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到今天,最突出的特点是公益越来越大众化、日常化。
这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入境,越来越多的新公益形式出现,越来越大的善意也在逐渐累积。互联网使公益成为用户可以访问的东西,在不同品牌的传播和宣扬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
其中哪个品牌最有感情?什么公益节目最有特色?帮助公益转化的推动者在哪里?今天,我们不妨出一局。
阿里巴巴335417年
对阿里巴巴来说,“内渗透、外向扩散”可以大致概括近年来企业的公益实践方式。
2005年前,阿里巴巴的公益仅是引领大众创业的初步计划。到2005年,阿里巴巴在淘宝开设了“魔都宝宝”爱情账户。用户只要在平台上购买商品,商家就可以向公益项目捐赠1便士。该活动开设不久,吸引了1亿人,动员了平台的交易活动,公益也很少。
此后,在汶川地震的影响下,支付宝临时开发的捐赠通道高效地救济了无数人,阿里巴巴的公益也在此期间逐渐发迹。地震期间,特别基金投入后,阿里也定期派遣企业内的员工志愿者到四川青川开展公益活动,帮助孤儿、留守儿童、支持当地电商发展的“奶橙计划”。这为阿里的员工公益铺平了道路。
2015年9月10日阿里巴巴16岁生日当天,向马云全体员工提议“每人每年完成3小时公益服务”。“公益3小时”的计划也成为了阿里人的“KPI”,在两年内累计了28万小时公益时间。两年后,阿里巴巴将其向公众开放,使之成为大家都能参与的公益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益的日常化和大众化。
阿里巴巴也随着“公益3小时”的大众化,同时启动了2017年世界慈善日“95公益周”活动,与数十家品牌机构携手合作,动员平台公益体系,打造“互联网公益”新庆典,在未来5年不断崛起。同时,纵观腾讯的“99公益日”,可以发现,基于意识特征的可调式公益传播正在互联网上逐渐扩散,形成氛围,引起公众的共鸣,吸引更多的参与。
阿里巴巴“95公益周”
之后的几年里,阿里依靠强大的产品矩阵实现了公益的多样化,阿里云、支付宝、淘宝、菜鸟等业务线从诞生之初就与公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购物便利性的“公益宝贝”节目、基于定位技术的“团聚系统”、“请愿行动”、充分发挥趣味娱乐性的蚂蚁森林和蚂蚁庄园。他们不仅扩大了公益的种类和实践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益的门槛。
近年来,阿里继承了“公益心理、商业手法”的理念,以公益为根基,以产品为核心,打造了枝叶茂盛的参天树。另外,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内部也在贯彻和坚持公益理念,从员工到高层都在忠实实践公益志愿服务,为企业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
腾讯335415
腾讯可以说是继阿里巴巴之后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品牌,主要见于两个“开拓性”。
首先,腾讯基金会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公益基金会,从2007年成立之初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公益2.0”的理念。那时正好互联网web 2.0兴起,腾讯基金会利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和传播优势,让公众利益和民众互动,让广大网民成为公益主角,提出了“人人都能公益,民众可以共同参与”的理念。
因此,腾讯基金会同年登录互联网公益平台——腾讯公益,在此后众多节点性事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008年汶川大地震,腾讯公益在线救援事业。共募集了2000多万元人民币。
2014年移动支付的发展引发了行业变革,腾讯公益进一步发挥了互联网上的优势,提出了“行为公益”的概念,结合腾讯自身的社交能力,推出了“共同捐款”——。这是网民个人筹集爱心基金,通过朋友圈传达共同完成任务的新形式。该项目将公益活动的发起者从平台转变为个人,真正激发了社交平台的潜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公益基金筹集方式。统计显示,该项目使腾讯公益的筹集总额在一年内增加了300%,实现了质的飞跃。
二、2015年腾讯推出的“99公益日”将公益创新地转化为全民狂欢式公共性事件。在每年公益日期间,腾讯联合数百家公益机构和创意机构启动了数千个公益项目,每年在探索中邀请更多的团体(如媒体、明星、企业入境),通过发起“益家”运动捐赠、捐赠和分配等方式激发公益热情,扩大了活动传播力度。
腾讯“99公益日”
