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微信名字前面有个星星】凉山小伙子6000字论文感谢画面:曾经辍学放羊,遇到一个人改变了命运。

时间:2023-03-03 10:14:0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彭派新闻记者黄瓜

2.5万多字的毕业论文、6000多字的论文审计、65人出席审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毕业生小正民讲述了自己坎坷的学路。从杨华蜕变为大学生,终于实现了梦想,努力学习3354,离开大山,改变了命运。

小郑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微信大众指导

6月16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的2022届毕业典礼上,来自四川凉山的异族小伙子苏正民作为毕业生代表,对学校对他的培养教育表示感谢,并表示将返回家乡凉山支教,同时时刻铭记着“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

据《长江日报》报道,苏正民在毕业论文《论志愿服务的政府责任及其立法规范》的审计中回顾了“坎坷”但“充满光明和希望”的求学道路。

论文审计部分,苏正民说自己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施德县司马拉达乡的一个小山村。“我生来营养不良,村里的老人经常劝父母放弃我和妹妹。山姆和野生水果使我跌跌撞撞地活了下来。”

苏正民虽然家里很拮据,但爸爸还是选择了把三个孩子都送去学校。山里的路看起来很近,但经常绕远路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就能到达学校,这是常有的事。说是学校,其实只是黄土堆积的泥瓦房,经常屋外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

“妈妈说她会沿着蜿蜒的道路从大山里出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宏伟的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我想去,我想去。”《我多想去看看》是他学会背诵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他印象最深的课文。

从那以后,“想从山上出来”成为他奋斗的信念。

因为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迎来了来自这座“沉睡的”大山多的大城市的支教老师。小学时最让他痛心的是那些年轻的支教老师。他们面对着这样皮肤黝黑、衣着褴褛、浑身汗味、鼻涕脸、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的“小屁孩”,教了很多次,充满了耐心。

“在连当地老师都留不住的艰苦地方,不知道来自大城市的支教教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支教老师们用一点荧光照亮了我狭窄崎岖的小径。”苏正民写道。

小学毕业后,他幸运地进入了凉山州首屈一指的中学,选择了继续学习的道路。然而,他蹩脚的汉语、燃烧的池塘煤烟的旧衣服、矮小的个子成了嘲弄的对象。身边的同学基本都来自市区,不仅家境富裕,学习成绩也令人羡慕。第一次考试他得了倒数第一名。

他想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坚持。“年轻敏感的心啊,我该怎么救你?”" "

第一个寒假,他收拾行囊,向父母提出退学,准备跟着村里的哥哥姐姐们打工。就像电影里一样,父亲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母亲掩面痛哭。“我和阿达(爸爸)日夜为什么努力工作?我白天打扫街道,晚上兼职务农。你阿大白天在砖厂烧砖头,晚上又去做什么种地?你们姐妹三人好好读书,认为自己的命运可以改变,不要再吃我们这种无知的痛苦了!”

他永远忘不了父亲的责骂和母亲的哭泣,他们把他重新吸引到求学路上。苏正民努力学习,省吃俭用的生活费都买了学习资料。每天晚自习后,他偷偷打开手电筒,用被子盖上,趴在床上开始学习这些额外的学习资料。作为努力的回报,他的学习成绩和汉语水平突飞猛进。

2013年,15岁的苏正民认为通过努力学习,可以摆脱大山,改变命运时,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场大风暴。

父亲为了三个孩子的教育日夜辛苦,最终积累了疲劳,患上了从心脏病到肝囊肿、肺水肿等多种疾病,最后不幸去世。医疗费也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雪上加霜,治病欠了几十万元外债。

不忍心看母亲受苦。苏正民和姐姐没有约定就选择了辍学,想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妹妹。姐姐去了广东,他选择了祖祖辈辈耕种的那片黄色土地。那时,他整天背对着黄土。“一辈子都会这样吗?”“他反复问自己。直到一个人出现。

“(她)像一道光一样照亮了我黑暗的人生。”改变苏正民命运的是《天津日报》的记者张俊兰,她有着温暖的名字——“凉山孩子们的丈母娘”。“就是她苗条的身体,20多年来,帮助成千上万像我这样的凉山贫困学生回到了学校。苏正民写道。

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8月,《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采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从事报纸扶贫工作。目睹了令人心碎的贫困,决心这一生努力摆脱量产贫困。在随后的23年里,她33次进入凉山,从事学生扶贫工作。受社会各界委托,建设了3所希望小学,在7所大学设立奖学金,与爱国慈善家一起努力创建60多个名为“复惠星”的孤儿班、女子班,同时进行“一对一”事件早学,20多年来得到持续支持的贫困学生。张俊兰在凉山千难考验的道路上,将35岁至58岁一生的黄金岁月献给了西南边陲贫困地带的异族同胞们。

湖北日报报道说,小井民辍学后最迷茫的时候,有人伸手抓住了他。学校教师、村支书多次回家说服苏

正民继续读书,帮助苏家申请低保。多年在凉山从事公益资助的张俊兰还为他联系到每年2000元的定向资助,他终于有机会重返校园。

回校后,班主任找到他谈心时说:“阿苏,现在党和国家、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士都这么关心你,给了你那么多的帮助,老师希望你有一天也能学会把手心朝下,去帮助其他人。”这句话影响了他一生。

重新坐在课桌前,苏正民拼命学习,2017年通过国家在少数民族连片贫困地区的预科招生计划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211”大学的学生。

父亲没能见到他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那一天。带着乡亲们的期盼,带着母亲的谆谆教诲,他走出大凉山,又开始了求学之路。“故乡的索玛花又绽开了,山坡上再也没有父亲沉重的脚印,火塘边只有思念成疾的母亲。”

他的母亲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以前,年少而又敏感的岁月里,他总是羞于谈及母亲的工作。在外求学的岁月里,每当吃到美食的时候,他总会突然地悲伤甚至流泪,总会联想到远方的母亲是否又为了省钱,一碗苦荞、一个土豆就草草解决了自己的伙食。

“正是这个‘毫不起眼’的环卫工人,靠手里的小扫把养活了一家人,靠瘦弱的身躯独自养大了三个子女。”在苏正民眼里,多年来,母亲靠淳朴、善良、坚毅、感恩教会他们成长,教导他们“做人做事和扫地是一样的,都要干干净净、认认真真”。

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之后,他实现了儿时那个靠读书“逃离”大山的梦想。从小学到中学的路,他走了很多年,他想知道:山的那边还是山,而大学的那边又是什么呢?“不管未来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我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大学生涯当中,他树立了信心,真正摆脱了自卑,成了一个自信、乐观的人。

在2019年,他发起了凉山阿依(儿童)助学计划,号召同学们“一天节约一块钱、一个月少喝两杯奶茶”,用月捐的资金去帮助凉山的困难学生。几年下来,有1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加入了计划,用点滴微光资助了65名凉山贫寒学子。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虽人不在武汉,他也挺想为这座英雄的城市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便第一时间报名成了洪山区双建社区的线上志愿者,为249户的武汉居民提供生活需求统计服务,每天接打六七十个电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历史时刻。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到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历史性巨变,一路走来,我和我的家庭,正是这一巨变中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苏正民写道。

这一年,在大家的支持与帮助之下,他参与成立了凉山州教育基金会阿依助学专项基金,为更多凉山学子提供精神帮扶,助力他们更好地走出大山。临近毕业,他选择了报名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回到家乡大凉山支教。“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我相信在我们一代代中南大青年的接续奋斗中,一定能够点亮更多凉山阿依(彝语,‘孩子’之意)们的求学之路。”

论文致谢全文:

来源: 澎湃新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