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俞微信名字妈妈】"妈妈的命交到了我手里。"杭州35岁独生女一次次地推翻自己。做出这样的选择太重了

时间:2023-02-26 19:23:0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钱江晚报

杭州人幽默(化名),35岁,她母亲65岁。今年5月,幽默的母亲突然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妈妈生病后,我一个人做了很多选择。连哭的时间都没有。”

幽默认识了很多癌症患者的家人,她必须和他们团结在一起取暖。

“经历后才知道,家里有人得了癌症,家里人更崩溃了。和我一样,我想我会比妈妈更痛苦。”

晴天霹雳,母亲肺癌晚期

幽默是独生女,家境还不错。到今年5月为止,她的生活非常舒适,一步一步上班,父母身体健康,每隔一两周和丈夫一起陪父母吃饭。结婚多年了,他们一直没有生孩子,今年有两个年幼的人准备怀孕。

今年因为传染病过年后,幽默近两个月没有回到父母身边。

去年年底,刘妈妈对幽默说:右肩有点疼,但不太显眼。那时候刘妈妈以为是颈椎病,买了很多药膏贴着,症状好像缓解了。过了一段时间,疼痛又延伸到脖子上,看起来像颈椎病。受传染病的影响,家人没有想到去医院。

“五月,一个周末,她让我买颈椎康复器。因为我感觉脖子疼得越来越厉害。”幽默隐隐觉得不对。她平时看医疗科普的知识,知道有些地方疼痛在反复,这不是好事。

那天她带妈妈去了医院。

“有段时间没见到她了,那天见了,她瘦了很多。问体重,体重下降了约10斤。”幽默当时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但心里突然跳了起来。

肺癌晚期,肿瘤已经转移到骨头上了。看到这个诊断结果,幽默感到了“晴天霹雳”。那天下了很多雨,她的心情像那场雨,又脏又湿。

照片来源:视觉中国

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心情变得很着急

刘妈妈马上住院了,幽默的生活变成了兵荒马乱。

“我妈妈不做手术,也不做化疗,做了基因检查,开始打靶向药。”

幽默的父亲在医院陪护,她早晚各去医院送日用品,送食物。起床时间从以前的7点提前到5点,看着妈妈再次上班。

一天早上,妈妈去检查,她站在电梯外面送妈妈,妈妈在里面对她说。“不要治疗。为了不让人赚钱。”" "

幽默不想转身给妈妈看自己的眼泪。"那不是她的真心。她有强烈的生存欲望。癌痛很严重,她每天晚上睡不好,用了太多止痛药,担心中毒。她会偷偷问同一个病房的病友。所以她说这些话只是不想给我们带来负担。”

妈妈生病后,幽默一天没吃饭,也不饿。整夜睡不着觉。“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心里乱七八糟,再也睡不着觉了。”

她开始在网上浏览各种患者朋友的帖子。肺癌有什么分支?末期患者会遭受什么样的痛苦?什么原因离开?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建设。

她看到了对癌痛的描述。“有人跳到暗箱里,弄断了手指……我怕妈妈会承受这一切。”

幽默的感情急了。在此之前,她每天下班和丈夫一起看戏,看电视,母亲生病后,这种娱乐活动就没有了。有时看到丈夫玩游戏,她忍不住对他发火。“我知道这是不对的。我丈夫已经做得很好了。他每天为我妈妈做饭,经常安慰我妈妈。不要担心钱,安心治病。但是我控制不了自己。”

这种粗暴有时会蔓延到妈妈身上。当母亲拒绝治疗,拒绝治疗时,幽默的无力感达到顶点,变成愤怒,爆发。“我努力克制自己,但还是对她发了两次火。”

爸爸哭了,但她没有时间流泪

7月初,刘妈妈与靶向药一致,药物治疗后情况缓和了很多,癌痛也没有那么强。

“有一天,她对我说: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两天了。”

但是不到一周,刘妈妈的情况急剧恶化。转移的肿瘤被颈椎压得抬不起头,下半身无法移动。

“她的子宫颈是

很薄很薄,随时都可能断。"幽默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下次该怎么治疗母亲。

“医生说,这种情况需要做手术,切除肿瘤,解除压迫。否则人很快就会瘫痪。”

瘫痪意味着什么?

