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情都以后益为导火索,王敬崇其实有点被反过来耙的委屈。但是他独立了南地,所以首先得到了乔斯特的支持。赵城害怕军士赵灿汴梁的情况,也可能受到王敬忠的报复,包括胡益,当然非常果断地站在支持王敬忠的一边。
然后他们都吸引了李秀晶,故意推荐秦王,好像和在凤翔的李武定进行了复制。李守贞不仅依赖要塞,还对以前的待遇有点不满,加上两个拥抱,他们愿意参加起义。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李守贞自然成为了胡汉的主要目标,打了王号,刘成友从一开始就派白文克、郭崇义、常思三人来处理他。
后周郭伟画像
白文姬也是河东宿将,资历非常老,曾跟随沙塔里克,王李存熙担任陈武军道指挥师(见《旧五代史本传》)。落后市地位也逐渐提高,刘志源非常尊敬他,白文田比刘志大约20岁左右。刘志源向南进军时,委托白文姬留守,将太原交给了他。建立后汉后,白文姬被列为天平军节度使和平章司,成为思想时地位相当崇敬。
刘承宇继位后,康、永兴、凤翔三振站起来时,主要功勋重臣想起了白文田。郭崇义中尉是沙陀人,取郭姓,又很早就跟着李存蒙,有一次改姓李。因为拥戴维持人员,所以很受重视。一开始,李守贞对白文可、李守贞很温柔,但进入怀河城却很不顺利。据说,郭从义转业进入永兴郡乔西纽约时,因与君道监王俊不合,未能顺利取得进展。
历史又不引人注目的时候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郭伟这时意外地与王俊建立了关系。
王俊确实不太懂军事。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和当时那个风云的李村爱好差不多,王俊精通音法,唱得很好。在刘志远之前,王俊蹒跚地跟着几个主人。刘志远也是粗鲁的文盲,但不如王浚,他工作很努力,做事很机敏,最后成为宣徽的时候,被认为是很亲近的乘务员。郭伟也有功劳,当时是枢密院副使。
王俊和郭伟的交情很好。他在调查提讨伐过程中与郭宗义发生矛盾后,以征讨对对方不利为借口,向刘胜宇提议参选郭伟。建宇两年(949)夏天,郭伟决定继续铲除看起来最困难的李秀晶。首先以强中集中力突破了强中性。
事实上,李守贞死了6个多月,相当辛苦,最后和妻子一起烧死了自己。郭伟这样说,事实上,以前的白文可老兵,为了对付李守贞,已经有了威慑力,但被一时的困难阻挡了,郭伟的胜利仍然建立在白文可的一些铺垫上。
赵城和王敬宗在李秀珍之后相继投降,因此,郭伟的声望当然一方面迅速上升,另一方面他也引起了刘胜宇的怀疑。当然,这种怀疑大部分是由萧凤吉的煽动引起的。
苏凤姬的父亲,苏岳、刘志远都是很能干的职员,很早就去避难了。萧凤吉从小聪明,经常替父亲记录公务。刘志远经常和苏岳玩,觉得很满意,苏岳推荐儿子帮忙,说:“奶奶是彝族人,不能只带装置。男人想让吉兆学支援米莉、成福孔阁、大众像犬儒一样微妙,左右事情。刘知远也喜欢感谢苏凤姬,使他成为盗窃法官,逐渐成为了非常可靠的自信。刘知远等大部分粗野的野蛮人,只通过苏凤姬一点墨水,就晋升为宰相了。
当时,丰都、李渊、赵英等后唐、胡后颇有名气的纹身都被带到契丹,还没有回到中原。因此,即使想得到更合适的人选,也没有。何况从他的角度来看,真的对萧峰吉很满意。
胡锦涛总理李渊和契丹北上、刘志源进入边疆后,李氏家族家甲全部送给萧峰吉,田水奉吉、李渊和冯导、高凝等后来回到中原,想回家,但给萧峰吉拿出了房子优惠券看,萧峰吉当然不干了。