另外,99公益日的创意性也不可小觑。无论是此前刷屏朋友圈的《小朋友画廊》,还是《一元钱》、《天使投资人》等项目,腾讯将公益传播与创意结合,脱离了大众眼中常见的“打苦情牌”,真正用“广告”打动了大众,而小红花作为其公益标识,也在美好的象征寓意之下不断深入人心。
《小朋友画廊》在2017年刷屏全网/微博
此后的3.0阶段,腾讯又以20亿广告资源助力机构提升创意能力,并逐步完善公益透明公开机制,全方面赋能国内公益生态。
截至统计前,在腾讯公益的官方网站上显示,其捐款总人次达到6.4亿,历史捐款总额196.5亿。
腾讯公益捐款总额及总人次统计/腾讯公益官网
从平台化到社区化再到生态化,从入局到深度参与再到开创性建设,腾讯公益平台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而作为基于QQ和微信生长起来的平台,腾讯也在不断发挥其社交优势,展现出强大的资源辐射能力。
京东——14年
从08年抗震救灾开始,京东公益多年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关键词——供应链。
首先可见于京东自2015年启动的农村电商扶贫战略。
不同于常规的电商扶贫,京东在农村扶贫方面打造了产业链、供应链和生态链的闭环,从而支撑农村真正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能力。例如从2016年起,京东便在农村打造出一系列标准化规模化的自有扶贫品牌矩阵,从养殖、加工、品牌营销全流程入手,为各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自2020年10月启动截至2021年底,京东的乡村振兴“奔富计划”已带动农村实现3200亿产值,并通过京东年货节这一渠道带动300万农户户均增收近1700元。
京东 乡村振兴“奔富计划”
除了扶贫,京东稳定的物流供应链还应用于环保、教育等各个方面。
2017年,京东物流联合九家品牌共同发起了绿色供应链活动——青流计划,旨在通过京东物流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在物流多个环节实现低碳环保;
京东物流 青流计划
同年3月,以“物爱相连”为主题物资捐赠平台成立,京东依托其完善的物流系统创造了“一键捐赠、物资直送”的全新模式,截至2018年12月,“物爱相连”平台筹集物资超过200万件,受益群体超过150万人次。
在2018年,京东公益还联动京东商城创新推出“京益计划”,邀请品牌商家入局,带动供应商一同参与教育、扶贫等公益事业。
百度——12年
百度公益以科技为底色,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公益之路。
2011年,百度便上线“百度寻人”平台,致力于运用百度的人脸识别技术更加快捷高效地帮助走失人员回归家庭。2016年,百度又进一步改进技术,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百度AI寻人”,创造性地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寻亲工作中,截至2021年,已经帮助超过12000个家庭重新团聚。
百度AI寻人平台
此后,李彦宏还推动了食管癌项目研究、百度AI控烟等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件的进行,在民生层面践行了企业社会责任。
2017年,百度公益平台正式成立,并在2019年基于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共益计划”,旨在为产品内庞大的内容生态和信息服务场景提供顶级的流量支持,促进公益信息的分发和需求与用户的高度匹配。这一方式推动了我国公益生态的数据化和智能化,也提升了公益落地的精准性。
在2021年国际数博会上,百度还首次亮相了用于公益项目的“AI寻人”人脸识别专利技术,并同步展出“AI助老”、“助盲”、“复原历史遗迹”等技术成果。可见,AI科技将在未来的公益叙事中成为浓墨重彩的角色,而百度的“人工智能+公益”的3.0模式也将造福于更多公益事件。
新浪微博——10年
新浪微博的公益之路主要聚焦在“微公益”上。
2012年,微博基于广大网友对公益事件的关注,正式打造“微公益”平台,专门服务于公益慈善事业。由于生长于拥有广大用户群体的公共社交平台,微公益从发起之初便带有门槛低、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微公益利用“围观”的力量号召民众从小事开始行动,在强大的微博生态中推动了“免费午餐”、“微博打拐”等项目的顺利实施。
十年来,已经有超过4000万微博网友通过微公益平台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25000多个项目累计捐助超过6亿元。
此外,微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榜单排名。2015年,微公益打造“中国公益指数”产品,通过对微博公益账号、名人账号、企业、媒体官微矩阵的内容话题数据梳理,形成“公益机构影响力指数”、“名人社会责任指数”等具有一定传播范围的影响力榜单,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公益,参与公益。