“头下不能动,以后只能躺在床上,相应地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幽默对医生来说手术危险吗?“风险也很大。肿瘤的位置很差,所以很有可能不能下手术台。”

和医生谈话的那天下午,幽默坐在医院门廊的椅子上发呆。

“我爸爸当时哭了。我从小到大,从没见过他流泪。他叫我做决定。“幽默感受到了父亲的惊慌和绝望,她也突然意识到自己成为了父母的意志。”当时我想,如果有兄弟姐妹该多好。我也可以和丈夫商量,但要知道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总是不一样的。" "

爸爸在哭,但幽默没有时间流泪。

她四处给朋友打电话,问学医的同学。这怎么选择,都是危险的选择,没有人能提出最好的建议。

幽默去找主治医生,沉默了一会儿说。“如果是我父母,我只能说。

宁愿选择手术,去搏一把。”

医生的一句话让俞默心理的天平有了倾斜,“医生说,如果真的瘫痪了,好不容易找到的靶向治疗也就没有意义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妈妈的命被交到我手上

俞默流露出手术倾向时, 亲戚们都不太理解,他们说:人已经这样了,就不要再折腾了。

她没有说什么,但觉得自己快要被内心的压力压垮。

“做这个决定太沉重了。等于是把妈妈的命交在了我的手上,一旦出了意外,我就是千古罪人。我会愧疚,也没办法放过自己。”

俞默把治疗方案告诉了妈妈,“她有选择权。”

俞默承认,她在向妈妈解释的时候,是有倾向性的,“我没有把手术风险说得那么可怕。”

俞妈妈最开始逃避做选择,她说要想想,一个下午后,她说同意手术。

妈妈手术成功很久之后,俞默才知道,妈妈在做决定前,曾找女婿谈过。“我妈不让老公告诉我。她说:谢谢你们这几天给我做吃的,虽然我吃不下去,辛苦你们了。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再吃到。我知道,小默希望我做手术。”

俞默听到妈妈对亲戚朋友说:我想做手术。“她不想真有意外,我被人指责。”

做完决定后,俞默更煎熬。手术前的几天,她一次次推翻自己,是不是错了?她想,要不就不做了,真的瘫痪了,自己就伺候妈妈,总强过下不了手术台;她甚至希望,妈妈突然改变主意,“这样我也就顺势同意了。”

俞默加入了一些患者家属的微信群。

有人在群里说:爸爸生病后,兄妹之间在花多少钱治疗上,反目;有人说,得知外婆得癌,一周瘦4斤,每天凌晨3点多就醒了;有人说,上班的时候,想起妈妈生病就掉泪,怎么也忍不住。

“原来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她稍稍感到了安慰。

手术室的电子屏,她盯着看了6个小时

做出决定后的妈妈表现出了斗志,她努力吃饭,说要为手术养好身体。俞默给妈妈买了很贵的增加营养的蛋白粉,服用说明是一天最多五包。妈妈就吃到上限。

手术前的一天,爸爸又哭了,俞默拍拍他的肩膀说:“如果真的……妈妈起码不用受苦了……”

送妈妈进手术室前,她对妈妈说,手术结束后,你可能麻药没过,没力气说话,你就抬下手,让医生知道你醒了。

这是俞默从病友的发帖里看到,她做了充足的功课,细致到如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俞默向妈妈

交待这些,就好像这是一台普通的手术。

看似镇定、安抚着父母的她,内心其实恐惧、不安。

在手术室外,早上8点到下午2点的手术,6个小时的时间,她眼睛一直盯着手术室的电子屏,没有看手机消磨时间,没有四处走动。

“屏幕上是一个个病人的手术进展,我一直看到我妈的名字出现。”

妈妈被从手术室推出来时,俞默伏在床边,开始大哭,边哭边叫:妈!妈!

“旁边的护士说,你别这么激动,手术很成功,你这么激动,小心引得你妈血压升高。”

她说,不想要孩子了

妈妈术后住院的那段时间,俞默请假了。

她每天带一个小马扎,早上7点多到医院,在病房外侧的走廊上,坐到晚上五六点。

“我爸在病房里陪护,我怕里面随时有事情,我可以随叫随到。而且我一直待在这里,我妈进出做检查,我就能看到她。”

妈妈出院后,俞默在医院附近给父母租了一套房子,“他们原来的房子要爬楼梯,我妈的身体肯定不行。我自己的房子距离医院又太远。”

如今的俞默,一周五天和爸妈住在一起。她已经10多年没有和他们朝夕相处。

“没有不适应和陌生感,我觉得很幸福,能这样陪着他们。我不知道,还能陪妈妈多久,总是陪一天少一天。”

有了这样的经历,俞默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父母在,自己永远有孩子的心态吧。”

这一次,她要扛起家,为父母遮风挡雨,接受这种心理的蜕变,并不容易。

本来在备孕的她,暂时打消了要孩子的念头。她对疾病带来的风险,还心有余悸。她很想让爸爸去做个全身检查,可又不敢开口。“就绷在那里。”

俞默会时常在那个患者家属的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经历,“也许能帮到别人。”

家属们总是有各种问题:给家人吃什么能增加营养?哪种食物不能吃?化疗出现了什么样的副作用?……焦虑、纠结,扑面而来。

俞默会在群里说:稍稍学会苦中作乐,看看书、听听音乐,吃块巧克力,别把自己压抑坏了。

这些话她是说给别人,也说给自己。

“我现在的心态释然了一些吧,这个阶段其实也是给自己了一个心理准备期,如果再出现意外,可能好接受点。毕竟,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慢慢明白,生命总是会出意外,总是有回天乏术的时候。”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