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微信名字带花边】河南年产值6亿韩元的“锦鲤村”村民们不知道什么是“传递锦鲤”,所以以100万韩元的价格出售了。

时间:2023-03-07 10:01:5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新京报(记者张宇)太多人在过去两年里经历了“传递锦鲤”的刷屏,象征着对幸运的憧憬。在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的香菜村,村民们即使不“传递锦鲤”,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这里锦鲤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这里家家都从事观赏鱼养殖,全村有2000多亩池塘,60%以上是各种锦鲤,年产值达6亿元。每个家庭小家庭1万~ 2万韩元,养殖户每年平均净利润为200多万韩元。在《锦鲤村》中,所有名牌锦鲤的诞生背后都有残酷的优胜劣汰,回报也很丰厚。单条锦鲤最高售价为100万韩元。

沉浸在鱼塘里的村庄

诱饵扔进池塘里,鱼争先恐后地朝食物方向聚集,平静的水面变得嘈杂起来。但是与其他养殖村不同,水面上密密麻麻的不是普通的草鱼、鲤鱼、鲭鱼,而是色彩斑斓的锦鲤,使整个水面呈现出彩色的画面,在冬季冷清的广大村庄里,这是只属于山寨村的惊人景象。

冬天天气冷,要用诱饵引诱鲤鱼上。新京报记者张雨照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部的香菜村多年来以观赏鱼养殖闻名。在当地出租车司机眼里,去山寨村的人一定是“买鱼的客人”。从地形上看,蔡寨村所在地区的北部和东部都被山地包围,在水系分布上,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经过这里,向南再走200公里就是河南和湖北交界处的丹江口水库。

从水资源丰富的山寨村来看,观赏鱼养殖产业的发展中经历了至少两代人的争斗。今年刚37岁的山寨村村支书李章彦从事观赏鱼养殖销售工作已有17年了。他对新京报记者说,大约30多年前,这是一个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耕作作物的小镇,历史上从未发展过渔业。现在只有2300多人的这个村子里家家户户养鱼,村子里的池塘面积超过2000亩。

“我记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去打工的村民们把金鱼带到村子里,趁着农忙,把金鱼培养成县城和市来卖。结果真的卖得很好。村民们看到这能赚钱,就开始挨家挨户学鱼。”李长岩记得很清楚,小时候经常能看到人们用装着小金鱼的塑料袋装满水。放入氧气后,系上绳子。包装好的塑料袋被放在背包和大行李箱里。"骑着第三轮摩托车,去郡购物中心,公园门,直接卖金鱼的摊位。"

养鱼的村民越来越多,直接改变了村庄形态。不知不觉间,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土地都变成了鱼塘,深深、浅、大、小、挖的土堆积在鱼塘周围,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小径。

“到2014年左右,村内2000多亩土地几乎全部变成了池塘。因为现在能看到的少数种庄稼的土地都没有使用祖先的坟墓。合面积也有几亩,2300多名村民除了儿童以外,除了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外,都在和观赏鱼打交道。有些人跑到邻村出租土地。

每年有6亿韩元的锦鲤游进寨村

今天,山寨村在河南全境以“锦鲤”字闻名,甚至被称为锦鲤之乡。实际上,山寨村的池塘包括锦鲤、金鱼等各种观赏鱼品种,锦鲤首次出现在山寨村,大约是14年前。

李章彦在2005年第一次见到锦鲤,他在一位锦鲤爱好者的家里遇到了这个新鲜物种。“可以看出是鲤鱼,但以前看到的鲤鱼都是蓝色的。鲤鱼般的身体上有红色和黑色的花纹,这是当时第一次看到。对李章言印象更深的是他们的价格。当时,一条普通金鱼的价格平均只有几毛钱,一条可以卖2元。相比之下,2005年一条鲤鱼的零售价已经达到了三位数,“一条小鱼100多韩元,还有人想买,我想我可以立刻做这笔生意。”

在这位锦鲤爱好者手里,李章彦在山寨村买了第一条锦鲤,在自己的鱼塘里繁育。今年,他从事金鱼养殖业4年多了,但在鲤鱼方面,李章妍的养殖尝试整整失败了3次。到2008年底,鲤鱼的存活率基本得到了保证。出售那群鱼后,李章言赚了近10万韩元。