李燕的能力不太出众,但可以算是纯粹的文人,小凤吉这样的幕府小李上位几乎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李逵的弟弟李瑞在小凤吉夺家产时发牢骚,见人就说小凤吉的坏话,后来小凤吉要坚决对付李氏。
萧凤吉和李伟、李伟一家的恩怨也很戏剧化,但主要情节都来自《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个人认为大体上是真的,但有些情节看起来相当离奇,令人怀疑。
关于维持人员的图画书
刘承宇继位后,萧凤吉偶然发现李渊一家故意卷入李秀贞等人的反抗。不知道天意是捉弄人,还是有不为后人所知的故意伪造。当时,李渔的仆人葛彦茂秘密藏着财物,似乎知道李甲几乎不起作用,但李渔搜索并没有受到处罚,葛燕离开李氏,大叫着火。这时,葛妍竟然跑到萧凤吉的下属李成家里投宿了。
两家明明水火一样,但一家人,一个下属却好像是朋友。葛晏老实地把自己的苦水倒在李成身上,然后通过
讨论,居然形成一个惊人的报复计划,攀扯李家和李守贞、王景崇、赵思绾有来往。刘承祐正在火头上,李崧虽然有名望,可他是从契丹回来的,本来就有污点。当然根本不愿细细追查,李屿首先就禁不住拷问,承认有罪,他们有书信与三位节度使联络,还打算招引契丹南下,李家被扣上这么大的帽子,自然很快满门遇害。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天大的冤枉,此事足以说明苏逢吉的心狠手辣。几年后郭威建立后周,翰林学士徐台符就请旨为李崧伸冤,要求惩处陷害李家的葛延、李澄。但宰相冯道却有些不大情愿,但已经升枢密使的王峻却认为徐台符很有胆色义气,替他说服郭威,因为郭威也与苏逢吉有很大矛盾,就同意将二人诛杀。《东都事略》还专门提及几年后,周世宗柴荣还对此疑惑,询问心腹宰相王溥,王溥就说:“若有密书,岂肯示人?”认为就是苏逢吉等故意攀扯陷害。
史书也特别强调了苏逢吉和郭威的矛盾。
郭威在受刘知远临终托孤时,已经从枢密副使升枢密使。郭威本来也是扶持刘知远称帝的元勋之一,而且也有领兵作战的功绩和能力。在五代背景下,这种本领和地位是不言而喻。
苏逢吉虽然也是托孤大臣,但由于想要争地位,本来就很排斥郭威和史弘肇两个武将。史弘肇比较偏袒郭威,而苏逢吉作为宰相,一直很想去掉郭威的枢密使职衔,尤其郭威要领军外出作战,苏逢吉就想以此为机会,但史弘肇力挺郭威,双方为此结下很深的矛盾。
哪知道郭威一出手平定了河北三位节度使的反抗,威名更盛。当时文臣有杨邠跋扈,武将就是郭威,苏逢吉一个人当然有点实力不够,同时还有两人助力,一个是外戚李业,一个则是被忽视的五代资深人物李涛。
在五代史书并没有太多关于李涛的记载,真正留名已经是《宋史》,称他是李唐宗室后裔,据说祖上是唐敬宗的儿子郇王李玮。后梁建立时,李涛之父李元害怕宗室身份会招祸,带着家人逃到湖南躲避,后来依附在湖湘一带称雄的楚王马殷。但李家堂兄李郁投靠朱温还比较受器重,曾担任阁门使,后唐后晋担任宗正卿。他举荐李元,传令给马殷这边,李元就带着李涛到了后梁。后唐中,李涛通过科举进士而出仕。后晋末年也迫于形势投靠过契丹,然后回到中原。刘知远举兵时,李涛又率先带着一批官员的奏表,前往洛阳觐见刘知远,这一幕很得好感。刘知远从李涛那里得知许多关于后晋遗留在汴梁的财赋底细,于是任命他为翰林学士。随后,因为秘密谏言对付杜重威,刘知远觉得李涛判断颇有见识,后提升为宰相。
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李涛和苏逢吉都是宰相,共同有意对付另一比较跋扈的文臣枢密使杨邠。李涛知道苏逢吉想要得到枢密使,就暗中建议刘承祐先罢免杨邠,让苏逢吉做枢密使。刘承祐其实比较认同,但还是想听母后李氏的主意,结果李氏很不满,认为李涛是在挑起是非。
