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十岁小女孩好听的微信名字】肖斯元的弟弟入伍了:“我一直以为当时哥哥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时间:2023-03-09 17:41:1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综合:微信公众号“人民陆军”,《人民日报》客户端

肖龙琪!'

“结束!”

“我来自河南新乡。今年18岁。今天,我光荣地成为了“杨勤思联”第6986名战士。”

烈士肖士元弟弟肖永基光荣入伍了。跟着哥哥的足迹一起了解入伍的心情吧。以下是他入伍的感觉。

12月10日,这是我来到第83集团军某旅“杨勤思联”的第10天。站在杨根斯广场,面对杨根斯雕像,我郑重宣誓。

那天,风很大,天气很冷,我却热血沸腾。喊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声音特别响亮。我想对哥哥说:我做到了!终于做到了!

9月20日,河南省延津县人武部结束了新一轮兵役前训练,披着“参军光荣”丝带,戴着大红花登上了去新兵训练基地的列车,开始了2个多月的新兵训练生活。

比服役前的训练,新兵联盟的训练强度更大。我以为有几个月的训练基础,我很快就会超过同龄人成为优秀的新兵。没想到,第一次审查的成绩给我泼冷水。人体跑了2个,3公里跑了14分30秒。

晚上坐在训练场里,想起天边的哥哥,羞愧不已。这时班长何海天出现在我面前。他问了我的审查成绩后,拍拍我的肩膀说。“好士兵都是练出来的!只要努力,只要肯吃苦,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他说了这句话,夏班长带我到单杠上再演示一遍,教我动作要领。手臂酸痛地练习,我们“转换”项目,练习跑步,练习到很晚才回到宿舍。

从那天开始,我开始主动为自己“添加代码”。跑步训练,战友跑3公里,我跑5公里。裕仁体向上爬,战友20个,我练习40个。战术训练,战友们练习三次,我练习六次。训练间隔,饭后,熄灯前,这些时刻都是我的“供餐”时间。

在进行一次高强度训练期间,我的双手磨皮,胳膊和腿伤得不同,但我真实地感觉到军人必须有血性。切身体会到要有敢于斗争、赴汤蹈火的精神。虽然每天练习得筋疲力尽,但看到镜子里自己的精神更加饱满,“病美”更多,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我一直以为当时哥哥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也许这就是他入伍后第一次休假回家的原因。我看他完全成了一个人。作为部队的熔炉,使他脱胎换骨,炼成钢。

一次,新兵连组织练习,我们要背负30公斤物资,在规定的时间内行军20公里。第一次练习,战友们都很兴奋。但是走着,有的战友脚底起了血泡,有的战友不小心扭伤了脚,还有的战友累得瘫在地上。

当时,我脚上也积着大水泡。休息期间,我第一次给战友讲了哥哥在高原巡逻执勤的故事。“当兵后才意识到哥哥当年吃的苦和汗,但他从来不喊苦,从来不喊累,永远那么坚强和乐观。听了我的话,战友们没有人说话,但我从他们红润的眼眶里看出他们读了哥哥的高手。最后我们互相搀扶着完成了练习。

新兵联盟的两个多月来,战友们评价我“只喜欢训练,不说话”。那是因为我总是想着如何“更接近”哥哥。因为我只有付出200%的努力才能实现我的目标。新的训练考核,我所有的科目都取得了“优秀”成绩,其中上体、战术训练得了满分。

在下山之前,我站在月光下,对着哥哥的照片许了愿。"希望分成英雄中队,沿着哥哥的足迹更进一步。"11月30日,班长通知我被安排为“杨勤思联”。我的奉献得到了回报,我更理解哥哥说的话。“如果不能打倒自己,最终会成为前进道路的垫脚石!”" "

正如想象的那样,英雄连队到处都充满了英雄的气息。下车后,我们走进了杨根斯广场。又大又直的雕塑吸引了人们的视线。连长杨根斯怒目瞪着眼睛,抱着炸药冲向敌军。雕塑底部的“特级英雄杨根斯”字样引人注目。

穿过广场来到连队。重大门廊最引人注目的位置是明亮的杨近连表演和“三不相信”的誓言。期待已久的班长热情地接过行李,带我们去了宿舍区。路过宿舍时,班长说:“这里有杨根斯的床。每天早上我们都为老连长整理床铺。”

im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large/tos-cn-i-tjoges91tu/TRTacQ57vfPEdg?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5582077&x-signature=%2FvjUk9HIIi8zSEoOjluq1Jx6iK4%3D&index=3" width="600" height="360"/>

班长还给我们讲起了连队的传统:新兵下连看的第一部纪录片是《杨根思》,读的第一本书是《特级英雄杨根思》,学的第一首歌是《杨根思连连歌》,晚点名时点到的第一个名字是“杨根思”……

听着听着,我的泪水润湿了眼眶。在遥远的雪域高原,也有一群战士这样纪念哥哥,他们将所在的班命名为“肖思远班”。点名时,一声“肖思远”,全班齐声答“到”。此刻的我,正站在英雄的队列里,和边防战士一起铭记英雄。

第一天的紧张生活很快结束。第二天,在期待中,我们走进连队荣誉室,浓郁的战斗气息扑面而来。1950年11月29日,长津湖战役中,时任连长杨根思带领一个排奉命坚守1071.1高地东南侧的小高岭。当敌人发起第9次进攻时,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一人。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8岁。

“一个杨根思倒下了,千千万万个‘杨根思’站了起来。”在一面面锦旗前,连长向我们介绍,和平时期,连队圆满完成了国防施工、抢险救灾和保卫边疆等重大任务。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灾任务结束后,连队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在摆放着一件防弹衣的展柜前,连长为我们讲述了维和烈士李磊的英雄事迹。“这是烈士李磊的防弹衣,还残留着英雄的血迹。2016年7月,南苏丹朱巴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当地时间7月10日,始终冲在最前沿执行任务的105号步战车遭受火箭弹袭击,下士李磊、四级军士长杨树朋壮烈牺牲。”

“为了胜利一无所惜,除了胜利一无所求。”连长面向我们坚定地说,“从长津湖畔走来,‘杨根思连’官兵就是这样一直紧紧追随着老连长的脚步。”

站在荣誉室内,聆听着不同时代连队英雄的战斗事迹,我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力量——作为英雄连队的兵,任何时候都要“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如今,我来到“杨根思连”已接近一个月时间。在这里,我时刻都能感受到英雄的气息。在这里,我找到了归属感。休息时,我常会到老连长的床铺前坐一坐。我想,天边的哥哥一定听到了我和老连长的“对话”,他在激励我将英雄精神融入血脉,扎根军营,苦练本领。

来源: 共青团中央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