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小林(化名)郁闷地通过微信转账借给朋友小张2000韩元,即使对方不还钱,影子也消失了。
小林向常山法院提起诉讼,提出转账屏幕打印,但法院最近因证据不足驳回了少林的诉讼请求。
这是怎么回事?
案例1
拿着微信转账屏幕打印被起诉,被驳回
记者从常山法院获悉,该院刚刚审理了一个特殊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20多岁的小林在送快递的过程中认识了快递员小张。小张30多岁了,经常来小林那里取快递。去一两次,两人熟悉,还会加微信。认识一段时间后,小张说自己缺钱的时候需要周转,向小林借了2000元。小林在微信上给小张转了2000元。
事后也没有让小张补充一份借条。
网络图
说只回去几天,小张还没有推迟还款的意思。又过了很久,小张不仅没有还钱,还人间蒸发了。
不得不,小林向常山法院提起诉讼。
开庭了,小张仍然下落不明,不能出席。审判过程中,小林无法提供从手机转账给小张的原始页面,只发行了一份微信转账屏幕打印本。
更麻烦的是,这张印刷品上显示的收件人竟然是网名——“重*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戏剧),“艺术”)因为是网名,所以无法确认这个网名是否是被告小张。
小林提供的微信转账屏幕打印本可以作为证据,但不能作为证据。因此,法院最终驳回了少林的诉讼请求,理由是证据不足。
案例2
在微信上给朋友超过120,000韩元总是不回来
“小林的见面,很多人可能会见面。“浙江商用路事务所副主任、律师陈翔等人告诉记者,微信转账很方便,但很容易产生麻烦。”他最近也处理了很多类似的案件。
网络图
孙老师找到陈翔的时候忧心忡忡,两年来,他通过微信转账借给朋友12万韩元,没有借据。郑老师后来拒绝偿还。从天翔微信转账记录来看,郑老师的微信账户不是实名,而是公司的名字。
“是啊,他一直没有用真名,你不能解释我借给他钱吗?”孙老师很担心。毕竟12万不是小数目。
“当时孙老师也有和小林差不多的考证,没有其他证据。我建议他要尽快补充和固定证据。”在陈翔的指导下,孙老师分别在微信、短信中给对方发信息,大致内容是“郑* * *”。我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幸好郑老师不知道孙先生是否已经计划提起诉讼,没有提高警惕。短信和微信都回答说“数过了”。" "
接着孙老师又打电话给对方,在电话中进一步确认了贷款事实,并进行了电话录音。
“这个案子处理得很顺利,从原来的考证变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最终孙老师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到目前为止,钱也差不多还完了。”陈翔说,遗憾的是,在更多的案件中很难补充证据。例如,收到类似短信时,对方不理不睬,没有作出任何回答。
建议
钱可以在网上转账,借条可以当面给你
不要偷懒,要写好红包、转账附言
审理少林案件的法官分析说,实际微信转移金额的来源有两个。
第一,可以用连接到微信平台的银行卡,根据相关微信聊天记录、银行取款流水记录形成证据链,证明贷款事实。
二是用零钱提取现金。部分手机的系统无法显示转出的对方的昵称,只有金额、交易日、交易号码和“朋友确认收到钱了”等字样。仅凭转账记录无法证明已领取的“朋友”是否为借款人本人。
因此,必须有微信运营商发放的身份证信息,或者借款人的实物个人资料照片、聊天记录、录音等其他证据,必要时还必须进行公证。
因此,法官建议,民间贷款可以用传统的借据和银行转账交易方式进行,这样更可靠。
“钱可以在网上微信转账,借条要当面给。”陈翔建议不要用麻烦、碍面子等借条。需要注意的是,借条最好附上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事后有纠纷,有明确的身份信息就好得多。实际上,律师们只遇到借条上借款人的名字,但没有其他信息,但贷款人经常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难以找到的尴尬中。
m=ar;x-expires=1705593415&x-signature=f0kDJG1wXWGMlim5lZre3t1nmwA%3D&index=2" width="640" height="272"/>网络图
如果碍于客观情况不方便立书面证据,那也要留心收集、固定电子证据了。生活中,很多人在给对方发微信红包、转账时都会用系统默认的附言,如“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
“别偷懒,红包、转账的附言功能要用好。”陈翔提醒,如果是通过微信转账等借钱给对方,务必在附言栏目里备注好钱款的性质。另外,还可以在沟通中再确定对方的身份信息、款项性质,减少后期可能引发的麻烦。
这些情况要注意!
恋人间转账
999.99和1000元性质可能大不同
“恋人之间的红包、转账很特殊,是赠与还是借贷,双方往往各执一词。”陈翔说,从司法实践来看,被认定为赠与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两百元及以下的红包,如果没有其他证据,通常被认为是用来表达爱意。
值得一提的是,恋人间转账999.99和1000元的性质往往可能不同,前者因为有特殊含义且不符合借贷习惯,往往被认为是赠与,后者则可能被认为是借贷。
何小姐不时会发520元、1314元、999.99元等金额微信红包、转账给男友朱某,并经常附有爱意满满的语言。分手后,她认为这1.2万余元都是借款,要求前男友偿还。法院审结后,认定其中的8304元为借款,对一些含有特别含义的转款和微信红包不予认定为借款。
法院认为,何小姐陆续向朱某微信转账,部分金额比较特殊,如999.99元、1314元、520元、999.90元,且有特殊含义附言,这些金额并不是一般借款习惯上的整数,根据生活经验和借贷习惯,可以推知何某上述转款的真实意思表示是祝福或者爱慕或赠予性质,而非朋友间的借款。而微信转账给朱某的3800元、1000元、900元等款项中没有附言用途,且在微信聊天中,朱某亦承诺部分还款和写借条给何某,说明朱某向何某借了部分款项亦是认可的,被认定为借贷。
红包发错,对方不肯还怎么办?
以不当得利为由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支付宝转账或者微信红包、转账时,转错了怎么办?
陈翔提醒,市民一旦发现使用微信转错账后,应立即和对方联系或请求平台客服帮助协调,并向对方提出退还误转款项的请求。一般情况下,对方核实后会主动还款。
如对方拒不退还,事主可以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此时,当事人要注意保存转账记录、银行卡明细等证据。关于收取对方错转款项的行为,依照民法规定应当属于法律所规定的不当得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
市民也可以提前设置微信转账延时到账功能,可在意识到风险或者错误后,撤销转账。具体为:延时到账的设置:进入微信中的“钱包”;点击右上角三小点;选择“支付管理”;点击“转账到账时间”,根据需要选择到账时间。
——转自新华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