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坚强治愈的微信名字大全】豆腐局、唐七号、聂海胜获得“八一勋章”的他们有哪些先进事迹?

时间:2023-03-02 03:09:4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豆腐国——忠诚使命,英勇无畏的扫雷英雄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的铁骨用血肉阻挡危险,即使自己陷入深渊。这是“感动中国”颁发给豆腐局的颁奖典礼。

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崂山西坝雷场,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了重型手榴弹,立即让同组战友后退,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砰的一声手榴弹爆炸了。在生死的瞬间,他下意识地向战友这边倾斜,遮住爆炸冲击波和碎片,用身体包裹战友,自己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在12年的军队经历中,杜富国做出了三个重要的选择。第一次加入云南的一个边防团。他一直可以成为优秀的边防战士,但他选择参加扫雷。第二次到扫雷队时,队长发现他的炊事技术很好,想让他当炊事员,但他选择了一线扫雷。第三次扫雷遇险时,他选择让战友退出。

扫雷士兵走“阴阳道”,走过“鬼门关”,拔出“范古驰”,和平时代最接近死亡的人。豆腐汤明明知道这次选择意味着什么,他为什么没有义气?

答案写在豆腐局的邀请全书上。2015年6月,他在提交给中大党支部的邀请全书中这样写道。“就像我五年前参军时一样,那时我在想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唯一的衡量标准是为国家真正做了什么。我认为这是我的使命。一个声音对我说:“我要去清除地雷!”

面对生死雷场,杜布国认真训练了扫雷技术,仅三个月就掌握了10多种扫雷方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扫雷入场券。3年来,他累计排除了2400多个地雷和爆炸物,处置了20多个各种危险情况,实现了从“边缘尖兵”到“全能雷神”的转变。

豆腐汤受伤后生命垂危,两只手掌当场爆破,两眼球破裂,内容物溢出,右眼球脱落,大腿根部脸部创伤面积达90%以上。

重伤严重致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豆腐汤有超人般的意志,这也是英雄特有的品质。

连续3天3夜5次大手术,从“鬼门关”跳出来的豆腐汤,恢复意识后第一反应是问战友情况怎么样。第一个要求是:“快医治我的伤口,我要清除地雷!”是

如何将真正的受伤告知豆腐局,部队领导人和专家为他制定了多种心理干预方案。然而,这些方案一套也没有用。得知真相受伤后,豆腐汤沉默了几秒钟,用颤抖的声音安慰领导和医生。“知道了,放心,我会坚强的!”我不能扫雷,但我也可以告诉人们扫雷的故事。" "

2019年7月31日,习近平主席为豆腐局佩戴英毛奖章,颁发证书,并与他合影留念。他举起折断的胳膊,给指挥官特别的军礼。他以这种坚强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他永远是军人,他经常以奋斗的姿态做梦。

豆腐汤以惊人的意志突破了难关。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扶他下床走路。时隔一个半月,他在病床上用胳膊肘支撑了名誉。他想跑步。在反重力跑道上跑的话是10公里。他要写字,要用四肢夹着特殊的笔,一笔一笔地练习。他要广播,从吐字、发声开始,跟着教材学一个字。

乐观清新的心态和永不放弃的毅力,使豆腐汤战胜了痛苦和障碍,能够自己穿衣洗脸,叠被子,开门跑步,用盲杖走路,用机械手吃饭。

“仆人!向前冲,向前冲。"快到终点了,在战友的提示下,穿着暖衣的豆腐汤有力地挥舞着胳膊,稳稳地跑在操场上,额头上渗出了闪闪发光的汗珠。通过终点后,他像孩子一样开心地笑了。

“观众朋友们好,这里是南楼的声音。晚上8点,所有穿着伪装的你在一起。”2020年3月8日,“富国和你一起读了一本好书。”系列广播节目根据南部战区陆军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为了提高广播效果,豆腐汤放弃了别人阅读、自己复读、再后期编辑的制作方式,坚持独立专业外记。

近年来,豆腐局帮助以实际行动作战的麻栗坡县脱贫攻坚。担任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外辅导员,给失明的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光明和力量。

杜富国先后赴北京大学、陆军边海放假院等军地部队进行了30多次布道,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传播了初心、感悟、强军故事和“让我来”精神,鼓励人们追随更多新时代的梦想,勇往直前。

钱七虎——科技强军,为国家铸造盾牌的防护工程专家

刚参加某项目鉴定会的时候,钱七昊院士又拎着行李箱踏上了出差之旅。

很难想象这是80多岁老人的生活。作为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创始人和保护工程学科的创始人,在很多人已经退休的年龄,钱七昊像“空中飞人”一样奔跑。这样的生活,他不累,觉得“活得充实,有成就感,有幸福感”。

“一个人生活是为了什么?”这是60多年前钱七昊就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接受的第一堂革命人生观教育课。

奋斗一甲人投身强国之梦。参加工作以来,钱七昊始终坚持爱党、保国、强军的赤字情绪,在山深处、戈壁沙漠、边防岛屿等工程一线作战,为我国保护工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以实际行动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国家的需要,我的理想。

初心是时代铭刻在钱七虎心中的永恒烙印。20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沙漠里升起了蘑菇云。人们欢呼庆祝的时候,穿着防护服的研究人员迅速冲进核爆炸中心探查爆炸现场,唐七号就是其中之一。

