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岁的腾春秋是建艺区南院街的居民,也是参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老兵”。依靠铁跳板挨家挨户登记,从电话、微信精密对接,从纸质手表的手动记录到网络电子收集,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腾春秋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姑娘成为了人口普查的“活地图”。经过30年的第四次普查,春秋记录了社会发展的朗朗步伐,见证了南京的飞速发展。
最近,记者来到了南远区泰山路小区,腾春秋正在整理前期掌握的居民情况。“就我和人口普查的‘第一次见面’来说,那是1990年。”坐下后,滕春翠向记者打开了盒子。那时她所在的河南村也属于雨花台区管辖区。21岁的村民滕春秋经常参加村团支部组织的活动,由于高中学历和对村民的熟悉,被选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员。
从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到今天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30年来腾春秋感触最深。就是人口普查大象3354,也就是从周围的人、村民到居民的变化:2000年参加五人组时,她已经进入村务企业,从农民变成了工人。2010年全国迎来了六人普及。这时,建工区被行政区调整,退出老城区,进入河西,她也已经是建工区南远区建源社区的社区工作者。她的调查对象已经从农村村民完全变成了城市居民。
第四次普查,腾春秋感受到的第二大变化是普查方式的变化。
回想第一次参加人口普查时的经历,腾春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口普查开始的时候,正好是盛夏,白天村民经常要下地干活,所以她经常趁中午和晚上挨家挨户去村民家调查,再回来整理普查得到的信息,熬夜熬夜。
进入住户调查时,腾春秋总要随身携带一个大包,里面有厚厚的人口普查表,居民情况底、笔记本电脑、尺子、笔等有四五斤重,过了一天累得精疲力尽。
2000年开始输入电脑,调查人员熟悉了情况,还要求使用电脑。2010年,基础地图变得更加清晰,普查范围地图变得更加准确。“普查越来越准确,技术越来越发达。”她叹了口气。
“今年普查,门上只要有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所有的注册内容,太方便了!”在现场,唐春翠向记者展示了普查的特殊小程序,打开小程序,选择每个普查类别,只需提交,整个过程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
唐春翠对记者说,首次参加人口普查时,各检查员最多只能负责80户家庭。再多也忙不过来。现在最多可以负责200多个家庭。
四次人口调查,人口迁移的变化,腾春秋也引人注目。
1990年第一次参加人口普查的时候,村子基本上都是本村人,都是面熟的面孔,大多数村民守着地,觅食,一年到头很难离开南京几次。外来人口很少,村民也不多出去。
“现在普查地点变成了城市社区。与农村不同,当地居民分离、出租、拆迁较多。特别是在学区房小区,由于人烟区分离率高,居住在辖区的人都是老人,居民和房东经常不一致。由于子女教育问题,户口没有迁移到辖区的情况也很常见。”唐春翠对记者说,在接下来的几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一方面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本地居民不在户籍地的居民也在增加,户籍变动的居民也在增加。(威廉莎士比亚,户籍,户籍,户籍,户籍,户籍。
“第四次人口普查,30年后,在这30年里,我目睹了人口普查的完善和创新,进一步见证了南京30年的高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到了下一次人口普查,又会有新的大发展。希望到时候能和人口普查达成“第五次约定。”唐春翠说。
通讯员李亮初说。
资料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