李氏的兄弟李业陪着刘承祐从小到大,关系非常亲密,也对杨邠很不满。之前发生过李业索要官职被拒,就坚持向隐帝念叨应该除掉杨邠,但是,刘承祐并没有很快下决心。到乾祐三年十月,刘承祐心爱的耿夫人始终不被同意立后,含恨而死。在死后礼节上又被阻拦,刘承祐才决心把杨邠处死。
资治通鉴
就在杨邠被对付的期间,郭威也几乎同时被苏逢吉对付,就发生郭威家人满门遇害的悲剧。前面提到,郭威方才领军平定三镇取得大功,又挫败一次契丹的骚扰,转移为邺都留守。苏逢吉想要得到其枢密使职务,但郭威被史弘肇多次偏袒。李业等先从史弘肇在京师引起诸多争议下手,然后以二人互相扶持将会对君主产生大患为理由,刘承祐确实对郭威在外恨不放心。
当时计划分两步同时进行,通过身边亲信侍从向两个大将下达密令,头一个是给新任命的镇宁军节度使李洪义(镇宁军在澶州一带),要他对付当时在澶州驻守的侍卫马步军指挥使王殷,取得其地方兵马,然后协助对付在邺都的郭威。李洪义是李太后的弟弟,本名其实叫李洪威,在史书上后来为避郭威的名讳而改名。李洪义也是裙带亲贵,平时就有些胆小畏惧,对这一密令非常犹豫。
而王殷的名声不算多大,毕竟也是五代时期的沙场老将,后唐时跟从范延光效力立功。为人非常孝顺,结交文臣武将都谨小慎微,后晋时期就开始跟着刘知远,对杜重威和契丹皆有功,刘知远对他很欣赏,授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后来就留在澶州一带防御。对王殷这样的资深武人,李洪义的举动自然难逃法眼,可能属于边拉关系边震慑,得知李洪义的真实用意。王殷扣下李洪义,火速向邺都的郭威传递了消息。
刘承祐另外安排的一个大将是郭崇威,要他设法对付坐镇邺都的郭威和宣徽使王峻。郭崇威之前在论述后晋时提过,他因为不满石敬瑭臣服契丹,放弃提升大将职务,选择去南边当一个军中低微小官。到石重贵继位准备反抗契丹,郭崇威才重新出任大将,刘知远建立后汉对付契丹,郭崇威是主动归顺,还争取充当先锋。
郭崇威之前和郭威也基本在一起,他参加过郭威平定三镇的行动。郭威移镇邺都,郭崇威也是军中行营的马军指挥使兼天雄军都巡检使,两人关系按说应该不错。这一关键时刻,郭威选择以退为进。他借口杨邠、史弘肇等托孤大臣被害消息,向郭崇威等手下哭诉,并坦承知道天子有诏,自己已经没有生路,希望郭崇威等奉行旨意,取他首级向朝廷请功。郭崇威当时已经明白这是要表明立场的时候,就顺势说愿意同郭威一起回朝申诉,然后清除朝廷的小人云云。更表示自己愿意充当前驱。
刘承祐为了事情顺利,在安排李洪义和郭崇威之后,另外还调回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做汴京一带护卫,让他领军做后援。果然,郭崇威前军与慕容彦超在途中遭遇。慕容彦超,新旧《五代史》都说和刘知远是同母异父的兄弟,而且据说是边地吐浑部人。众所周知,刘知远明确是沙陀人,其母安氏,按说即便如安重诲、石敬瑭一样史书视为沙陀,可显然也是河朔一带生活的昭武安氏后裔。为何会生下慕容彦超这一吐浑部儿子,是一个很令人费解的事情。
由于刘家史料非常少,只能勉强推测是刘知远的父亲刘典过世很早,夫人安氏可能在之后就改嫁过其他人,很可能就是河朔边地的吐浑部。史书并无多少刘典事迹,只略提曾经当过晋王李克用手下将校,严格说都有可能是后来刘知远得势以后对父祖长辈的遮掩。而实际都知道,安氏还有过刘崇,一般被视为刘知远的亲兄弟,不过总体说这一刘姓家族的渊源已经很难搞清楚了。
慕容彦超也是从跟随后唐明宗李嗣源逐渐打拼出来,很早就和刘知远有联系,后晋初时在地方违反过严重法纪,本来应当处死,刘知远冒死求情,将慕容彦超流放房州。