当时他的池塘规模只有10亩。资金使李章妍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此外,还租赁了邻村的土地,形成了14年、1000亩的池塘规模。随着李长彦,越来越多的人给山寨村村民养锦鲤,毕竟这是利润足够高的事业。

李章妍的养殖场目前规模达1000亩。新京报记者张雨照

村民李伟进入业界晚,从去年夏天开始从事观赏鱼养殖。但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自家超过7亩的池塘总共赚了8万韩元。养鱼前,李伟主要在县里打工维持生活。因为手有残疾,他做的事情也比较简单,过去每月工资只有2000元。

“十年前养了金鱼,一年赔几万块钱就再也养不起了。去年年初,从村子里出去打工的青年们回来了,创办了锦鲤,还提供了养殖和商场经营的指导。

,能够保证足够的成活率。”李伟表示,由于自己是第一次养殖锦鲤,也出现了死鱼的情况,如果能够避免这部分损失,自己过去一年至少还能增加3万元左右的收入。

据李长彦估计,锦鲤在如今向寨村的养殖中,至少占到了六成以上。大户每年净利润能达到200多万元,而家庭小户养殖,每年每亩池塘都能获得至少一两万元的净收入。每亩池塘中,根据锦鲤体格大小不同,养殖的金鱼规模也有所不同。60公分的大锦鲤,一亩鱼塘可以容纳300条,而20至30公分左右的锦鲤,则是2000条左右。若以更小的单纯育苗计算,每亩鱼塘至少有10000条锦鲤。

李长彦的鱼池,其中的锦鲤多是60公分、品相较好的壮鱼。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如今单纯以产值估算,李长彦表示每年村内的产值为6亿元左右。

锦鲤批发按斤卖 最贵单条一百万

锦鲤价格参差不齐,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真有爱好者或企业愿意为天价锦鲤买单,而对多数购买者来说,买锦鲤则是图个好运气,为家中或一些固定场所增添一些喜庆颜色。

当下支撑起向寨村锦鲤产业的多是大批量线下销售。通过城市、县城的批发商以及一些景区开发商的批量采购,锦鲤从向寨村游向全国。

批发的锦鲤价格论斤卖,从最低每斤20块钱到最高每斤上千元,价格根据品质不同而定。而据多位村民透露,批发走的锦鲤多出现在城市的观赏鱼店铺,在批发价上的基础上,由商贩加价后进行二次、三次转卖。一些个人爱好者、个体企业则是通过线上渠道直接找到养殖户,购买精品锦鲤,价格从每条几千元到每条几万元不等。

锦鲤的高价与成本直接相关。相比普通观赏鱼,锦鲤对饲料和环境的要求更高。“养普通的金鱼,饵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养锦鲤的话,饵料蛋白质含量要到40%,同样一亩鱼塘,整个成本就增加了一倍”,李长彦表示。

不同花色、品种的锦鲤。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除此之外,用来繁育锦鲤的种鱼价格更惊人。为了保证锦鲤的品质,养殖户往往需要花高价购买品相优秀的种鱼。而在自己培育出精品后,这部分锦鲤也会被留下用于未来的繁殖。普通金鱼品种一般一条种鱼的价格在300到500元左右,而锦鲤的种鱼价格一般都在20万元到30万元不等。据李长彦透露,2016年自己曾从国外进口多条精品锦鲤,最低16万元,最高的一条则是25万元。

2018年,李长彦养殖了近7年的一条锦鲤在网上拍出了超过100万元的价格。这是他养殖锦鲤以来卖出的最贵锦鲤。而据媒体报道,在今年2月举行的“全日本综合锦鲤品评会”上,获得第一名的锦鲤以2.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23万元的史上最高价格被拍下。李长彦说,锦鲤销售出现百万元级别的太少,对个人爱好者来说,万元级别的精品锦鲤需求量最大。

精品鱼繁育如同赌博 最怕“长残了”

如同金字塔一般,能够站到顶层的精品锦鲤少之又少,稀缺性是天价出现的主要原因。李长彦说,从每一批鱼苗开始繁育,最终能够作为商品锦鲤卖出的大约只有30%。在养殖户眼中,这不足三成才是能够带来利润的锦鲤,精品则只能靠运气。事实上,能做到这一数字的养殖户并不多。李伟说,自己在养殖中,只能保证10%到20%左右的成品率。

