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微信名字怎么加符号表情】微信表情符号写在判决书上了,我们可以用表情好好聊天吗?

时间:2023-03-11 10:51:1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表情符号在网络上普遍使用,不再单纯是个人情感表达的工具,而是开始具备区分集体身份和成为法院证据的功能。微信表情符号被写入判决书,其根源离不开表情符号在数字社交中的高利用率、表情符号的模糊解释导致执法困境和完善网络平台证据链的必要性。如果微信表情符号被写入判决书,用户必须培养对表情包使用的敏感性,微信平台必须加强表情包方面的审查,除微信外,网络空间的其他平台必须对表情制作达成共识,为更好的网络秩序做出贡献。

作者|郭雪梅(文化产业评论作家,三千汇文旅研究员)

评论|时间

编辑|半岛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最近,江苏高原公众号发表的名为《注意!你发的每一个emoji都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的科普文章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也引发了网民对微信表情包使用的讨论。

根据的数据,2018年以来,全国有158起以表情符号为证据的案件,其中2018年8起、2019年23起、2020年66起、2021年61起大幅增加。看似表达情感的微信表情符号不再是“简单”。微信表情符号为什么会变成法律证据,对用户使用、微信平台开发等会产生什么影响?

面无表情,不善社交

更改微信表情包属性

与传统时代的纯文字交流相比,新媒体时代大大扩展了符号、照片等非文字化交流手段的使用场景,网络社交也因这种生动的视频交流而更受欢迎。微信表情符号作为代表之一,在时代继承中也完成了自己的属性“蜕变”,因此具有更加独特的价值。

个人情感表达

今天的微信表情包“黄色圆脸”系列源于2003年QQ网上黄色圆脸表情,与手机短信时代的“安文字”(由各种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组成的拟人表情)相比,黄色脸表情更加生动和有特色。

微信emoji表情

之后,QQ这一人气表情包系列的行为微信下去,黄色的圆脸开始在表情界占据高位。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表达自己的感情,还能在无话可说的时候活跃沟通气氛。但是相比之下,在网络社交中,使用谐音来搭配表情,混合文字和表情的大面积,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等,创造出更有趣的表达方式。

区分群体身份

除了情感表达的本职功能外,微信表情符号在发展过程中还会产生身份差异的重要属性。例如,典型的“黄脸笑”被认为是区分父辈和现在年轻一代的重要表现。在父母一代的理解中,这种表情是本意的“微笑”,但在后来年轻一代网民的解读中,这种表情有很多含义,包括假笑、尴尬的笑等。在36氪旗下年轻公众号“后浪研究所”发表的《2022年轻人微信情商报告》文章中,有分析认为“微笑”是当代年轻人最讨厌的阴阳怪气表情第一位。

胡郎研究所《2022年轻人微信情商报告》

除了代际身份的区分外,现在很多小集团也利用表情的含义来区分其他大众网民,特别是饭桶。因为他们属于亚文化群体,所以根据主流的不同,他们往往不使用表情,而是热衷于创造自己个性化的表达,他们的表情使用也呈现出这种特征。例如,[香烟]的表情在饭圈的人眼里是在等待偶像作品的过程中苦恼的心情的表达。

情。

写入法院判决书

在江苏高院的那篇科普文中,具体指出了这三个表情已被写入判决书,尽管数量还较少,但可见微信表情已开始逐步具备成为法律证据的重要功能。

当然,这项功能的出现是源于真实法律案件中表情符号的重要参与。例如,在一份判决书中,贷款人给借款人发微信,罗列了后者的借款明细,借款人回了一个表情符号,但后来,两人却对这一表情符号的意思表示不同看法,一个认为其表情意味着认同,另一人则否定。最后,判决认定这一表情不能作为借款人所欠金额的依据。

在另一则卖淫罪案中,卖淫人员使用的表情符号替代敏感词,从而实现逃避侦查的目的。浙江省杭州市中级法院(2020)浙01刑终386号一份《祝志祥、邓洪伟、彭奋等组织卖淫罪二审刑事裁定书》中指出:“刘某等人在卖淫活动后多次向祝志祥的微信号发送微笑等表情符号用于报账。”