这一情节见于《新五代史》。假如属实,那么推测是后晋初,桑维翰以严刑律法主事的时候,刘知远和桑维翰本来都是最支持石敬瑭的心腹,但刘知远对桑维翰过于屈辱的结好契丹,还是存有不同意见。所以,史书记下刘知远救助慕容彦超,凸显他重视手足义气的一面,同时也无形中暗示他和桑维翰的矛盾。
刘知远建后汉反抗契丹,慕容彦超从南边北上投奔,兄弟团聚。在对付杜重威一事上多少有一些功绩。哪怕他和大将高行周一直不和睦,还是对慕容彦超很维护,为了避免他把关系闹僵,还是移走慕容彦超去泰宁军(属于今山东境内,辖兖海密沂四州),而把河北最重要的天雄军交给高行周。
刘知远死时,慕容彦超虽然不属于最重要的辅佐大臣,但据说皇后李氏还是特别交代过他,希望他好好帮助刘承祐,守好后汉基业。慕容彦超拍着胸口应承,尤其乾祐三年(950年),史弘肇等勋臣都被除掉,京师防御人选空缺,慕容彦超就被调入。不久,郭威、王峻举兵南下,慕容彦超领军与之对战于封丘县南面的刘子陂(今封丘属于新乡市)。史书再次形容慕容彦超喜欢吹嘘,离开汴京前还瞧不起开封尹侯益建议紧闭城门属于年老胆小。当时也有说隐帝刘承祐也一起前往督战。
结果,郭崇威与博州刺史李荣大破慕容彦超前部,其余将士为之气沮,多数选择归顺。而慕容彦超护着刘承祐仓皇逃回汴京,再派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客省使阎晋卿等继续组织兵力,又派宦官瑽脱侦察郭威的动向。
有关杨家将的连环画
瑽脱被郭威军抓住,郭威叫他奏请刘承祐把李业等人缚送军中。当时不仅郭威的两个儿子郭侗、郭信没能幸免,其实监军王峻的家眷也一同被害。而且当时郭威还有一个长成的女儿,幸好已经嫁给好友张颖的儿子,就是五代宋初的名将张永德。正是靠这曾姻亲关系,郭威提携了女婿张永德出任供奉官押班。
郭威带大军兵临开封城下,他不仅是刘知远最倚重的心腹,也是多有功绩和威望的军中骨干,且身边聚集不少善战的将领拥戴。刘承祐这边只剩下逢迎的小吏之辈,慕容彦超再次带着汉军又在七里坡一战大败,此后就没有回到汴京城,据说逃去兖州。刘承祐只得带苏逢吉、聂文进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也选择逃离开封。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刘承祐是被新任命的开封尹抗命而离开的。这个刘铢也是和刘知远颇有渊源的旧部,刘知远跟着石敬瑭时,刘铢就已经在刘知远身边,也是属于比较得力的亲信。刘铢的为人以严刑峻法著称,隐帝刘承祐继位后,对他也算倚重,再最后危难之际才任命为开封尹,还加检校太师、兼侍中。
关于刘铢的抗命,似乎不能认为是已经准备背叛,要害刘承祐,或者他准备投降郭威。事实相反,当初带着人手害死郭威家人的就是刘铢,他和郭威结下了深仇大恨。当时郭威在城外大战获胜,会想用各种方法赚取城门。刘承祐回城选的是凌晨时分,刘铢不敢冒险开城门并不是什么重大过失。郭威入京师后,就找到刘铢算账。《旧五代史》称:隐帝遇害,周祖以汉太后令,收铢下狱,使人责之。铢对曰:“某为汉家戮叛族耳,不知其他。”周祖怒,遂杀之。
同时《旧五代史》记刘承祐的结局也很窝囊。他和心腹飞龙使郭允明一路逃到附近村落,觉察追兵赶到,打算躲入村民的屋中避祸。郭允明见形势危急,想以刘承祐作为进见礼投降,忽然狠命一刀将刘承祐刺死。其实赶来的并不是追兵,反而是跟从隐帝的一些殿后亲兵赶来护驾。郭允明见弄巧成拙,也就横刀自刎而死。
这个郭允明据说出身太原郭氏,与后晋大臣郭谨有同宗渊源。刘知远都小郭谨几岁,对他也比较敬重,后汉建立授彰德军节度使,也死于隐帝继位后。郭允明对刘知远更是非常效力,就一直安排侍奉刘承祐身边,后出任飞龙使,所以成了刘承祐最亲信的人之一。
