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微信怎么去除电话备注名字】标价5元卖2000元!老人为骗子求情!但是对方的微信便条让人叹息

时间:2023-03-12 12:10:1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警察同志,你能不处理他们吗?“80多岁的陈大伯(化名)面对民警,向骗子求情,暗自惊讶民警。

“他比我儿子更关心我,所以我把他看作‘瘦儿子’。”

陈大伯还不知道。他承认的这个“瘦儿子”是手机上陈大伯的主席是“仆人4”。除了“仆人4”之外,“瘦子”还与更多的“仆人”联系在一起。不是通过虚假的夜游询问温暖,而是通过连续欺骗的方式高价向老年人出售所谓的“贵重保健品”。

让很多老人完全伤心的是,养老金养老金买的保健品被确认含有西地那非、二甲双胍、格力苯脲等非法添加剂。

最近杭州钱塘区公安分局一起调查了向老年人非法销售保健品的事件。通过初步调查,该事件集团获得了近400万韩元的非法利益,受害者遍布全国,其中大部分是80岁以上的老人。

事件的棘手之处在于,像陈大伯这样的老人不止一个,有些人甚至放弃申报。民警胡立东嘘道:“这些‘保健品’与保健完全不相称,伤害身体。”我也是老人家的孩子,真的不忍心直接告诉老人,只能让家人工作。另外,有些老人根本没有证据或举报,家人知道,怕家人骂,这也大大增加了调查困难。" "

爸爸在“瘦儿子”上花了数万韩元。

亲生儿子终于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

去年年底,全塘区公安分局欢食药大队得到了市民陈老师的帮助。

“我爸爸最近买了很多健康食品,但没见过招牌。老人承认花了很多钱,能不能帮忙看看非正式的情况。”

民警很快找到了陈叔叔。面对警察,陈叔叔没有像和儿子沟通一样吞吞吐吐,而是把大致情况说得比较清楚。

87岁的陈叔叔3年前夏天认识了自称是某老人协会职员的刘某。刘某当时主动打电话,刘某首先介绍了老人协会照顾老人的政策,还探询了他的身体状况。一听说千代白的血压和血糖比较高,刘就唠叨起来,总是开始卖。

“我早期想买‘降糖胶囊’,吃完后好像真的很有效。另外,他的售后太好了,每天打电话问问他身体好不好。”

独居老人陈叔叔被刘某的热情感动了。陈大伯心里也在数数。刘某销售的保健品价格逐渐提高。50 ~ 2000,最后几万,保健品买得越多,卖得越多,越贵。

在心中,陈叔叔把刘某视为自己的“健儿”。情况不对,直到亲生儿子知道为止。

“我去看爸爸的时候,发现他房间里还有一些‘保健品’。他说吃东西有用,我想也不在乎。之后家里和进货一样堆在一起,没听说过这种东西的品牌。

亲儿子的劝告效果微乎其微。陈叔叔还有点生气,给儿子看了对方送的赠品。“床单、餐具、古币等,这都是什么!老人还告诉我他们在微信联系。不像骗子。我不想和爸爸吵架。只报警。"

之后,全塘区公安分局、联合区市场监督局去陈大伯家取了“保健品”样品。检查结果显示,陈大柏购买的“保健品”中含有西地那比、二甲双胍、格力苯脲等非法添加剂成分。

收入5元卖2000元

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民警调查显示,这批“保健品”的进货价格为5元。犯罪嫌疑人打包的话最多可以卖2000韩元。

但这不是犯罪嫌疑人最可恶的地方。为了让老年人发挥从“感觉”到“保健品”的功效,增加了很多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有害的成分,让老年人充满信心。

正如民警所说:“这些嫌疑人嘴上关心,但心里比谁都狠。”

像陈诺伯买的药品一样分析,里面的添加剂西地那非、二甲双胍、格力苯脲是什么?