中国公益指数2017年度数据报告/微博数据中心
2019年,公益造节风潮吹到了新浪微博,“人人公益节”也因此诞生。从一开始的“春蕾计划”、“马云乡村教师人才计划”,到今年的“月经安心行动”,人人公益节也在随着时代变化延伸出不同的公益主题。
微博“人人公益节”
字节跳动——6年
作为厚积薄发的新型互联网企业,2012年成立的字节跳动在2016年才算正式开启公益事业,不过web3.0时代的蓬勃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对于这个在当时仅成立四年的企业来说其实并不算晚。
2016年,字节跳动利用当时旗下的增长支柱之一今日头条发起了“头条寻人”项目,旨在帮助走失人群回家,截至2021年底已经累计帮助超过17000家庭团圆。
之后,字节跳动又相继发起了“信息无障碍基础”、“益童乐园”等项目,从小处着眼于大众的实际问题,在青少年成长、乡村发展、古籍修复、助农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少努力。
2020年,字节跳动公益部门正式成立,其公益平台也在2021年获得“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资质”。基于此,字节跳动依托其内容优势,将短视频场景与公益相结合,并通过推动平台创作者参与公益调动更多用户的关注,链接了平台多元主体。
此前,字节公益和巨量引擎发起“公益创意季”,分设创意机构和创作者两大赛道,旨在发挥参赛者的创意能力,激发公益热情。值得一提的是,互动创新广告作为巨量引擎的商业创新产品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小作用,从平台的角度说,交互道具提升了用户的参与积极性;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一次微不足道的拍互动摄也能转化为善意,这可以说是一次科技与创意相融合的公益落地实践。
字节公益和巨量引擎发起“公益创意季”
拼多多——6年
成立于2015年9月的拼多多由于发迹于下沉市场,其公益方向也着重于助农扶贫。
从2016年起,拼多多便着重打造了电商助农精准扶贫项目——“爱心助农”,帮助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群众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立足于社交电商,拼多多“以销定采”的商品销售模式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品质;其次,拼多多天然的社交属性和独特的拼团模式促进了商品信息的传播,吸引了更多潜在消费者,也因此提升了电商惠农效能。
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已累积带动62,000余名新农人返乡,平台及新农人直连的农业生产者超过700万人。
在2020年疫情期间,拼多多还推出了一系列专项农产品活动,通过“地方官直播带货”促成产品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开辟“农产品滞销信息反馈渠道”实现更大规模的精准帮扶。
疫情期间地方主政人员直播带货
据统计,自2月10日上线“抗疫助农”专区至3月29日,拼多多仅该专区便累计售出农产品超3.1亿斤,在疫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激活了农村经济。
美团——5年
美团的公益里程,从小微处入手,落实到大格局。
2017年,美团外卖推出同行业首个环保行动计划“青山计划”,旨在从环保理念倡导、环保路径研究等四个维度入手,推动外卖行业的环保化进程。在三年内,青山计划与超过350家循环经济伙伴合作建立了外卖餐盒回收与循环再生试点,超额完成了品牌任务。
2019年中华慈善日,美团正式推出“美团公益商家计划”。在该计划中,来自美团商家的每一笔订单都会定额捐赠一笔善款,额度由商家自定,参与计划的商家能够获得“公益商家”的标签,并自动生成公益档案。
该计划最终带动55万商家参与捐赠,并为贵州偏远地区幼儿园捐赠了102个多功能运动场。
同年,美团还联合公益组织发起了国内首个针对全行业外卖骑手子女的公益帮扶计划——“袋鼠宝贝公益计划”,为困难骑手家庭提供大病救助帮扶金并满足其教育需求。
美团 “袋鼠宝贝公益计划”
截至目前,累计已有28000+名美团员工自愿加入员工公益月捐支持袋鼠宝贝公益计划。
总的来看,美团的公益计划不仅面向骑手、商家、产品包装等与外卖相关的多元主体,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关注困难儿童,从企业内外践行了公益理念,体现了零售品牌的多重担当。
以上就是互联网品牌历年来的公益盘点,信息来源多为网络,如有错漏欢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