如何评判一条锦鲤的品质?从事锦鲤销售的海春双告诉记者,花纹与体型是最基本的判断依据,有些锦鲤爱好者还会根据锦鲤的泳姿、鱼尾的形状等细节进行挑选评价。

由于锦鲤起源于日本,目前的锦鲤市场上,日本锦鲤品种也最受欢迎,此外还能见到德国锦鲤、中国台湾地区的龙凤锦鲤等。但说起品种以及评判标准,日本锦鲤养殖行业最具话语权。

根据花色不同,锦鲤可以分为红白、大正、昭和三种。其中,红白锦鲤的白色鱼身上呈现红色花纹,而大正锦鲤、昭和锦鲤则可以看见白、红、黑三种颜色。这三种锦鲤培育历史最为悠久,市场接受度也更高,被冠以“御三家”的称号。

“目前在锦鲤的鉴赏上,主要是以日本爱鳞会的13种大类分法,除了红白锦鲤、大正三色、昭和三色之外,大家喜欢的还有通体金黄的黄金锦鲤,头部有一块圆形红斑的丹顶锦鲤”。据海春双介绍,根据各个锦鲤的斑纹颜色、形状、分布位置,以及鱼身是否有鳞,13个锦鲤品类下又能分出100多个不同品种,“一个品种应该长成什么样,都是有几条固定的标准,养殖户做的就是根据标准不断筛选。”

每年4、5月开始,锦鲤陆续产卵。孵化后的一个月左右时间,长成小鱼苗的锦鲤将开始面对层层筛选,直到锦鲤被最终卖出前,这种筛选从未间断。

“比如丹顶锦鲤又叫鸿运当头,根据这种锦鲤的标准要求,首先要看的就是头上有没有明显的红色圆形斑纹,有红纹就说明长大后有潜力成为精品,养殖户会给予更多关注并立刻分开养殖”。在村民的期待中,锦鲤越长越大。它们有的身形越来越胖,有的则身形消瘦,有些按照既定的标准生长,还有的则会突然长出异色鳞片。每一次的筛选下,锦鲤都会进行一次分化。

“一个池塘里,可能最终只能出一条精品鱼,甚至可能一条没有,其余的鱼其实都算是牺牲品,稍好一点的就批发卖出”。对于淘汰后的锦鲤,李长彦表示有些会进行放生,有些则直接在小鱼苗时期被养殖户当成饵料卖给大鱼养殖户。

一条精品锦鲤一般3年成型,此时被称为壮鱼,平均长度在60-70厘米。那被选出的潜力锦鲤就一定会越长越漂亮吗?海春双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精品鱼的繁育如同赌博,有极大的运气成分。“就像人一样,可能本身很好看,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吃胖、秃顶、长残,锦鲤也是,可能繁育一段时间后长残了,反而还不如之前的品相”。

至于整个繁育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海春双表示则主要以控制体型、维持色斑,前者依靠饲料投喂管理,后者则是通过露天养殖保证紫外线的吸收以维持鳞片色彩。

普通锦鲤掉价 而好鱼更贵不愁卖

微信朋友圈“转发锦鲤”这两年带来的话题与关注度,让这个原本存在于观赏鱼玩家圈子里的品类,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养殖户发现,市场的需求在近几年仍不断上升。

向寨村村民任仲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跟着父辈养鱼,并在2000年就开始了自己的渔场经营,对市场的变化相当熟悉。“2010年之前卖的基本都是各类金鱼,锦鲤的订单也就占5%到10%左右,但这几年至少能占到一半以上”。任仲良说,虽然生意好做,可锦鲤的养殖和销售很难说是一项稳赚不赔的生意,毕竟是活物儿,死伤难免。

“过去养殖技术跟不上,基本都是放养,经常出现一池子鱼死了一多半,但就是只卖剩下的一部分,还能有不少利润,因为市场供小于求”。任仲良告诉记者,早期在锦鲤销售中,批发商都是先挑走一些好品质的锦鲤,而品相不好的一般留到最后。

“按道理说咱一批鱼里,好的按50元一斤卖,次一点的应该是30元、20元,结果卖到最后,需求还是很大,市面上的鱼基本都卖光了,很多人甚至发现最后剩的次品碰巧了能比好品质的锦鲤卖得都贵,这就造成了很多人觉得锦鲤赚钱,都开始养。”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过去到了年底,养殖户的鱼塘里基本都已清空,如今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锦鲤供应。那养锦鲤的人多了,会不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任仲良表示,其实许多养殖户之前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也因此每年的养殖量上都不敢增加过多。最终的结果却是,订单依然不断,锦鲤年年不愁卖。但变化不是没有,任仲良发现这两年的趋势是,普通锦鲤的价格有所下降,而精品、高端锦鲤的价格却越来越贵,乃至出现了天价锦鲤。

