕伪基站诈骗

警惕手机短信里的手机账户异常、银行账户异常、银行系统升级等信息,这些有可能就是骗子利用伪基站发送的诈骗信息。遇到这种短信不要管它,建议联系官方客服人员咨询。

5、妥善处理好个人信息单据

日常单据不可小觑,例如快递单上会有我们的手机、地址等信息,一些消费小票上也包含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因此建议妥善处置,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6、不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通过各种方式提现是犯罪分子最常采用的洗钱手法之一。有人受朋友之托或受利益诱惑,使用自己的个人账户或公司的账户为他人提取现金,为他人洗钱提供便利。请切记,账户将如实记录每个人的金融交易活动,请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个人信息泄露了应该怎么办?

一旦个人信息泄露也不要过于恐慌,你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更换账号

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

2、更改重要的密码

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3、报案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避免个人信息“主动泄露”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成熟,个人信息保护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有的个人信息泄露是第三方平台因管理不善导致“被动泄密”,如各类网购、虚拟社区、社交网络账户等,登录时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个人信息。而有的则是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主动泄密”。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筑起个人信息“防护墙”。在遇到这种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的娱乐平台时,要谨慎对待,千万不要图一时之乐而泄露自己的重要信息!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