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当迎接新年的时候,人们都会互相表达美好的祝愿。时代不同,人们拜年的方式也不同。50年代和60年代来拜年,后来变成了电话、BPM和祝福,之后在网上发电子贺卡,现在变成了短信和微信人士。随着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拜年膜拜了新的时尚,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年味。
(1)“后辈”来了,拜年友谊很深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作为“后辈”的大众小学生,每个春节都有丰富多彩的拜年活动。
根据本报1953年2月13日第一版《本市各校同学热烈慰问烈属军属》,当年春节,很多学校的学生都很热情,群里拜年。第一中学的学生们去了车前店9号侧门的志愿军苗德海街,跟着苗大妈在家打扫卫生,马上给他们收拾。第八中学的学生们去城防街31号郡所属的登老太太家拜年的时候,他们一起着手,清除院子里的积雪,擦天花板、床底下和箱子下面的灰尘,玻璃也擦得很亮,最后水缸也装满了水。同学们热情,君如家人般亲切。
1954年2月19日,《北京日报》1版
1954年春节,全国各地开展了军友民俗活动,北京为烈军和军属倡导了一件事。当年1月29日,东段区的所有小学生都被分组到了列军所属的家庭里,帮助大扫除,用实际行动给列军和军军拜年。(1954年2月19日第010-30001版,《北京日报》)
1954年,东单区西裱褙胡同居民给烈、军属拜年。图为幼儿园娃娃将一张贺年片送到志愿军家属手中。王可信摄
春节时,一些学校还组织学生向农民拜年。1955年正月初三,北京钢铁工业大学的大学生兴致勃勃地敲锣打鼓,举着红旗前往四川,推进农业生产合作社。见面的时候,学生们紧紧抓住农民的手,把拜年祝福、锣鼓、欢呼声发成一片。之后,大学生们访问农民的家,了解农民的生活,用学生欧阳辉的话说:“农民给我上了生动的政治课。”(1955年1月28日《全国各地普遍展开拥军优属活动》版本2、《北京日报》)
在
1955年1月28日,《北京日报》2版
大学校园的联欢晚会上拜年也是重要的一部分。1959年除夕,北京农业机械化大学的部分教师、学生、附属工厂的老师、学徒举行了联谊。以前这些大学生只是用收银台在实验室画画,完全不开机器,进入主工车间、机械师车间后,他们终于不再“纸上谈兵”了。在联欢会上,大学生们给工厂的师傅和学徒拜年,送笔和本作为新年礼物。(1959年2月11日《大学生向农民们“拜年”》版本2、《北京日报》)
1980年大年初一早上,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组织各系学生代表给部队官兵拜年。叶用才摄
年,拜年对于大众小学生来说,就像社会实践课一样,让孩子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加深了人们之间的友谊。
在车厢里发吉祥话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京城,各行各业的人都铆钉为这座城市做出了贡献。尤其是交通行业的工作人员,过春节也没有休息,仍然坚守岗位,把岁月膜拜在老百姓心中。
1Hlai43Ra6kvlredA%3D&index=4" width="640" height="380"/>1987年1月30日,《北京日报》1版
1987年除夕,从上海开往北京的22次列车刚一启动,列车长王建军、王福寿和孟玉彪就带着列车员,逐个车厢向旅客们拜年。列车员朱大龙是个活泼、有幽默感的小伙子,他负责向旅客发放贺年卡,并送吉祥话儿。见到上年纪的,他说句“福如东海”或“寿比南山”;见到买卖人,说句“买卖兴隆”或“财源茂盛”;见到外宾和机关干部,说句“春节愉快”或“诸事如意”。包乘组还在列车上为旅客举办了别具特色的联欢会,来自天南海北的旅客一起唱着歌欢度新春佳节。(1987年1月30日《北京日报》1版,《春节,他们这样度过》)
1996年2月20日,《北京日报》2版