郭威领大军进入开封后,一度放纵手下对京师大肆劫掠,郭崇威与王殷都劝谏说:“如果不阻止剽掠,今夜只剩下一座空城了。”郭威才命诸将严禁劫掠。这边请李太后出来主持大局,还假意拥立刘氏宗室、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这一幕就伏下另外一位刘氏宗亲刘崇和郭威的恩怨。
刘赟正好是留守太原的刘知远胞弟刘崇之子。原本推一个刘氏子孙接替大位是郭威的缓兵之计,也算先稳住刘崇。在还没有完全控制汴京局势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又与刘崇发生交战。不久,意外传来契丹大军南下的消息,郭威又忙着率军北上抵御。途经澶州时,军中士卒哗变,强行要郭威登位,这就是后来赵匡胤克隆经典的桥段,因为当时赵匡胤就在郭威的军中。只不过郭威身边的亲信并没有真的准备什么黄袍,据说是把军中红旗取下强行给郭威披上,然后非要他成为新主。郭威浩浩荡荡又带兵返回汴京开封,逼迫太后授权,跟着就很快建立了后周。李太后这才躲在深宫里自怨自艾,非常痛悔当初没有听李涛的进谏。
同为刘姓之汉,刘知远这次建立的后汉,几乎要算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刘知远在位不过一年,儿子刘承祐在位仅三年。郭威于广顺元年正月正式登位成了后周太祖,刚好也是公元纪年的951年初。
就在五代十国来说,后汉的四年都要算最短命的,是否后汉对于历史进程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呢?除了作为众多历史人物生平的一段经历外,后汉确实好像没有来得及做什么有效的建设,但也不意味着完全毫无价值。比如在宋辽金阶段一个蛮有特殊地位的职务就开始于后汉,就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殿前小底。
后汉时最早的小底任职出现于史弘肇的弟弟史弘朗,见《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下》,指史弘朗担任小底军都虞侯。之后是《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三》指郭威建周不久的广顺二年,汉州刺史李重进本为小底都指挥使,调入汴京做大内都点检兼马步都军头,然后驸马都尉张永德充小底第一军都指挥使,可见是对殿前司继续完善的一种体现。
本来小底名称的出现不太容易被觉察,这算是唐宋阶段的一个口语俗称,古代实际一般是指侍从一类人,但后汉、后周初期的小底职务其实也是殿前司军中的一种职务,到宋辽以后才进一步作为服务皇帝的御前侍从官。
后汉虽然仅仅四年就完结,但郭威并没有因为建立后周就彻底终结刘家。前面提到,当时刘知远的弟弟刘崇还在,对郭威的反叛和自立当然痛恨无比。
但是,刘崇与刘知远究竟什么样的兄弟关系,史书记载分歧很明显。《旧五代史》最后的十国列传,第一百三十五卷北汉部分记刘崇是刘知远的从弟。《新五代史卷七十》关于刘崇却称两人是同母弟。实际当时还有北汉的中书舍人王保衡编撰《晋阳见闻要录》这种史料记录刘崇是刘知远的“仲弟”。
原则上,二人是亲兄弟的说法可能性也许比较大。《旧五代史》是依据五代期间流传的史料,本来比较推崇五个朝代,对十国比较淡化,尤其刘知远和刘崇虽然各自建立一个汉,可后汉与北汉的立场却完全不同,史书对两人的描写态度也很不一样。等宋代建立已久,后人对五代的人物关系无须再做避讳,这才恢复对刘知远、刘崇的关系追认。