那一年,唐七号受命为空军设计飞机洞穴保护门。他为了准确了解现有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专门进行了核爆炸试验现场调查研究。

经过深入调查和思考,唐七号决定果断采用刚刚兴起的有限单位法,但其中涉及到大量的工程结构计算。

当时

,国内大型计算机设备紧缺,为了求取最科学的方案,他来回奔波于北京、上海,利用节假日和别人吃饭、睡觉的空隙打“时间差”蹭设备用。

两年后,他研究的当时我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通过成果鉴定时,他却患上了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

勇于攀登的人脚步从不停歇。紧接着,他又趁热打铁开始“有限单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的研究攻关。长期的劳累又诱发了痔疮,但他还是坚持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疼得不敢坐,就趴在床上写专著,该专著问世不久就获得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当时,我国面临严峻的外部威胁,在钱七虎看来,如果说核武器是对付敌对军事力量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

随着侦察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技术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涌现,防护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战场中,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别是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精确制导钻地弹,给防护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胁。

“‘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面对一项项世界级国防工程的防护难题,钱七虎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建立了从浅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护、从单体工程到工程体系防护、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防护等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制定了我国首部人防工程防护标准,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2019年,钱七虎获得我国科技领域最高奖项——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多个国家重大工程的专家组成员,钱七虎在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能源地下储备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重大咨询建议。退休后,仍活跃在国家战略防护工程建设前沿,积极为川藏铁路建设、渤海湾海底隧道论证建言献策。

“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谈及自己的人生历程,钱七虎的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信念。

“把更好的机会留给年轻人”,这是钱七虎的育人理念。2009年,他主动放弃自己被提名的机会,推荐年轻学者冯夏庭出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世界岩石力学研究中心在中国,冯夏庭年轻有能力、有梦想。”最终,冯夏庭成为目前为止担任该学会主席的唯一中国专家。

“一辈子搞了那么多课题,但我感觉培养人才始终是我最大的课题。”聊起未来,钱七虎充满对人才辈出的殷殷期盼。

数十年来,钱七虎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防护工程领域的中坚力量。2019年,他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助贫困学生,帮助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

“虽然我已经80多岁了,但我总觉得还有很多事要做。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事业所在、幸福所在!”钱七虎表示,有生之年他将继续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不懈冲锋。

聂海胜——矢志报国、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员

1996年,聂海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报名参加航天员选拔,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层层选拔、脱颖而出,1998年光荣成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24年来,他始终牢记“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听从召唤任挑选”的军人本色,坚持刻苦训练、时刻准备,先后3次受命备份、3次领命出征,圆满完成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用遨游太空的壮丽航迹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聂海胜位列首飞梯队,却与飞天梦擦肩而过。面对提上日程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他暗下决心:继续努力,绝不放弃!随后争分夺秒全身心地投入选拔训练,他几乎没有踏出过北京航天城,夜里12点前没有睡过觉,在模拟舱里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连周末和节假日都不放过,历经无数次训练,对成千上万个数据了如指掌,熟练掌握了所有飞行程序及操作规程。在备战任务的关键阶段,聂海胜母亲突发脑溢血昏迷,组织特批他回家探望,他仅去了3天就返回投入训练,用行动诠释了“宁可愧对家庭绝不愧对祖国”的大爱情怀。在不久后的单项考核中,聂海胜考出了整个考核中难得一见的满分,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舟六号乘组。2005年10月12日,聂海胜与同乘组航天员踏雪出征、首战太空,实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

2011年聂海胜晋升少将军衔,此时的他早已获得众多殊荣,但他一次次将成绩清零、荣誉深藏,参加乘组选拔。他常说:“飞行是我的职业,我的使命。无论将军或士兵,都因使命而光荣。只要我还能飞,就要做好一切准备”。2013年6月,聂海胜凭借过硬的素质、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光荣入选神舟十号乘组、担任指令长,带领两名新战友再次出征太空,手动控制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交会对接,同乘组航天员开展太空授课,用航天人特有的方式让全国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两度飞天归来,初心始终如一。作为航天员队伍里最年长的聂海胜,正常情况下人的生理功能都在衰退,他却用坚定的信念和超常的训练对抗着“自然规律”,和其他年轻航天员一样参与着共同的训练科目,挑战着相同的训练难度,身穿160公斤左右的水下训练服在深水里一练就是6个多小时,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承受8倍于自身重量的压力,面部肌肉严重变形、呼吸异常困难,圆满完成以空间站基础理论、出舱操作、故障处置为重点的8大类100余项训练,在航天生理功能的骨骼代谢、心肺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

2021年6月,57岁的聂海胜三入太空,面对空间站任务在轨飞行时间更长、操控难度更大、挑战考验更多的情况,他和乘组其他同志密切配合、精细操作,顺利完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任务,严密组织2次累计13小时空间出舱活动,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在轨维修等空间站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夺取了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重大胜利。

聂海胜用24载造就了三度飞天的壮举,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他“一心只为飞天,一生只为飞天”的庄严承诺!面对艰巨繁重的空间站运营阶段各项任务,他坚定表示“我的初心是出征太空,我的使命是圆满完成任务,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就义无反顾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接受挑选,为祖国出征太空”。

编辑 邓淑红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