1996年大年初一早上5时,从北京站驶向复兴门的10路公共汽车上,公交职工开始给乘坐首车的乘客拜年。他们早早地在车厢中装扮了五彩缤纷的小灯笼、金银拉花及售票员手工制作的小星星。车后几个大红字格外喜庆:乘客,春节快乐!售票员甜蜜的笑脸和温馨的节日问候,让整个车厢充满浓浓春意。(1996年2月20日《北京日报》2版,《腊尾春头访公交》)
坚守岗位的身影,贴心的拜年话语,温暖了寒冬中的北京城。至今,交通行业的职工还保留着春节期间为旅客、乘客拜年的传统,成为节日京城的一道亮丽风景。
(3)空中祝福免奔波之苦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寻呼机和电话的普及,电话拜年、BP机拜年兴起,成为时尚。
1992年大年初一,年过古稀的市民徐先生和家人团聚之时,家里电话铃声不断,都是打来拜年的。老爷子放下电话,也拿出通讯录拨起电话,给老友们拜年祝贺新春。两个儿子、一个女婿的BP机一直“嘀嘀”作响,他们相对而笑:“都是朋友拜年的。”儿媳说:“如今这拜年还真新鲜,电话、BP机忙喽。”(1992年2月11日《北京日报》1版,《92新春话题》)
1993年,北京晚报、北京电信管理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北京与台港澳除夕电话拜年活动。图为除夕夜,150个家庭在电报大楼向台港澳地区的亲人电话拜年。张风摄
截至1993年,北京平均每40人就有1人携带BP机,每5人就拥有一部电话,通讯的发展令“空中拜年”成为可能,一个电话就能把新年的问候和祝愿全送到,免去了登门造访的繁琐。
此后,“电话拜年热”的范围不断扩大,居住在北京的台胞、台属们也加入进来。1994年大年初三,家住台基厂头条的王治顺先生在家里拨通了台北市的电话,向在那里的哥嫂一家人祝贺新春。(1994年3月2日《北京日报》6版,《两岸春节电话拜年热》)
1994年3月2日,《北京日报》6版
BP机拜年跟电话拜年不一样,因为它可以“一呼百应”,只要是一个台的机器,不论多少,人们只需拨一次电话,即可把祝福之意方便地送到。那时候,BP机有“汉显机”和“数字机”之分,“汉显机”直接有汉字显示,一目了然,而“数字机”也有奇谋高招:寻呼台设置了固定的专用祝福数码,有互相之间约定的密码,实在不行,还可以复台(拨打寻呼台电话进行查询)。(1995年1月8日《北京日报》8版,《从BP机拜年说起》)
1995年1月8日,《北京日报》8版
1995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公众寻呼业务量高达110万次。一位市民除夕晚上收到了21条拜年寻呼。一家寻呼台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从晚上8时到凌晨2时,电话就几乎没断过。同样在这年春节期间,全北京的长途电话使用量达到近200万次,一些没有回老家过年的人,用电话拜年的方式向亲人表达了节日祝福。(1995年2月17日《北京日报》5版,《风移俗易 新式拜年》)
进入新世纪,寻呼台慢慢退出历史舞台,BP机拜年也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不过,电话拜年的方式如今已成常态,特别是对于那些远隔千山万水的亲朋好友,一个电话便能诉衷情。
(4)网络祝福让天涯咫尺
上世纪90年代末,计算机互联网迅速发展,北京开始进入网络时代,网上拜年成为京城过年一景。
1998年除夕之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安立新博士打开电脑,当子夜新春钟声敲响,安博士轻点鼠标,通过网络为朋友们送去新春问候。当时,北京的网络用户约有2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1997年上网的新手,网上拜年成为很多网络新手上网后学的第一招。为了给网友提供方便,春节期间,京城数十家网络和计算机企业办起了网上“庙会”,举办网上活动,同时提供各式各样的电子贺年卡样品,让网友免费下载寄给朋友。
1998年1月30日,《北京日报》1版
那年春节,中科院物理所的蔡强国研究员通过网络给国内外亲朋好友发了上百张电子贺卡,总共只花了几元钱、用了几分钟。使用网络之前,他的长途电话、传真费曾经是一项大开支,一年国际传真费用超过7000元。上网后,电子邮件解决了大问题,费用降低到二三百元。(1998年1月30日《北京日报》1版,《网上大拜年》)