西迪纳比,俗称“伟哥”!长期服用会对老人心脏等产生不良影响。二甲双号和格力苯脲可以治疗糖尿病,但副作用也很明显。特别是格利文脲,长期大量服用会导致低血糖和肾病,甚至死亡。

”举个例子。他们卖的东西之一是“海马益信王”。包装上写着含有鹿茸、鹿鞭、人参灵芝提取物

高档名贵滋补品对不对?但嫌疑人交代,他们进货成本5元都不到,这些名贵药材怎么可能有?”胡立冬说,“除此之外,每一款印在药品包装上的生产厂家,在网上均查不到。”

很多来到派出所,并得知这全部是一场骗局的老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民警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骗子记录的表格。信息显示,犯罪嫌疑人根据老人购买的价格高低,会“回赠”一点小礼物,让老人家高兴。

比如买了几百块,送一本台历;买了大几千,送一套马甲。像陈大伯这样的“仆人”,会送一些驼绒裤、老酒等等。在暴利面前,这些礼品根本算不上多少成本。

但偏偏是这些礼物,让老人们对骗子愈加深信不疑,觉得骗子是真的关心自己,把自己当亲人。

起底爱做“干儿子”的嫌疑人

保健品行业出身,获取大量老人信息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民警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余某某。余某某反侦查意识之强,让民警调查起来也非常困难。

2018年,他与朋友吾某一起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主要目的就是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他们从上级王某处进货,“一共有8种,什么‘虫草’‘美国黑金’‘鹿鞭王’‘降糖胶囊’等。”

这家公司一般会选择在高档写字楼租办公室,定期还会搬家。“保健品”不放在公司,而是放在距离公司5公里的员工宿舍隔间。

平时,由余某某亲自负责收发货,吾某则负责管理仓库和包装产品,他们另外招了两名客服负责电话销售。

整个公司,就这么4个人在运作。他们是如何找推销对象的呢?

86年出生的余某某,此前在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工作。在这行做久了,他明白一个道理:老年人渴望长寿、渴望关爱、渴望交流。这也是他能屡屡行骗成功的最大原因。

之后,他私自拷贝了原公司的客户名单,还在网上花钱非法获得大量老人信息。

随后,余某某团伙便虚构各类老年协会、退伍军人保障协会等名义,逐个向名单里的老年人电话推销。

余某某行骗还有两大特征,值得大家警惕。他从不在公司或者仓库所在的小区寄件,而是专门跑到附近几个小区,用别人的身份证发货,而且几乎每次都选择到付的方式收款。民警回头追查起来,就非常困难。

记者从钱塘公安了解到,民警将余某某、吾某、张某等人刑事强制措施后,又在其员工宿舍内搜出8类有毒有害保健品1100余盒。为使证据链完整,今年6月,钱塘警方赶赴河南,将余某某的上家王某某抓获。

王某某也并非生产厂家,而是一个二道贩子,可见“保健品”成本之低。

目前,此案嫌疑人因涉妨害药品管理罪、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被移送起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究竟哪些老人容易被骗?

最重要的,还是子女关心

采访中,民警和记者提到两个让他印象特别深的事情。

第一,这个骗局,和过去传统的老人保健品骗局有所不同。过去很多骗子都会组织老人到网点“上课”,通过不间断的给老人洗脑,让老人相信保健品的作用,从而下单购买。

记者家中一位老人,就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在家属白天都去上班,也不住一起的情况下,老人三天两头和朋友去家附近的培训点上课,并买了一大堆羊奶粉回家。同时,

老人家也收获了“培训老师”送了赠品,说有任何需要,直接给他们打电话就行。

后来家里堆得多了,才被家属发现。可就算怎么问,老人家也不愿意说到底花了多少钱。一是怕被子女骂,二来也是不确定对方是不是骗子。

直到记者陪着老人去培训点退货,退回了一万多块钱,才知道原来这些“羊奶粉”竟然这么贵。

但这次报道中的骗局,公司不开培训点,不需要大量“老师”上课,整个公司只有4个人。

他们和老人都不需要见面,通过固定电话和微信联系(微信只有“大客户”才会加,还给老人家备注“仆人”),成功骗取了几百万的利润。

第二,哪些老人容易被骗?民警梳理发现,这些老人有一个普遍特征:独居老人,学历阅历不低,年龄偏大,身体并不健康。

也正是这些独居老人,才会缺乏关爱,需要关心,把骗子当成“干儿子”。

也正是这些学历、阅历不低的老人,才会掌握“快递到付”、懂得“微信联系”、舍得花钱买“高端药材”。

也正是这些年龄偏大,身体不太健康的老人,才会对明显“药效”更为相信,甚至越买越多,希望能最终获得健康。

所以民警感叹,老年人的骗局,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子女关心。子女关心了,老人才不会去别的地方寻找关爱,才不会买了大量假货后才被发觉,才不会要靠“保健品”去治愈疾病。

子女的关心关爱,才是老人家健康最好的“保健品”。

记者 李维和 通讯员 董超君

来源: 杭州日报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