微信表情符号何以成为“呈堂供词”

从简单的情绪表达,到被写入判决书,微信表情符号变得更重要的背后也是其普遍使用、模糊性等特征的表现。

数字社交中的高使用率

据一项调查显示,全球约有90%的在线用户频繁使用emoji,每天有60亿个emoji表情符号在数字社交中被传送。表情符号在当下网络交往中的普及化,让许多原本属于线下的交流搬到了互联网上,甚至牵扯到法律方面的争议。

这是由于在线上交往过程中,人们会自觉默认许多表情符号的意思,但实际并未有统一的含义标准。于是在某些时刻,人们为求方便放弃语言的精准表达,采用表情符号去表达本人某些确切的意思,进而也就导致最后纠纷的产生。

例如,在广东的一项民事判决书中,涉及{点赞}这一微信表情符号,双方对于该表情是否表示认可含义产生争议,最终判决认定该表情符号不能作为其中一方交付的文字内容符合诉争合同约定的依据。

模糊解读下的执法困境

作为一种符号,微信表情包既有跨越语言障碍、实现全球通用的能力,也有模糊表达、成为组织内密码的功能,这一点为某些社会组织从事犯罪行为提供了法律上的便利。

例如前文提到的卖淫人员使用[]的表情符号用于报账,有些案件中,犯罪分子则会巧妙使用“酒杯”“糖果”等符号代指违禁药品在网上进行交易。这些本身看似没有任何指向的表情符号,最后却成为了犯罪分子逃避侦查实施犯罪行为的“帮凶”。

因此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下,表情符号也便拥有了成为法院证据的重要“使命”,为警方侦破案件、捉拿犯罪分子助力。

互联网平台证据链条的完善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司法程序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加快建立与完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16条规定,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微信表情符号作为“网上聊天记录”中的一项在当下被关注,意味着针对互联网上的纠纷与犯罪行为,司法程序正在更细致化与更具备针对性。但其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法院对不同案件的微信表情符号解读是否具备一致性,其标准到底是什么。毕竟,表情符号的解读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国与国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也有不同理解。

当微信表情符号被写入判决书之后

微信表情符号被当做法院证据,在未来,对于用户个人、微信平台、互联网空间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于用户而言,个体在未来需要培养起使用表情符号的敏感性。尽管当下有许多表情符号还未被纳入法院证据之中,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加强自行审查,防止产生歧义,引发误会。

另外,每个网民也需要加强表情符号使用的素养,多去了解不同群体对表情符号的不同理解,便于理解日常交流中的表情使用从而避免造成误会,特别是某些特殊表情的连用会构成侮辱,极易产生纠纷。

△微博网友解读某些表情可能的含义

对于微信平台而言,未来应该加强表情符号方面的审核。在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表情符号存在的舆论争议,推出之后也要时刻监控,监测网友对某一表情的使用是否出现不当偏向。例如之前微信中“大兵抽烟”的表情,之后在各方提醒下最后调整为“戒烟版大兵”。

除了针对自身平台推出的表情外,微信平台也需要对外部接入的表情进行一定程度的审核,特别是在如今自制表情包以及GIF动态表情包的流行下,尽管人们交流表达更有趣,但形成的“斗图文化”在某些场合也易让表情符号助推侮辱谩骂的不良局面。

对于互联网空间而言,则需要不同平台在表情制作中逐渐形成某些共识。尽管微信推出的emoji表情符号在社交媒体使用中占据优势位置,但如今,许多互联网平台为建立自身特色或给用户加深品牌印象,也会推出自有平台的表情符号,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互联网空间表情符号统一管理的难度,有心之人也更易钻空子,从而实现自身利益。

△小红书和微博特有表情包

表情符号千千万,在满足用户使用、平台发展之外,各互联网平台需要对此形成一定共识,为未来的表情符号发展以及互联网表达,提供一个更有秩序的空间。

参考资料:

[1]朱健勇.网络表情符号能否成为“呈堂证供”?律师:难以直接定案.北京青年报.2021-12-06.

[2]伍静.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J].出版广角,2016(15):83-85.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