2008年除夕夜,西城7个大型网吧联合举办了“冰雪无情人有情,网络拜年暖人心”活动,300名留京人员透过小小的摄像头,给家乡的亲人拜年。 戴冰摄
网络穿越时空,天涯不再遥远。2000年,在美国求学的焦女士第一次在异乡过春节。除夕之夜,她一直守在电脑前,国内亲朋好友的祝福源源不断地通过网络邮件发过来,看得她十分感动。(2000年2月7日《北京日报》1版,《网上过年真热闹》)
2000年2月7日,《北京日报》1版
到2001年春节,人们只要一连上互联网,电脑页面就会显现出大红灯笼、电子贺卡、网上拜年等场景,特别喜庆。节日期间,网上聊天室也格外火,天南地北的“网虫”在网上神聊,相互拜年,别有一番情趣。(2001年1月31日《北京日报》8版,《网上过年新鲜刺激》)
在最初“触网”的时候,很多人都尝试过网上拜年这种方式,直到手机普及后,网上拜年才不再时髦。
(5)中国式拜年进入“微时代”
进入新世纪,手机逐渐成了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通信工具,短信、微信等拜年方式应运而生。
“祝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2003年,手机祝福短信开始在京城流行。由于既环保又省事,很快,这种短信拜年的方式就被人们接受了。调查显示:当年春节期间采用手机短信拜年的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5.1%,成为短信用户的首选拜年方式。(2003年2月8日《北京日报》7版,《拜年不登门 手机发短信》)
2003年2月8日,《北京日报》7版
短信拜年的流行造就了一批短信写手。那时候,京城的短信写手有100多人,以学生和白领居多,兼职为网站提供短信作品,一旦被网站编辑采纳并发布后,网络公司会根据该条短信的下载率向短信写手支付报酬。比如,有的网站会支付给作者“收益的25%”作为佣金。(2003年2月9日《北京日报》6版,《京城短信写手逾百人》)
短信拜年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如滚雪球一般增长的短信量不断创下历史新高。2004年仅除夕一天,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公司的短信发送量就超过了1亿条。(2004年1月29日《北京日报》6版,《短信拜年成气候》)2005年大年初一至初五,北京市民发出的节日祝福短信继续飙升,达到2亿多条。(2005年2月17日《北京日报》8版,《拜年短信5天发出2亿条》)到了2011年除夕,北京地区一天的手机拜年短信、彩信数量已超过10亿条。(2011年2月4日《北京日报》2版,《除夕拜年短信超10亿条》)
2014年2月7日,《北京日报》10版
近年来,微信的出现让人们拜年有了新方式。由于可以发图文、语音和视频,并且不用担心出现短信“塞车”的现象,微信拜年迅速普及。而且,微信群或朋友圈拜年实现了“一对多”,效率很高,同时,微信还具有发红包功能,发红包、抢红包的过程增强了拜年的趣味性。2013年以后,微信拜年人气逐年暴涨,短信拜年的方式逐渐没落。据报道,仅2014年除夕夜,微信信息量达到高峰时,平均每分钟就有1000万条消息发出。在拜年信息收发最活跃地区排行榜中,北京排名第一。有人形象地比喻:中国式拜年进入了“微时代”。(2014年2月7日《北京日报》10版,《除夕夜拜年微信每分钟千万条》)
2023年春节即将到来,微信拜年又要迎来高光时刻。当然,随着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不久的将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拜年方式出现,届时,春节这个传统节日还会增添新的年味儿。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贾晓燕
流程编辑:u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