“2015年价格一般就是每斤30元到50元,而且好鱼坏鱼之间价格差别没那么大,现在的价格一般就是每斤20元,从总体上看,现在的锦鲤肯定是要比过去的品质水平高得多,30元一斤的,过去至少能卖到50元一斤。”

村民不会“转发锦鲤”

对于观赏鱼行业已发展30多年的向寨村来说,锦鲤是最司空见惯的东西。它代表的也只是观赏鱼的一种。包括村支书在内,他们中多数人并不明白“转发锦鲤”能代表什么,更不知道明星杨超越是什么梗,有人甚至从颜值上还“鄙视”了锦鲤一番。

“你要买鱼是吧,村子里好多人都养,顺着这条路走能看见很多”,一位在村内经营小卖部的村民告诉记者。当被提到锦鲤二字时,他表示很多人来买,但从自己的审美上看,却并不喜欢。在他看来,相比颜色各异、形态各异的金鱼、草鱼,锦鲤无非是更贵些。由于年纪大了,自己不从事养殖工作,可他对于观赏却有着十分“复古”的看法。“我还是喜欢金鱼,鱼头的形状有特点,有些是鱼尾好看,不像锦鲤,都是一个胖长条的,都一个样子。”当被问起如今锦鲤的象征时,他也并不清楚。只觉得这种鱼好养活,才被这么多人喜欢,“金鱼更难养,但像锦鲤的话,不怎么喂它都能一直活蹦乱跳的。”

不只是村民,就连从事观赏鱼养殖工作20年的任仲良也属于“佛系养锦鲤”。能随时看出一条锦鲤价值的他坦言,自己养殖的锦鲤基本都是“小众款”,“平常要是发现一条花纹少见的,基本我就带回去养,卖肯定是卖不出好价格,因为不符合爱好者心中的标准,谁来家里看到喜欢,就直接送了,也算不上珍惜。”

鱼美村不美 锦鲤村“富”得不明显

每年6个亿的产值,从收入上看,向寨村本应是富裕村的代表。但走在村中,村庄的道路、建筑却很难给人这种感觉。

记者在向寨村内看到,许多村民的住房并不算“光鲜亮丽”,更为反差的是村子的道路,一场小小的冬雨之后就显得比较泥泞,路面也不算平整。在鱼塘与房屋建筑的“夹击”下,道路显得很窄。

去年开始任职村支书的李长彦承认,村容村貌其实是之后向寨村发展的一个重点。在他看来,30年间不断挖出的鱼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限制了村路的拓宽。“鱼塘大小不一样,深浅也不一样,有的甚至不是方方正正的四边形,改造道路、修建房屋,都需要和已有鱼塘养殖户进行协商,整体的规划会非常复杂。”

鱼塘在向寨村中随处可见。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作为村支书,他希望在提升村容村貌之后,能够将锦鲤与旅游相结合,为村子谋求更多的发展路径。而作为锦鲤养殖场的负责人,他希望能够不断提升精品锦鲤的养殖。在他看来,国内的锦鲤市场依然以量为主,整体的品质和单价其实还属于较低的水平。从去年开始举办的镇平县锦鲤大赛,则是希望养殖户多多参与,未来能走出向寨村,与全国更多养殖户交流。可惜多数养殖户的兴致并不高,锦鲤于他们也仅仅是一个赚钱的营生。

采访时,向寨村许多小货车忙碌地进进出出,除了批发商,不少小货车拉走的是养殖户在网上销售的单只锦鲤。虽然向寨村在锦鲤养殖上起步很早,但大规模网上售卖却是近两年才开始。即使是从事这个行业已近20年的任仲良,经营网店生意的同时,也在休息时间开起了网络直播,内容自然都是锦鲤。他觉得,既然网络话题带火了锦鲤,当然要主动接触网络,“很多东西都是火一两年就结束了,现在网上经营的订单也多了,没准之后线下的单子真就越来越少,大家都得提早做准备。”

任仲良如今也会直播带货。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新京报记者 张羽

编辑 穆祥桐 校对 郭利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